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多了一个女儿”
85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11岁女孩生命“续航” |
||
发布时间: 2025-05-28 11:11 信息来源: 鄞州日报 信息来源: | ||
|
||
昨天上午8时30分,一场温暖的“生命互助”在宁波市第一医院(月湖院区)进行。看着血细胞分离机不停转动,自己的血液从右手抽出,经过机器分离、采集造血干细胞后,从左手回流,明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综合科科长单丹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很幸运,我能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很幸运,我又多了一个孩子。”单丹说。 85后单丹是鄞州区的一名公务员。2018年8月,他在鄞州区红十字会办事时看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资料。“我想着来都来了,顺便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及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吧。”单丹回忆道。一直以来,单丹有无偿献血的习惯,累计捐献全血4600毫升。 2024年10月25日,鄞州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联系单丹,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并询问:“你是否愿意捐献?”接到这通电话,单丹既意外又激动。他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过大致了解,知道配型成功的几率如同大海捞针。但这并未减弱他内心的期盼,他始终坚信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可能成为拯救他人生命的关键。“当然愿意。”单丹毫不犹豫的回答,点燃了远方素未谋面的11岁患儿的所有希望。 接下来的日子,单丹进行了高分辨配型和体检,其间调整为清淡饮食,规律作息,以最佳状态迎接捐献。5月23日,单丹接到通知,住院注射动员剂,并于昨天进行采集。由于捐献过程采取双盲形式,他仅得知患者是一名11岁的小女孩,与自己孩子年龄相仿,这更加坚定了他的捐献决心。“我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直到23日才告诉父母,只有我妻子一直知道,她非常支持我,还会监督我的饮食。”单丹告诉记者,“23日晚上,我才把捐献的事告诉父母。可能是担心我的身体,他们起初很沉默。我早有准备,找来其他捐献者的视频给他们看,并科普相关知识,后来他们理解并支持我。” 单丹的孩子得知爸爸成为“捐献超人”后特别高兴,总是问:“我是不是多了一个姐姐或妹妹?”她还做了一个小礼物并手写一封信,委托单丹转交给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希望以这种方式为远方的“家人”加油鼓劲。经过2小时45分钟,单丹顺利采集22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经过严密检查和防护,这份造血干细胞被紧急送往患者所在医院,为远方的患儿带来新生。 “想到自己的血液在另一个身体中流淌,我觉得像是多了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儿。”采集结束后,单丹动情地说,“希望更多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让更多血液病患者重获生的希望。” 据了解,单丹是浙江省第1210例、宁波市第192例、鄞州区第3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截至目前,鄞州区红十字会共有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3072名,成功捐献者39人,位居省市前列。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