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众筹共建”
破解十余年排污难题 |
发布日期: 2025-04- 01 15:13 信息来源: 中河街道 |
“以前楼上管道像‘水帘洞’,店面成了‘接水盘’。现在门口清爽,再不用踮脚做生意了!”昨天,中河街道凤凰新村20幢前的永达路上,便利店店主王女士笑着说。随着最后一段160毫米排污总管埋设完成,8个崭新窨井盖安装完成,困扰居民十余年的污水难题终被破解。这也标志着这个由凤凰社区党委牵头、居民议事员落实、商户众筹共建的“小微民生工程”正式落地。 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凤凰新村20幢,因历史规划缺失,楼上1-5层居民生活污水经简易管道直排地面和永达路的人行道,生活污水始终未接入市政排污管网。该区块商铺门口经常污水漫溢,晴天泡沫污水横流,雨天雨水与污水混杂形成“小水塘”。永达路的这段人行道更是由于常年污水直排,污水像一条“彩带”蜿蜒流向附近窨井,人行道通行受限,环境脏乱差。“夏天异味扑鼻,冬天结冰路滑,顾客进门都要踮着脚走。”手机店店主张先生说。社区网格员统计显示,仅2024年已收到投诉十余起,治理刻不容缓。 面对涉及多产权单位、资金缺口等难题,凤凰社区党委采用“民事民议、民事街道人大工委居民议事员办”工作法。确定方案后,社区党委书记兼街道居民议事员董晓军带队走访8家商铺。他们手持图纸,与房东、租户“三方恳谈”20余次,不分昼夜。最终敲定“每户商铺出资500元+不足部分社区向街道申请”方案,商户100%参与。 “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情感账。”董晓军说。 如今,160毫米波纹管构建起独立排污系统,日均处理生活污水5吨,惠及楼上40余户居民和8家商铺。凤凰社区已将此类“小微民生工程”纳入常态化工作机制,同步建立“商户自治联盟”定期巡查管网。这场“社区治理革命”,正在书写新篇章。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