鄞州,原为鄞县,具有千年悠久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境内就有原始人类居住。约在原始社会末期,至迟在夏朝初,“鄞”已成为确定的地名。秦灭楚后,于公元前222年置鄞、鄮、句章三县。隋初三县合一,总称句章县。唐时改为鄮县。五代初改为鄞县。直至2002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鄞县,设立为宁波市鄞州区,实行“区级体制、县级权限”。 2016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调整行政区划,奉化江以西9个镇乡(街道)划归海曙区管辖,奉化江以东区域与原江东区合并,成立新的鄞州区。
鄞州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东部沿海,是计划单列市宁波市的核心城区。东北面紧邻北仑、镇海,东南面与象山、奉化连接,西面与海曙、江北隔江对望,区内资源禀赋丰富、空间形态多样,既有繁华城区、又有美丽乡村,既有江河湖海、又有山林田园。 鄞州区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濒临东海又带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四季分明,3-4月为春季,5-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冬季盛行西北风, 较寒冷干燥,但多晴朗天气,光温互补,宜越冬作物生长;夏季盛行...
土地资源:根据《鄞州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鄞州区有耕地12932.38公 顷(水田12348.39公顷、旱地 583.99公顷),种植园用地 3288.33公顷,林地 31388.26公顷,草地 238.05公顷,湿地 767.04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20433.2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 2729.32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8238.22公顷。 海洋及渔业资源:鄞州区海域分布于境域东端,属象山港海湾的一部分,面积 53.65平方千米,东北与北仑区海域...
鄞州区下辖10个镇、15个街道办事处,201个行政村、198个社区、7个城镇居委会,区域总面积为814.2平方公里(以上数据包含高新区)。 2023年末,鄞州区总户数39.9万户,户籍总人口99.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1.5万人,乡村人口18.0万人。常住人口169.0万人,城镇化率为84.0%。
2023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深化“七创争先”,奋力攀高进位,全区生产逐步恢复,需求带动有力,新兴动能不断增强,民生保障持续有效,全区经济运行呈现承压前行、稳进向好的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区(含高新区,下同)生产总值280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
科学技术。全年实现专利授权9126件,其中发明专利1531件,有效发明专利9432件。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项目5个。9个企业11项知识产权获浙江省首届知识产权奖。在2023年度宁波市第二届专利创新大赛中获发明金奖1项、银奖4项、优秀奖4项;外观设计金奖1项、银奖2项、优秀奖1项。新增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累计8家;新增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家,通过复核2家,累计40家。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100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665家,数量均居全市第一。新创...
鄞州新城区位于宁波市区南端,东靠沿海大通道,北面紧邻杭甬高速公路,距栎社机场不足3公里,半小时车程就可抵达北仑港,规划中的宁波市轻轨线及沿海大铁路都将从这里穿过,具有便捷的海陆空交通和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 鄞州新城区开发建设起步于1995年,开发面积为12平方公里。为加快开发步伐,建设初期提出工业起步、三产跟上、行政推动的发展思路。经过几年的滚动发展,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瞻岐镇
咸祥镇
东吴镇
塘溪镇
五乡镇
邱隘镇
云龙镇
横溪镇
姜山镇
潘火街道
福明街道
东柳街道
中河街道
东郊街道
下应街道
明楼街道
百丈街道
东胜街道
白鹤街道
首南街道
钟公庙街道
东钱湖镇
港城核心
东部新城
南部新城
鄞州南部商务区
宁波广告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