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救助和福利>慈善信息
在鄞州,已有9042人加入器官捐献者队伍
“尽自己一份力延续更多人的生命”
发布时间: 2025-06-13 11:30 信息来源: 区卫健局(区红十字会) 信息来源:

在鄞州,有9042人加入了器官捐献志愿者的队伍,这是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数字,让众多仍在忍受病痛、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看到更多生命延续的希望。这9042人中,有医生,有白领,有教师,有警察,有退役军人……他们中有人是受捐者,有人因亲人为捐献者。6月11日是第九个“中国器官捐献日”,两名器官捐献志愿者、同时也是肾移植患者与记者面对面,讲述了他们从器官受捐者转变为器官捐献志愿者的故事。

“感谢好心人,让我有机会看着孩子长大”

前天上午,38岁的周晓强(化名)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在器官捐献申请登记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生命延续下去。周晓强是一名退役军人,2016年被确诊为慢性肾炎,此后开始了每周两次的漫长血透治疗。“原本我是一周3次血透,但因为各种原因,我减少了一次。时间一长,并发症就出现了,比如头痛、中度贫血等。”也正因为此,周晓强的身体状况恶化,体重降至99斤。

就在对生活越来越失去希望时,周晓强接到了肾源匹配成功的通知。“接到那通电话,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很感谢那位好心人,让我有机会看着孩子长大。”他红着眼睛说,“其实,这也意味着那位好心人要离开这个世界了。移植后,我有了坚定的信念,要带着这份生命寄托好好生活下去。”

得知鄞州区第二医院开展器官捐献日活动后,周晓强思考良久,终于与妻子商量,想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她沉默了一会儿,很坚定地对我说‘去吧,我支持你’。”周晓强说,“我一直想着能做点什么,帮助别人,因为我接受过别人的帮助,才有幸活下来。”妻子的支持让周晓强更加坚定了成为志愿者的决心。他坦言,好心人在生命尽头以“生命礼物”挽救了他,让他的生命得以延续。未来某一天,他也希望自己能成为挽救他人的人。

“我想成为那一群人中的一员”

“我是受益者,更想成为点燃希望的火种。”在鄞州区第二医院举办的器官捐献日活动现场,肾移植患者宋惠丰(化名)说,“对器官捐献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一群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2009年,27岁的宋惠丰因高烧前往医院就诊,不料一次诊断让他的生活陷入黑暗。男性肌酐的正常值范围为53~106μmol/L,而宋惠丰的检查指标高达500μmol/L。然而,宋惠丰并未重视这一变化。一年后,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再次就诊时被确诊为尿毒症终末期,开始了血透治疗之路。“血透治疗的前两年,身体整体好转。5年时间,身体状态较为平稳。”宋惠丰告诉记者,即便如此,他仍感到异样,比如走一段路就大喘气,抵抗力远不如正常人。由于尿毒症,他还患上了甲状旁腺疾病,脚部像被针扎一样疼痛,骨头酸痛,生活质量大幅下降。用宋惠丰的话说,像他这样的尿毒症患者都希望能进行肾移植。

血透治疗的十多年,宋惠丰先后在医院配型十多次,每一次都满怀希望而来,却失望而归。2021年9月,宋惠丰终于匹配成功,成为“幸运儿”,成功完成了肾移植。“我知道肾源稀缺。我的很多病友都在等待中去世了。”宋惠丰在一次偶然机会中了解了器官捐献的细节,毅然向红十字会申请,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人在世上走一遭,死后尘归尘、土归土,我只希望尽自己一份力,延续更多人的生命。”宋惠丰说,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明白器官捐献的伟大,他感激捐献者给自己带来的生存希望,也希望更多人了解并接受器官捐献。

记者从区卫健局(区红十字会)获悉,目前鄞州在册的器官捐献志愿者9042人,位居宁波市第一,居浙江省前列。其中,18~25岁志愿者是“主力军”,共有6829人。鄞州区第二医院副院长、肾移植透析中心主任张曙伟介绍,宁波市第一例器官捐献于14年前在该院成功进行。目前,该院每年完成约30例器官捐献,可造福50至60名患者。医院服务片区的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达到6.6%,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7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