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龄小院”助餐点:闲置用房变“美食天地”——鄞州养老助餐模式调查⑤
![](/picture/0/2410180859076893362.jpg)
老人在“乐龄小院”挑选菜品。
【助餐特色】
位于福明街道波波城社区的“乐龄小院”是由物业闲置用房改造而成的老年助餐点,可容纳30多名居民堂食,社区老年人都可订餐。订餐形式较为灵活,只需最迟提前一天跟社区预订,不需要包月充值办卡,可以单日就餐计费。一份套餐包含一荤二素(可在5个菜里挑选),80周岁以下老人13元一份,80周岁以上老人12元一份。米饭、汤由助餐志愿者煮制,免费提供给用餐老人。
【美好“食”光】
“乐龄小院”是一个装修一新的社区共享空间,窗明几净,餐厅区摆放着簇新的6张桌椅,用餐环境舒适。
近日,中午11时一到,一位位用餐老人陆续走进“乐龄小院”,不少老人手里还提着个保温盒。
在盛菜区,保温餐台的6个餐格内摆放着餐饮企业配送过来的5个菜品、一份点心。记者看到,荤菜有红烧鸭腿、红烧鲳鱼,素菜有鱼香茄子、蘑菇油菜、虾皮炒包心菜,都冒着热气。
“餐盘拿好,红烧鸭腿和红烧鲳鱼两样荤菜可挑一种。”志愿者张启香忙着给排队的老人打饭菜,面对第一次来用餐的老人,她耐心地解释。
“挺实惠的,下次打算来这里订餐。”当天,一位拿着社区发放的重阳助餐券来试吃的老人说。
“省却了烧菜、洗碗的麻烦,出了单元门,走几步路就能到,我巴不得大年三十这里也开放呢。”助餐点开放以来,75岁的俞菊梅已在这里吃了两个多月中餐。面对记者,老人一个劲夸社区为老年人做了件大好事。
记者了解到,配餐公司一般10时40分将菜、点心送到,考虑环保、健康因素,运输途中,使用定制的不锈钢容具盆盛菜。
“既然做了养老助餐,我们就尽量把事情做好,菜的口味也根据社区反馈的意见不断调整,比如说,菜里不要多放油。”宁波百福堂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文彬说,做养老助餐,因菜的定价相对较低,对餐饮公司来说,并不赚钱,之所以同波波城社区合作,也是尽企业的一份社会责任。
波波城社区包括波波城、浪琴海两个小区。其中,波波城小区有居民2500户,老年人1000名左右,随着老年人数量的逐年增多,养老助餐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今年6月,社区将一处物业闲置用房改造成200平方米的“乐龄小院”,面积最大的一块区域用作共享餐厅。共享餐厅8月2日向居民开放以来,受到老年人的一致好评,如今每天就餐老人(包括送餐上门)稳定在40多人次。
在多种养老助餐形式中,为何选择在小区内办助餐点的模式?社区党委书记刘洋说,这是集中听取老年人意见的结果。
“本来打算在社区附近找家中餐馆,合作开设共享餐厅,但老人们希望助餐点在自己小区内,这样比较方便年迈老人。”刘洋说,为让老人吃得实惠、健康,社区动足了脑筋,如配置专用的保温餐台,由3名志愿者轮流当助餐点的“服务员”等。
在筛选配送餐饮企业时,社区精心挑选,并考察了送餐企业厨房操作间。
【记者手记】
办在小区里的老年助餐点,跟共享餐厅等养老助餐模式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就餐的路更近。这个由闲置空间改造成的助餐点,还融合夕阳沙龙、健康诊室等,集娱乐、休闲、健康等功能于一体。社区免费提供米饭、汤, 尽可能减少老人的用餐费用支出。波波城社区的养老助餐模式,有条件的社区可借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提供养老助餐服务不赚钱甚至亏本,成了许多餐饮企业不愿提供这一服务的主要原因。如何进一步引导老年人的养老消费观?如何发挥各家餐饮企业所长,增加送餐区域、打响助餐品牌,在给老年人提供丰富就餐选择的同时,也给养老助餐点引流,适当开展一些增值服务?值得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