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楼稻状元共享餐厅:家门口的老年食堂

——鄞州养老助餐模式调查①

发布日期: 2024-10-12 09:2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区日报社

居民自助取餐。

老年人的“吃饭问题”关系到养老的幸福指数。这些年,鄞州各地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开设老年食堂,满足高龄、空巢、失能半失能等老人的就餐需求。同时,一些社会化运作的助餐点、共享餐厅等新模式也陆续涌现,形成了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共享餐厅的3种主要养老助餐模式。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各地,实地采访各养老助餐点位,通过系列报道展示鄞州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助餐特色】

社区60周岁及以上居民通过微信小程序“荷蜂助手”报名,随后到社区拍摄一寸照并填写好个人信息即可领取一张专属就餐卡。老年居民凭卡到共享餐厅用餐可享八折优惠。食堂每餐提供荤素、水果、粗粮、甜羹等30余种菜品,米饭和汤品免费续。

【美好“食”光】

“今天不想烧菜了,要不还是‘楼下那儿’吃点?”“行啊!”昨天中午,明楼街道和丰社区居民郑银梅和忻国良带上各自的专属就餐卡,出门没走几步路,就到了夫妻俩口中的“楼下那儿”——家门口的稻状元共享老年餐厅。

推开店门,一股饭菜香扑面而来。郑银梅和忻国良取来两个餐盘,往出餐档口里看今天有什么菜。“我们拿的菜以荤菜为主,像红烧排骨、糖醋肉,也喜欢吃点黄鱼、带鱼等海鲜,再搭配点绿叶菜或时令蔬菜,有营养。”今年69岁的忻国良还喜欢吃甜食,他一边说一边往餐盘里放了一只蛋挞。

夫妻俩住进和丰社区已经七八年了,一日三餐基本都是自己烧,买菜常去的就是东海菜市场,公交加上步行20多分钟。菜市场开门早,两人经常五六点起床,忻国良坦言,有时候觉得买菜成了一种负担。

去年下半年,为满足老年居民“就近食堂用餐”的需求,和丰社区与辖区商家协商共同打造“共享老年餐厅”,同年12月初与稻状元餐饮(东岸里店)确定合作意向。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凭借办理的专属就餐卡到店就餐可享全部菜品八折优惠,让老人们吃得舒心,也吃得放心。

忻国良告诉记者,共享餐厅离家近,吃饭环境也好,每天30多个菜品,荤素搭配,打折下来一餐也就20多元,挺划算的。

隔了没几桌坐着一对80岁左右的夫妻,丈夫陈子夷说,自从知道家门口开了共享食堂,每月都和老伴过来吃几次,也会请亲朋好友们一起“搓一顿”。“感谢社区为我们老年居民提供的贴心服务。”

今年十一假期,陈子夷的姐姐从江北来看他们,陈子夷便想着请姐姐吃一顿,想了半天,想到了家门口的这家共享餐厅。他和妻子带着姐姐,又叫上同住和丰社区的弟弟和弟媳,5个人在共享餐厅享用了美味且价格“落胃”的一餐。

“5个人点了很多爱吃的菜,一共才花了100多元。我姐都不敢相信这个价钱搭配这样的品质。”陈子夷笑着说。

记者看到,中午时间,餐厅基本坐满了,除了附近的居民,还有周边商圈的上班族和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前来用餐。

【记者手记】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共享餐厅仍有几点存在改善空间,如冬天到店就餐,取餐后菜品凉得较快,能否在取餐档口增设保温装置或升级餐盘保温性能;能否增设偏软和偏硬两种口感的米饭,满足部分老人的特殊需求。 “老有所养,老有所安。”如今的养老已不仅是小辈给长辈养老,社区在其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家门口”的老年共享餐厅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吃饭问题,让他们吃得心安,得以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