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探索“共享仓”服务供需匹配新路
“位于小区西门的‘小事益庄’,由10个独立车库改造而成,我们曾尝试引入企业入驻、推行居民轮值、吸纳大学生团队运营等多种方式,但均未能有效激发空间活力。在此,我们怀着资源共享、路径共创的诚意,诚挚邀请各位,共同推动‘小事益庄’ 焕发新的生机。”7月17日下午,在东柳街道“党群连心·聚力同行”党群服务“共享仓”资源对接会现场,华侨城社区党委书记王琦维热情地向在场的“共享仓”服务供给方代表发出共建邀请。这场在区社会组织创新园举行的对接会,旨在为社区闲置空间与社会组织搭建精准匹配的桥梁。
对接会现场气氛热烈,全区各社区党组织书记、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带着精心准备的“资源清单”,详细列明场地规模、硬件设施、可用时段等关键信息,积极与到场的“共享仓”意向合伙人展开深度洽谈。华光城社区党委书记王蓓分享了成功案例:去年通过类似对接引进“阿拉夜校”,将低效空间打造成热门“充电站”,开设16门课程,惠及500余名居民,并创新“阵地使用+公益反哺”模式反哺社区,课程学费的10%注入社区发展基金,反哺社区公共服务。
同时,在洽谈桌旁,各社区党组织书记、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积极与现场20余家专业服务资源“共享仓”意向合伙人就合作模式、运营方案、资源互补等具体事项展开深度洽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共同签订《合作意向单》。
去年3月,省里指导宁波市聚焦“一老一小一新”,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专业化服务集成供给改革试点。宁波市聚焦“引、育、管、用”等重点环节,依托81890平台以“共享仓”建设为牵引,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市、县、乡三级分设总仓、分仓、节点仓,着力推动专业服务资源全市域统筹、多层级联动、各领域融合。采用线上+线下双轨运行方式,线下开展“大篷车线下集市”活动,线上开放“共享仓”线上平台,实现居民需求“一网打尽”,在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形成“有需求上‘共享仓’”的思想共识。
作为全区“共享仓”体系未来的重要节点仓,此次对接会有效缝合了社区需求与社会组织供给的缝隙,集成收储供需信息,推动市、区、街道三级资源在东柳汇聚共享与互补。后续,街道将持续发力,促进更多像“阿拉夜校”这样“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优质项目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