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文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索引号 002969042/2023-109957
组配分类 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
生成日期 2023-06-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其他 体裁分类 通知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政策图解
政策解读
视频解读
意见征集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鄞州区关于大力实施“224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6-15 16:06 来源:区政府办

文件有效性 有效
规范性文件编号 BYZD00-2023-0001
文件编号 鄞政发〔2023〕34号
正文内容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

《鄞州区关于大力实施“224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27年)》已经区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

2023年6月15日

鄞州区关于大力实施“224X”先进制造业集群

培育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

(2023—2027年)

为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根据《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和市委市政府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统一安排,鄞州区以加快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首善之区为目标,大力实施“224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助推鄞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贯彻落实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市“361 ”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部署要求,以省市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为主牵引,以培育“224X”千百亿级产业集群为主方向,实施一流企业培育、有效投资倍增、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空间重塑、营商环境优化五大工程;以全域产业空间整治提升为突破口,打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战,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提标扩面,奋力把鄞州区打造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示范区。

到2027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稳定,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到200万元/亩,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43万元/亩,规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9万元/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250亿元,累计工业投资超500亿元,两化融合指数达到127%,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达到3.7%,累计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26家,累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00家。

二、产业体系

根据省市产业发展最新要求,进一步迭代完善原有产业,谋划打造以数字产业、高端装备为引领,以智能家电与现代家居、新型功能材料为支柱,以关键基础件、新能源、时尚纺织服装、现代健康为支持,以一批新兴和未来产业为新增长极的“224X”千百亿级产业集群体系。

(一)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1.数字产业集群。围绕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电子信息机电、专用电子设备、智能终端、软件信息服务业、数字贸易等领域,聚焦发展集成电路、电子材料、软件与互联网等重点细分行业集群,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进整机、关键元器件与关键技术融合。力争到2027年数字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000亿元。

——集成电路。继续打造鄞州区集成电路设计和装备高地,夯实集成电路材料国内优势地位,重点招引集成电路芯片和模组设计、装备、半导体材料和光电器件等项目,在首南片区重点布局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在明州经济开发区和潘火—中河片区重点布局光电产业和半导体材料产业,在云龙—横溪片区重点布局集成电路装备、分立器件企业,在鄞州经济开发区布局集成电路制造和封测产业。

——电子材料。巩固提升在高纯金属材料、磁性材料的竞争优势,发展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电子陶瓷材料、电池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拓展电子材料领域的国内外合作,打造国际领先的电子材料产业高地。重点在鄞州经济开发区和云龙—横溪片区布局。

——软件与互联网。在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迭代升级,依托南部商务区、东部新城优势楼宇资源,打造行业应用软件集聚区,高起点建设甬江软件园,面向人工智能、未来网络、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强化项目招引。

2.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在通用装备、专用装备、汽车、电气机械与器材等重点领域,聚焦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等重点细分行业集群,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整机与零部件协同创新。力争到2027年高端装备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三电”、智能网联核心零部件、动力系统等关键核心高端零部件,研究突破车规级芯片、“三电”系统、动力电池材料等关键技术,继续做大做强汽车动力总成、汽车底盘、车身及附件等优势类别,形成完整的“研发-零部件-整车-检测”产业体系。在潘火—中河片区、五乡片区结合中车产业基地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在鄞州经济开发区、明州经济开发区、云龙—横溪片区重点布局零部件制造。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装备。巩固发展电动机、微特电机、电力电子元器件和其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重点发展锂离子电池材料和环保设备制造,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依托鄞州经济开发区,打造绿色制造示范区。

(二)两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

1.智能家电与现代家居产业集群。推进智能家电与现代家居企业同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加强创新设计、生产制造、品牌建设的全链条培育,推动行业智能化、品牌化、时尚化发展。重点在明州经济开发区布局,力争到2027年智能家电与现代家居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

2.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扩大金属材料、稀土磁性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和工程陶瓷材料应用,聚焦发展稀土磁性材料、高端金属合金材料等重点细分行业集群,推动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向下游延伸,布局前沿领域,围绕智能材料、3D 技术材料、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做好前沿新材料领域布局,力争实现重大原创性突破。力争到2027年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

——高端金属合金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高精度、高洁净环保、超耐磨、耐腐蚀等新型有色黑色金属合金材料,补足高端有色金属合金特别是汽车轻量化所需铝合金产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超高纯有色金属以及前沿新型功能金属材料。重点在明州经济开发区、云龙—横溪片区以及鄞州经济开发区等集聚区布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金属合金材料产业集群。

——稀土磁性材料。巩固提升稀土永磁制造产业整体优势,发展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高速永磁电机、高端电感器件等关键细分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向下游延伸,研发伺服电机及伺服驱动器相关产品,深化终端应用市场带动效应,打造“永磁材料—永磁电机—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产业链。重点在明州经济开发区和鄞州经济开发区布局,建设国内一流稀土磁性材料产业集群。

(三)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1.关键基础件产业集群。围绕密封件、铸锻件、粉末冶金件等传统优势领域,聚焦高强度高性能紧固件、大尺寸高精度铸锻件等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在明州经济开发区、环东钱湖产业社区(东钱湖、东吴),发展高精度汽车粉末冶金零件、高强度粉末冶金件、精密减压铸锻件、风电用特种锻铸件等关键基础件。力

争到2027年关键基础件产值突破250亿元。

2.新能源产业集群。围绕光伏、风电、智慧电网、储能、氢能等新能源装备领域,聚焦发展智能光伏、电池及储能等细分行业集群,推动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发展。以鄞州经济开发区、明州经济开发区为中心,力争到2027年新能源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35亿元。

3.时尚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专注发展时尚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纺织品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强创意设计、数字化改造和品牌营销环节,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端化、品牌化、时尚化、绿色化发展。力争到2027年时尚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产值保持在135亿元。

4.现代健康产业集群。围绕医药制造、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发展,重点发展检测诊断试剂、医疗设备制造领域,稳固提升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用防护用品、诊疗服务等领域,将生产制造环节重点布局在鄞州经济开发区,研发与试验环节重点布局在下应生命健康产业园和姜山智能医疗科技产业园,加大引进和培育优质企业,推进研发与制造协同发展。力争到2027年现代健康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

(四)X个新兴和未来产业群

结合区内优势产业基础,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聚焦前沿新材料、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物联等一批快速成长的新兴与未来产业,探索发展量子科技、空天信息、未来诊疗等发展潜力巨大的未来产业,集聚产业发展创新能量,为新一轮高速发展积蓄未来能量。

——前沿新材料。重点围绕先进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等前沿新材料,依托宁波院士中心、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充分发挥我区军民融合全国示范基地优势,聚焦材料先进研发、制备和检测、验证服务等领域进行系统布局,更好地体现前瞻性、战略性和产业技术颠覆性,为高端制造业提供优质的工业粮食,为我国实现核心关键材料自主研发、解决“卡脖子”问题等做出积极的努力。

——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聚焦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新型发电等,突破燃料电池新型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关键材料技术,开展固态电池电解质、钠离子电池、过氧化物太阳能电池等先进储能产品研发,发展深远海漂浮式风力发电、核电等新型发电配套装备。

——新一代人工智能。聚焦通信网络、算力网络、通用人工智能等,突破超高速光电太赫兹通讯、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G)、新物理维度无线传输等新型通信网络技术,加快构建多模态智慧算力网络。加快探索生成式预训练(GPT)、汽车智能驾驶等通用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及应用。

——智能物联。聚焦云计算大数据、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网络通信、集成电路等赛道的交融发展,以芯片和元器件、5G、车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主要规划发展方向,围绕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楼宇、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景,孵化新兴产业,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三、主要任务

(一)大力实施一流企业培育工程

1.加快形成雁阵式梯队。打造“龙头领军企业+优势骨干企业+快速成长企业”的雁阵企业群,开展区五十强企业培育行动,精准培育制造业10亿元以上“大优强”企业。深入实施“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和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聚焦标志性产业链及重点细分领域,实施全链条培育,全力打造“链主型”“链核型”企业。到2027年,力争全区制造业营收超十亿企业达到35家,进入市级百强企业培育梯队15家,中国制造业500强有新入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8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5000家。

2.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发展。实施新一轮“凤凰行动”计划,引导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赴境内外交易场所申请挂牌上市。不断优化拟上市企业梯队建设,重点培育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上市。充分发挥资本助企融资作用。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实施增发、配股、发行债券等多途径获得融资。培育、支持科技型、人才型、专精特新企业引入外部PE、VC投资机构,推动企业实现规范管理、壮大做强。到2027年,制造业上市企业达到30家以上。

3.鼓励制造业创牌提标。围绕“224X”产业体系,鼓励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品字标浙江制造”等省级以上品牌,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实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浙江制造”标准。到2027年,每万人高价值专利拥有量13件,累计海外专利申请(含PCT)60件,新增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45项、累计“浙江制造”等省级以上标准500项,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36家以上,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17家。

(二)大力实施有效投资倍增工程

4.全力扶持壮大优质企业。支持企业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进口替代等重点环节,实施技术装备更新、工艺流程再造、品质控制优化、软件与信息投入、研发创新等技改项目。在符合《鄞州区工业用地项目准入及优质项目奖励标准指导意见(试行)》准入的同等条件下,优先保障亩均效益评价A、B档、大优强、龙头骨干及符合产业发展导向、成长前景性好、有增资扩产需求企业的产业发展空间。

5.全力招引重大制造业项目。紧盯高端装备、数字经济、智能家电、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一方面,瞄准世界500强、央企、名企等行业头部企业和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开展精准招商。另一方面,聚焦重点领域和细分行业,引进强链补链延链的大项目。落实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推动重点领域产业链合作。每年新增年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的重大制造业项目1个以上,推进建设1个超20亿元、10个超亿元工业投资项目。到2027年,累计工业投资超500亿元。

6.全面实施企业数实融合转型。深入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加快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分行业、分层次、分类型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鼓励中小企业加大以“机器换人”为重点的自动化改造,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向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升级;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向设计研发、物流仓储、营销管理等全环节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打造以“未来工厂”为标杆、以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新智造群体。到2027年,实现重点行业规上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全覆盖,打造“未来工厂”5家以上,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80家以上,培育“5G+工业互联网”试点企业20家以上。

7.推进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对标国际国内领先的节能、环保、安全等标准,分行业开展产业集群绿色化诊断工作,推动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实施节能、降碳、减污、安全生产等改造,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发展标杆企业。严把产业准入关,严禁高耗低效项目进入。加大产业集群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绿色设计产品等,促进制造业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发展。到2027年,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1家,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6家。

8.全周期管理服务落地项目。对重大制造业项目招引落地、建设实施、竣工验收、投产达产等实施全流程服务。建立产业链重点项目库,强化项目节点精准管控,建立项目问题闭环处置机制和部门联动协调帮扶机制。

(三)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工程

9.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创新管理水平。支持领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行业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积极推进“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链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到2027年,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以上、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以上、技术创新中心2家以上。

10.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以强链延链补链为导向,以市场应用带动集成创新,组织实施重点研发计划暨“揭榜挂帅”,着力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鼓励优势企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组建共性技术平台或联盟,合力攻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加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的共研共用。到2027年,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达到3.7%,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每年实施重大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0个以上。

11.加速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1+N”网络的鄞州科技大市场3.0升级版,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以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浙江制造精品等优质产品为重点,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场景应用和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到2027年,全区技术交易额达到90亿元。

12.强化制造业人才支撑。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前沿重点领域,统筹推进各项人才工作。针对产业平台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引育集聚一批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完善产教融合、产教协同机制,推动高校、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

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四)大力实施产业空间重塑工程

13.全力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根据市“2070”工业集聚区规划,高标准推动鄞州经济开发区和明州经济开发区两个战略产业园的规划编制,潘火—中河、环东钱湖、龙溪和五乡四个产业社区建设,促使重点企业、项目等向重大产业平台集聚。谋划建设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健康、软件信息等重点(特色)产业园。深化小微企业园建设培育,加快小微企业入园集聚发展。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为抓手,稳步推进城镇开发边界外现状工业用地减量,探索建立工业用地“占补平衡”和优质企业腾挪入园机制。到2027年,工业用地入园率达到65%以上,培育三星级及以上小微企业园15家。

14.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业用地。加大一级市场工业用地供给,新增工业用地实现100%“标准地”模式出让,在此基础上实行产业项目准入及“双合同”管理,原则上核心地块投资强度不得低于700万元/亩,亩均税收不得低于70万元/亩,亩均产值不得低于1000万元/亩。加强存量工业用地的履约监管。对以“标准地”出让的工业用地,严格践行双合同管理机制,全面落实项目建设、投入、产出等全过程全要素管理责任;对未按“标准地”出让的工业用地,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关产出绩效标准,对低效企业进行动态跟踪依法监管帮扶。进一步强化工业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及出租管理,严格控制工业用地改变使用性质。

15.全面治理提升低效区块企业。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鄞州区工业集聚区规划编制工作,统筹老旧工业地块及园区的改造提升。以法定程序批准控制性详细规划所划定的规划控制单元为最小治理单元,因地制宜制定“一园一方案”“一区块一方案”,通过依法清退低效、拆除重建、设施更新等途径大力开展低效工业区块治理提升工作,促进容积率、亩均效益双提升。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差别化电价等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措施,建立“散乱污”企业清单,以依法兼并重组、整体腾退、搬迁入园、改造提升等方式进行综合整治。积极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技术升级、产品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加快向绿色、循环、低碳经济转型,推动传统制造业质效提升。到2027年,累计完成20个低效工业区块的改造提升,累计完成5000亩以上低效工业区块的治理提升(其中2023年不少于2000亩),累计完成1300家“三类企业”的整治提升。力争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到200万元/亩以上、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43万元/亩以上。 

(五)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工程

16.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强化优秀企业示范引领效应,大力宣传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评比表彰一批具有行业领导地位、爱国主义情怀、实业报国事迹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引导企业家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帮助企业家树立好发展的信心决心。实施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培养、新生代企业家“双传承”计划,提升企业家素质、建强企业家队伍。

17.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发挥鄞州品牌指导服务站、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中心作用,构建公检法与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联动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依托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立健全举报投诉快速反应机制,优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商业秘密为重点,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知识产权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和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海外专利纠纷应对、知识产权分享与保护机制。以知识产权保护支撑创新发展。

18.持续深化助企纾困活动。完善领导牵头带班、部门组团服务、问题集中会商、诉求闭环处理等机制。强化平台支撑,依托帮企大厅、企业服务专线等平台载体,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惠企政策宣讲活动。持续推进十链百场千企行动,开展重点产业项目供需对接会。持续深化“伙伴银行”建设,增强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政策集成落地专项行动,市、区资金全部上线甬易办直接兑付,确保各级扶持资金快速直达企业账户。建立健全行政审批管理衔接机制,探索建立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审批官”制度,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依法依规办理。深入实施便民利企“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创新“政务集市”“政务驿站”等便民服务模式,持续拓展“企政通”数字平台应用场景,全域打造“15分钟办事圈”。深化企业开办便利改革,优化前置审批和登记办理流程,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流程办理时限。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扎实部署推进。由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来统一推进“224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统筹协调解决全区产业集群建设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具体工作落实和推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竞争力提升。

(二)统筹资源,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整合统筹各类专项资金,对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要强化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保护控制线内的工业用地和以工业为主导方向的发展备用地。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要强化制造业人才保障。

(三)压实责任,务求工作实效。细化落实重点目标和任务,主动担当作为。职能部门要强化联动,发挥合力,镇(街道、园区)要倒排工期,狠抓落实。对标任务清单和时间节点,对各部门、镇(街道、园区)开展专项督查、联合检查、随机抽查,推动形成争先创优局面。

(四)注重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及时召开工作交流会,总结阶段性工作成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破解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推广“224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凝聚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共识合力,在全社会营造出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附件:1.鄞州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2.鄞州区“224X”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主要任务分解表


附件1

鄞州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序号

二级指标

2022年

基数

2023年

目标

2025年

目标

2027年

目标

责任单位

规模质量

1

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

512.4

550

620

700

区经信局

2

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0.6

7

6

6

区经信局

3

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万元/亩)

32.3

34

38

43

区经信局

4

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万元/亩)

164

170

185

200

区经信局

5

规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23

24

26.5

29

区经信局

数智转型

6

数字产业营收(亿元)

421.22

500

700

1000

区经信局

7

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服务业营收(亿元)

46

50

70

100

区经信局

8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102

125

175

250

区经信局

9

工业投资(亿元)

66.4

90

110

130

区经信局

10

工业投资年均增速(%)

10.1

30

10

10

区经信局

11

两化融合指数

121.54

123

125

127

区经信局

12

累计市级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个)

38

43

60

80

区经信局

创新发展

13

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

3.0

3.1

3.3

3.7

区科技局

14

累计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项)

12

25

45

65

区科技局

15

每万人高价值专利拥有量(件)

10.8

11

12

13

区市场监管局

16

累计海外专利申请(含PCT)(件)

42

45

50

60

区市场监管局

17

累计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项)

295

304

322

340

区市场监管局

18

累计“浙江制造”等省级以上标准(项)

434

450

480

500

区市场监管局

19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873

1100

1500

1800

区科技局

产业生态

20

累计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家)

11

13

17

21

区经信局

21

累计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家)

1

2

4

6

区经信局

22

累计培育“品字标”品牌企业(家)

46

54

72

90

区市场监管局

23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家)

21

22

24

26

区经信局

24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家)

64

70

85

100

区经信局

25

自主培养省级以上领军人才(个)

32

33

36

40

区委人才办

区经信局

区科技局

区人社局

区地方金融监管局

26

制造业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

14.5%

14.6%

14.8%

15%

区地方金融监管局




附件2

鄞州区“224X”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主要任务分解表

序号

工程名称

主要任务

主要内容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1

一流企业

培育

加快形成雁阵式梯队

打造“龙头领军企业+优势骨干企业+快速成长企业”的雁阵企业群,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全力打造“链主型”“链核型”企业。到2027年,力争全区制造业营收超十亿企业达到35家,进入市级百强企业培育梯队15家,中国制造业500强有新入围。

区经信局

区科技局

/

2

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发展

实施新一轮“凤凰行动”计划,引导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赴境内外交易场所申请挂牌上市。不断优化拟上市企业梯队建设,到2027年,制造业上市企业达到30家以上。

区地方金融监管局

/

3

鼓励制造业创牌提标

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实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浙江制造”标准。到2027年,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36家以上,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17家。

区市场监管局

/

4

有效投资

倍增

全力扶持壮大优质企业

支持企业实施技术装备更新、工艺流程再造、品质控制优化、软件与信息投入、研发创新等技改项目。在符合《鄞州区工业用地项目准入及优质项目奖励标准指导意见(试行)》准入的同等条件下,优先保障有增资扩产需求的优质企业拓展空间。

区经信局

区发改局

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

区工治办

5

全力招引重大制造业项目

紧盯高端装备、数字经济、智能家电、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精准招商。聚焦重点领域和细分行业,引进强链补链延链的大项目。落实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推动重点领域产业链合作。每年新增年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的重大制造业项目1个以上,推进建设1个超20亿元、10个超亿元工业投资项目。到2027年,累计工业投资超500亿元。

区投促中心

区经信局

区发改局

区科技局

6

全面实施企业数实融合转型

打造以“未来工厂”为标杆、以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新智造群体。到2027年,实现重点行业规上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全覆盖,打造“未来工厂”5家以上,培育“5G+工业互联网”试点企业20家以上。

区经信局

/

7

推进产业集群绿色发展

分行业开展产业集群绿色化诊断工作,推动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实施节能、降碳、减污、安全生产等改造,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发展标杆企业。

区经信局

区发改局

区应急管理局

区生态环境

分局

8

全周期管理服务落地项目

对重大制造业项目招引落地、建设实施、竣工验收、投产达产等实施全流程服务。建立产业链重点项目库,强化项目节点精准管控,建立项目问题闭环处置机制和部门联动协调帮扶机制。

区经信局

区发改局

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

区住建局

区投促中心

区生态环境分局

9

科技创新

驱动

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

支持领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行业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产业链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到2027年,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以上、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家以上、技术创新中心2家以上。

区科技局

区发改局

区经信局

10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

鼓励优势企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组建共性技术平台或联盟,合力攻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加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的共研共用。到2027年,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每年实施重大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0个以上。

区科技局

/

11

加速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打造“1+N”网络的鄞州科技大市场3.0升级版,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以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浙江制造精品等优质产品为重点,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场景应用和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到2027年,全区技术交易额达到90亿元。

区科技局

区经信局

12

强化制造业人才支撑

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前沿重点领域,统筹推进各项人才工作。针对产业平台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引育集聚一批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完善产教融合、产教协同机制,推动高校、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区委人才办

区人力社保局

区科技局

区经信局

区总工会

区教育局

13

产业空间

重塑

全力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

高标准推动鄞州经济开发区和明州经济开发区两个战略产业园的规划编制,潘火—中河、环东钱湖、龙溪和五乡四个产业社区建设,促使重点企业、项目等向重大产业平台集聚。谋划建设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健康、软件信息等重点(特色)产业园。到2027年,工业用地入园率达到65%以上,培育三星级及以上小微企业园15家。

区经信局

区发改局

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

区工治办

14

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业用地

加大一级市场工业用地供给,新增工业用地实现100%“标准地”模式出让,加强存量工业用地的履约监管。对以“标准地”出让的工业用地,严格践行双合同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工业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及出租管理,严格控制工业用地改变使用性质。

区工治办

区经信局

区发改局

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

各镇(街道、园区)

15

全面治理提升低效区块企业

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差别化电价等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到2027年,累计完成20个低效工业区块的改造提升,累计完成5000亩以上低效工业区块的治理提升(其中2023年不少于2000亩),推进传统制造业质效提升,累计完成1300家“三类企业”的整治提升。

区工治办

区经信局

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

区投促中心

16

营商环境

优化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强化优秀企业示范引领效应。实施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培养、新生代企业家“双传承”计划,提升企业家素质、建强企业家队伍。

区委统战部

区委人才办

区经信局

区工商联

17

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发挥鄞州品牌指导服务站、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中心作用,构建公检法与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联动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知识产权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和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海外专利纠纷应对、知识产权分享与保护机制,以知识产权保护支撑创新发展。

区市场监管局

区法院

区检察院

公安分局

18

持续深化助企纾困活动

完善领导牵头带班、部门组团服务、问题集中会商、诉求闭环处理等机制。持续推进十链百场千企行动,开展重点产业项目供需对接会。增强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入实施便民利企“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创新“政务集市”“政务驿站”等便民服务模式,持续拓展“企政通”数字平台应用场景,全域打造“15分钟办事圈”。深化企业开办便利改革,优化前置审批和登记办理流程,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流程办理时限。

区“放管服”办

区审管办

区市场监管局

区经信局

各政府职能部门


      鄞政发〔2023〕34号.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