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絮恼人怎么办?鄞州开启防絮“静音模式”

发布日期:2025-04-25 08:3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住建局

在鄞州,杨、柳、梧桐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杨树的主要种植区域在区内的甬台温、杭甬高速两侧,对汽车尾气滞尘固碳起到良好作用;柳树在前河公园、院士公园、鄞州公园内的湖泊附近均有种植,是岸边水土保持、湖内水质净化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器”;梧桐在调节气候、降噪除沙和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鄞县大道、日丽中路、小江湖路、泰康西路等城区的主干道上均有种植。

面对飞絮飘扬、花粉过敏等“春日之困”,区园林绿化中心积极探索治理方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飞絮对过敏人群带来的困扰。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注射抑制剂和及时修剪是常见的治理手段。针对现有飞絮树种,通常会注射飞絮抑制剂,抑制花芽形成,并合理修剪杨树、柳树的树冠,控制枝条生长,减少植株开花量,进而减少絮毛的生成和飞散量。在飞絮高峰期,区园林绿化中心还会采用定期物理喷水的方法,使飞絮湿润后尽快落地,缩短飞絮的飘散时间,减少飞絮量。

此外,选育树种能从源头解决飞絮问题。据了解,杨树和柳树都是雌雄异株植物,只有雌株会产生飞絮。因此,在新建园林绿化项目的苗木选择上,区园林绿化中心已要求下属建设单位优先考虑种植杨柳树雄株,有效减少飞絮的来源,并通过引入无球悬铃木、红霞油桐等新优品种及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在绿化更迭中逐步替换易飞絮树种。目前,泰康西路明州医院北门附近已选取红霞油桐作为行道树,在减少飞絮的同时带来“粉白云雾”的花开美景,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

区园林绿化中心负责人表示,飞絮致敏与绿化提升是民生关注的重点,在未来的城市绿化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市民需求,结合不同树种的生态特性合理搭配,让城市在享受绿色带来的生态效益的同时,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