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美术馆:见证艺术与乡土的深情拥抱 | ||
发布时间: 2025-03-10 11:20 信息来源: 鄞州日报 信息来源: | ||
|
||
走进东钱湖镇洋山村,古道旁、山溪畔、青石巷陌间的一座颇具江南风韵的建筑映入眼帘,这便是由宁波本土画家、设计师陈士皓打造的鄞州区首座乡村美术馆——洋山美术馆。它不仅是一处艺术展览的空间,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缩影,见证了艺术与乡土的深情拥抱。 陈士皓是土生土长的东钱湖人,从小学画,学生时代是一名美术特长生,毕业后从事设计工作,2018年又重新拿起画笔,继续艺术之路。 “主要还是心里放不下,美术专业毕竟是我从小到大倾注了无数情感的专业,而且美术和设计也是相通的,那些年也不算荒废,理想还是要延续的。”陈士皓说。 陈士皓专攻山水国画,因为从小在东钱湖畔长大,钱湖四季之美深深镌刻在他的内心深处,所以他笔下的山水之韵更加贴近生活,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 为提高艺术修养,陈士皓重新拿起画笔后到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一年。进修结束后,他背起画夹游历全国,用画笔勾勒各地山水人文之美。正是这份对绘画艺术的痴迷,让他萌生了在家乡创办乡村美术馆的念头。 陈士皓说,在各地山村采风创作的时候,他很喜欢跟当地村民聊天,对于绘画艺术来说,他们是外行,但仔细品味他们的建议,会带来许多不一样的灵感。“我们不能只盯着名山大川去创作,这样会脱离生活,绘画艺术如果高高在上,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我就想着怎么让绘画艺术在乡村扎根。” 于是,他选址洋山村,将一幢闲置农舍进行改造,于2022年12月创办了鄞州第一座乡村美术馆,让艺术在这里生根发芽。 洋山村背倚东道岭古道,面朝钱湖,茶山、溪流、梯田层次分明,天气晴好时,游客络绎不绝。位于古道起点的洋山美术馆,四季流转着不同的色彩与故事。建成后的首展便是一场博物与艺术的盛宴:宁波博物作家张海华和女儿张可航的博物联展《艺起飞翔Village Arts Road》将飞禽的灵动与乡村的静谧完美结合,展现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此后的各种画展、摄影展等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吸引众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前来打卡,尤其是本地及周边的村民,更是这里的常客。他们经常坐在美术馆门口的各类展品旁“淘老古”,聊天的内容都变得不一样了。 “现在我们也有机会点评一下画家的作品,过去哪有这样的条件。以前聊天全是家长里短,现在坐在这里都聊艺术了,阿拉的文化层次也在提高嘛。”记者采访时,在美术馆门前晒太阳的村民纷纷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洋山美术馆不仅丰富了当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助力村民增收致富。每逢有新的展览,前来观展的人们离开前也会到村里新开的咖啡店坐坐,顺便从村民手里买点土特产,给洋山村增加了不少人气和财气。 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欣赏,更在于参与和体验。陈士皓也在不断思索如何打破传统参展模式,让艺术展览更加贴近生活。在去年举办的鄞州区“美在乡村”摄影展中,他把展览安排在洋山村菜市场,卖菜的阿叔阿婆和观展的游客围在一起鉴赏、点评作品,艺术的感染力在这一刻得到完美诠释。 除了洋山美术馆,陈士皓于去年3月、5月还陆续创办了两座乡村美术馆——韩岭美术馆、天童美术馆,为韩岭老街、天童老街的发展注入更多文化气息。但陈士皓也表示,现阶段的经营压力是理想和现实之间最大的困难,3座美术馆每年40余万元的运营成本让他有些不堪重负。 “我肯定不会放弃,会适当调整运营方向,开发些文创产品,增加点商业收入,只用情怀来运营是走不远的。”陈士皓说。 目前,陈士皓正与宁波财经学院合作,筹备即将举办的洋山村艺术节,这一乡村艺术盛宴将进一步推动东钱湖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