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创新涉企执法模式 激活法治营商环境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5-07-18 09:1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司法局

今年以来,鄞州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通过整合执法资源、下沉服务力量、创新共治机制,构建起“预防为主、精准服务、多元协同”的法治服务体系,实现从被动执法向主动服务转型,为企业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一是打通“末梢神经”,响应诉求“一键直达”。依托“预约式”指导服务平台,政企互动寻求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接触“零距离”。如,区综合执法局携手东郊街道举办“益企郊谈”政企恳谈会,现场解答企业商户关心的问题;环宇城·普法驿站同步上线运营,为商户们提供常态化普法咨询服务;百丈街道推出花园里商圈“场景式执法服务”共建活动等,深度整合法治需求,及时回应企情民盼。

二是定制“特色品牌”,构建企业“服务矩阵”。各镇(街)创新推出涉企服务品牌,将执法资源转化为服务资源。如,钟公庙街道先后设立3家“法到邻家”基层执法工作室,推出“预约检、即时办、遂心助”三大便民服务,解锁基层治理新范式。姜山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携手镇商会、镇应急管理中心成立“蓝桔安全助企合伙人”,打造“安诊无忧”助企服务品牌,通过重点企业排查计划、群众投诉举报、相关职能部门移交、企业主动预约等渠道确定安诊对象、排定体检计划,由“合伙人”联合开展上门体检,根据体检结果助企落实整改,对照“四色检查法”精确研判企业安全等级,实行动态赋色机制。

三是激活“自治细胞”,打造基层“商户联盟”。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引导企业自治自管,共同营造有序和谐、守法诚信的经营环境。如,五乡镇成立“爱民路商户自治联盟”,以“自主管理、共建共治”为宗旨,搭建起政府与商户、商户与商户间的沟通协作桥梁,目前该联盟已吸纳骨干成员12 家,商户从“被管理者”转变为“治理参与者”,构建多方协同的治理格局。又如,明楼街道针对菜店经营过程中需要了解的法律法规,按照涉及领域、违法情形、违法后果三项内容,专门编制《沿街店铺合法经营内容清单》“送法上门”,店铺经营者实现自查自纠,

下一步,鄞州区将进一步把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执法服务改革的基点,将政企关系从“管理链条两端”转向“发展共同体”,以法治“温度”提升发展“加速度”,让法治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