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出台“62条新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鄞州如何拼经济?记者3月30日从区发改局获悉,《鄞州区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已经出台。《政策》与“七创争先”和“八大攻坚”内容深度融合,突出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工作重点,对去年“8+4”政策措施进行迭代升级,同步推出具有鄞州特色的未来产业新赛道、人工智能扶持、楼宇经济、创投联动等一系列举措。
《政策》主要内容围绕8大领域、4张要素保障清单,制定62条政策措施,统筹安排政策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全面激活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
围绕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开展项目投资提速行动,统筹开展项目谋划提量、项目建设提速、区块开发提质、征迁清零提前、要素保障提效、机制优化提能6项攻坚任务。统筹推进重大项目“1244”机制,年度攻坚形成160个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向上争取“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提升民间投资活力。完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加大民营企业和制造业信贷支持。
围绕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区,锚定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区目标,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人才创新发展环境,支持博士后人才与鄞州区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聚焦重点产业引进人才科技项目,增加人才项目“以赛代评”渠道,通过“投贷补”联动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增加顶尖人才薪酬补贴,增加本土培养类人才支持。加快引育高能级创新创业平台,鼓励链主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银行机构、担保机构、保险机构等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给予风险补偿。
围绕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迭代打造“一高两智三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优化落实“2070”产业集聚区布局,强化品牌质量标准的引领支撑作用。抢抓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聚焦“软硬件、体内外、海陆空”重点方向,实现“存量升级”与“增量突破”的有机衔接,提升产业链(群)能级,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扶持发展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共性服务需求,建设行业性公共服务平台,对人工智能算法、算力与产品给予梯度式奖励,实施海洋经济倍增行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鼓励文化企业争创各类省级及以上品牌(荣誉)。持续加强企业主体培育,加力支持设备更新、深入推进数实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区域辨识度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围绕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以数字化、融合化、品质化、绿色化、国际化为方向,完善“423”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内需。持续提振服务消费,抢抓国家“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机遇,着力开展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电动自行车、智能家电、家居和3C产品等领域以旧换新补贴活动。持续扩大服务消费,加快释放餐饮住宿、健康医养、教育消费、家政服务等领域消费潜力。推进物流服务提质增效,鼓励物流企业进行数智化升级,加大在智能机器人、自动化仓储、智能化冷链设施、快递智能分拣设备、智能快件箱等智能化物流装备及数字化系统投入。支持快递企业智能化升级,加快推进“快递进厂”工程建设。支持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转型,聚焦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支持会展业、专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围绕推进交通强区建设,推进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制度、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效率。积极开展省低空经济先飞区创建,培育创建省低空经济先飞区。推动交通工程工业化发展,支持工厂化生产、工业化管理、装配化建设、数字化融合、专业化培育等领域。加强交通惠民扶持,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1.2公里、养护工程40公里,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率保持5A级。
围绕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区,持续推进“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年支持重点展会50个以上。打造城市形象宣传品牌,持续擦亮鄞州“最具幸福感城区”等金名片。深化驻点招商,打响“投资鄞州”品牌,高质量办好“投资鄞州”系列活动10场以上。
围绕推进城乡融合,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继续实施规模粮油种植补贴和“五优联动”优质品种加价等常态化支持政策。深入实施和美乡村“三大行动”,对浙派民居建设进行扶持,对村道提升项目,结合农村综合改革一事一议等给予补助。强化全域国土空间整治,新增“多田套合”面积0.47万亩。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升级推进“乐业鄞州”服务,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退役军人等就业帮扶服务保障。深入推进“劳有所得”,推进“鄞育匠才”提质专项行动,打造技能型社会建设鄞州样本。支持推进“幼有善育”,推进托幼一体、医育结合,丰富用人单位办托、社区嵌入式托育等托育服务模式。支持推进“学有优教”,改扩续建学校3所,新增学位7500个以上,减少红色预警学校2所以上。支持推进“住有宜居”,支持住房“以旧换新”,盘活闲置土地和房产,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深化“好房子”建设全国试点。支持推进“老有康养”,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180张,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城乡社区覆盖率达100%。支持推进“病有良医”,扩大政府办村卫生室服务覆盖率,推进智慧健康站的建设,推广社区智慧化诊疗场景应用。支持推进“弱有众扶”,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对困难人员(资助参保人员)参加“天一甬宁保”进行100%资助。
为保障8大领域政策包落实,《政策》统筹制定4张要素保障清单,其中财政金融方面,投放政策性、开放性银行中长期项目贷款200亿元左右,新增民营企业贷款200亿元。自然资源方面,全区供应建设用地4000亩以上。能源方面,保障全社会电量供给143亿千瓦时左右、城镇燃气供应2亿立方米左右,新增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装机10万千瓦以上。人才方面,推行“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制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