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迈入高山茶叶低空运输新时代
无人机6分钟送达鲜茶 |
||
发布时间: 2025-04-18 14:59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信息来源: | ||
|
||
昨天上午,阳光明媚,瞻岐镇的甬茗大岭生态茶园见证了一个农业创新时刻:两架农用无人机在茶园上空飞翔,它们搭载着竹制茶篓,执行着一项任务——将新鲜采摘的“黄金芽”茶青快速运往山脚加工厂,这标志着鄞州区正式迈入高山茶叶低空运输的新时代。 现场,无人机通过机手高精度定位,遵循精心规划的航线,在距离茶树冠层8至10米的低空区域有序飞行。只见无人机在面对茶山复杂的地形,如35度的陡峭斜坡和交错分布的高压线时,精准实现了实时避障,将原本需要30分钟的山路运输时间大幅缩短至6分钟。 “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人工成本。”茶园负责人周世海手持刚通过无人机送达的茶青样本说,春茶采摘时节,时间尤为宝贵,保持茶叶的新鲜度至关重要。现场测试表明,无人机运输不仅确保了茶青含水量稳定在72%的黄金比例,还显著提升了特级茶的成品率,每公斤约提高15%,为打造高附加值茶叶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了解,当天无人机共执行22趟运输任务,总量约660公斤,足以满足茶园的日采摘需求。 “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一创新模式为茶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农用无人机单机日运输量可达1.4吨,运输成本较传统方式降低了55%。”茶园经理黄从富通过电子大屏上的数据展示了这一变革的显著成效:每公斤干茶的运输成本从36元降至16元,叠加损耗减少的效益,每亩茶叶的收益增加了1200元。 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无人机运输高山茶叶是鄞州区“低空经济”与千年茶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然而,目前‘茶叶+低空经济’模式仍面临基础配套设施不足的挑战。”该局党委委员俞爱民透露,接下来我区将积极探索“低空经济”净空区建设,以解决无人机飞行中的安全隐患,特别是田间、山间电线对无人机飞行构成的威胁。同时,我区还将致力于构建多场景应用的无人机起降智慧驿站,集自动充电、气象监测、路径规划等功能于一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