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聚力新时代 团委护航成长路
——姜山镇团委多维赋能青年发展纪实 |
发布日期: 2025-04- 09 11:50 信息来源: 姜山镇 |
近年来,姜山镇团组织聚焦青年成长需求,通过构建“青创客培育——职场服务升级——青少年成长护航”三位一体服务体系,为不同年龄段的青年群体提供精准化、全链条的支持。一系列扎实又暖心的举措正在广袤田野、产业园区绽放青春光彩。 【青创客培育篇】 助力青创客逐梦沃野 搭平台强引领 阳春四月,在姜山镇陈介桥村,90后“新农人”汪琰斌正忙着备春耕。谁也想不到,今年已经是这位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扎进姜山沃野的第12年。 “从技术指导到品牌推广,每一步都有政府的细心牵引和耐心指导,在姜山发展农业我充满了干劲。”说起12年的“新农人”经历,汪琰斌言语激动。 近年来,得益于姜山镇政府及上级部门的帮助与指导,汪琰斌的水稻种植面积从原来的900亩扩大到如今的2500亩,年产值超800万元。其间,汪琰斌还成立了农业作业服务中心,帮助周边农户开展农机作业,带动周围农户统一标准种植、统一销售,年服务面积达5万亩,平均提升效益10%。今年,汪琰斌荣获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 对于在走马塘村开糖水铺的忻高君而言,姜山镇团委的牵线搭桥,让她圆梦了回乡当老板的愿望。 “还好有镇里的相助,不然我开店的想法不会这么快得到落实。”忻高君是名90后大学生,3年前,走马塘的旅游热让她萌生了在村里开糖水铺的想法。然而创业需要资源、空间、生产经验等要素。姜山镇团委得知忻高君的困难后,积极牵线搭桥,支持她加入走马塘村青春共富联盟,在联盟扶持下通过订立“共富契约”,促使她和村里结成了长期的利益共同体,有效利用乡村闲置资源,带动创业共富。现如今,忻高君的糖水铺已经步入正轨。 “青年有梦想,我们就要用实际行动,全力帮助他们早日实现梦想。”姜山镇团委书记傅璐璐告诉记者,汪琰斌、忻高君只是姜山镇团委助力青年人实现梦想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姜山镇紧扣青年发展需求,以“青创客”培育为抓手,通过构建“青创+文旅+电商”融合发展体系,打造“走马青春共富联盟”,实施“青年+农业”双向赋能行动,截至目前,姜山镇落地文旅融合、电商助农等青年项目10个,招引优秀青年十余人。推进的共同富裕品牌项目“青农有礼·共富助农”直播间,今年新增“姜田织梦”2个直播点位,通过品牌化运营带动农产品溢价15%,直播最高销售额达16万元。 除此之外,姜山还以青创农场为载体,依托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2个家庭农场等资源,构建“省、市、区”三级示范性青创农场矩阵,累计建成青创农场14家(省级1家、市级4家、区级9家),总面积5480亩,年产值4200万元。截至目前,姜山培育青年农创客18名,挖掘青年岗位能手8名,带动就业105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无限青春动能。 【职场服务升级篇】 优服务促发展 青年就业更有温度 近年来,姜山镇团委以“青年需求”为导向,构建覆盖职业发展全周期的服务体系,通过就业指导、心理疏导、安居保障等暖心举措,让青年的就业之路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如何让更多有才能的青年轻松走进鄞州、留在鄞州?姜山镇深谙“安居才能乐业”的道理,去年,姜山镇团委在区委人才办、团区委、区人社局的指导下,在位于姜山实验中学正对面的宁波万赫酒店启用青年人才驿站,免费为符合条件的来鄞青年提供7天住宿。 “青年人才驿站既可以是青年的‘梦想首站’,也可以是来鄞青年在鄞州的‘第一个家’。”傅璐璐介绍,去年7月,驿站首批推出的10间房被“秒空”。回忆起青年人才驿站受欢迎的场景,傅璐璐历历在目。 记者在驿站看到,床上用品、密码柜、洗衣机、热水器、空调、桌椅和热水壶等设施一应俱全,还配备了活动区、自习室等公共活动区域。驿站前台张贴的周边企业通勤地图,有助于青年寻找就业机会。“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引才、留才,为想要来鄞州工作的青年打造一片良好的就业环境,让他们没有负担地来鄞州找工作。”姜山镇党委副书记陈张伟说。 据统计,仅去年,姜山镇青年人才驿站累计服务1500名来鄞青年,极大地减轻了他们在异乡就业找工作的住宿压力。 目前,姜山镇位于宁波万赫酒店的青年人才驿站已根据来鄞青年的需求启用,今年,驿站在原有条件的基础上,将增加求职、职业技能提升、婚恋交友等服务,进一步满足来鄞青年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服务在鄞青年,推动在鄞青年能在鄞州有更大的作为,姜山镇团委还从青年人才的需求出发,贴心地为青年人举办种类多样的文化活动。例如,在姜山镇团委的促动下,镇团委联合团区委、镇文化站在走马塘村开展“宋韵鄞南 青才‘争春’——古风游园会”,活动中有30多名来自不同领域的青年人才身穿古装,通过参与闯关互动游戏,打破青年人才交友的壁垒,建立深厚情谊,在头脑风暴的交流中寻找爱情。 针对青年职场压力大的问题,镇团委积极与镇工会牵线搭桥,发动宁波工匠楼浩杰等一批技术能手在专业领域开展“传帮带”的工作方法,帮助职场新人尽早适应工作环境。同时,镇团委联合共建资源在辖区不定期开展减压课堂以及各类兴趣活动课程,帮助职场中的青年释放工作压力。 【青少年成长护航篇】 护成长育新苗 守护未成年人向阳生长 “皓皓(化名),我们来看你啦,还给你带了彩色画笔,我们等会儿一起来画画。”近日,姜山镇团委青年志愿者走进辖区残疾青少年皓皓的家中,陪他在家里一起做游戏、画画。 大多数时候,皓皓都是一个人在家中独处。为此,姜山镇团委立即与所在辖区对接,联系青年志愿者每月为皓皓开展上门走访服务。其间,青年志愿者细心了解皓皓的成长需求,给予他心理辅导,并且陪伴他一起做游戏、学习,帮助他快乐成长。 姜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辖区共有24名困境儿童和53名残疾青少年,针对这些需要更多关注与帮助的未成年人,姜山镇团委已经为他们建立了成长档案,并为他们个性化定制了提供助学金、心理辅导、上门陪伴等服务项目。 为了让更多姜山未成年人感受精彩童年,姜山镇团委积极发动青年志愿者在辖区开展科学普及、禁毒教育、法治教育等宣讲教育,帮助未成年人了解更多知识的同时,积极主动策划“一颗种子的漫走·姜山文明实践全民公益行动”“与家童行,奔向姜来”等户外趣味亲子活动,通过政府组织、家庭参与,让更多儿童在室外感受精彩童年。 随着姜山工农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向姜山。据统计,截至目前,姜山镇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已达10万人。姜山镇已连续7年启动“姜心守护”项目,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C-space校外活动基地、青少年初心示范带等空间,为8-14周岁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搭建规范化、多元化、定制化的外来务工子女综合服务平台。 每年暑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奔向姜山的集中时间段,为了让孩子们在姜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姜心守护”项目的支持下,他们可以在爸爸妈妈上班时,走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C-space校外活动基地参与“姜心守护”暑期课程班。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学习防溺水安全、急救知识培训、中草药辨认,在俞丽拿故居体验尤克里里DIY、制作手工音乐盒等趣味活动,精准帮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生活、预防青少年犯罪、促进个人发展。 截至目前,“姜心守护”已招募500余名志愿者,为近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服务。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