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塘村:千年进士文化的传承与新生 | ||
发布时间: 2025-02-28 11:04 信息来源: 姜山镇 信息来源: | ||
|
||
行至走马塘村,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村口高大的门楼上悬挂的“中国进士第一村”牌匾。这个千年古村,素有“中国进士第一村”美誉,这里出过76位进士。 走过门楼,青石板小路蜿蜒曲折,古屋粉墙黛瓦。而在古朴建筑之外,也能看到不少现代化的东西,如崭新的游客服务中心、小清新风格的咖啡店。 村口桥头右侧,便是陈梅军的进士糕店。70岁的陈梅军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小梅阿姨”。在走马塘村生活了一辈子的她,见证了农田逐渐被青石路和房屋取代的变迁,但对她来说,走马塘所承载的意义却并未改变。 “小梅阿姨”从小就会做糕点,2022年,在村干部的鼓励下,她结合“进士村”的人文特色,研发了走马塘“进士糕”。为做好这道传统点心,她特意前往余姚学习梁弄大糕的制作技艺。经过3年的努力,她制作的进士糕从无人问津到如今实现月均销售额七八千元,平均每月还受邀制作5次。 在原本颐养天年的年纪却仍四处奔走,为的是什么?“小梅阿姨”说,自己做这些不是为了钱,而是想让进士文化传承下去,从走马塘传播到更多的地方。 和她一样,开染坊的陈丽军、做酸梅汤的董亚芬……村民齐心协力在做一个“进士梦”。 回过头去,古桥倒影摇曳生姿,垂柳依依,碧波荡漾,映衬着另一侧的砖石和白墙。再往前,便到了陈莉娜的箜篌馆。走马塘村是陈莉娜祖辈生活的地方,但对她来讲,在这里开馆8年,让她真正热爱上了走马塘村。 去年,她以宁波市文化特派员的身份再次走进走马塘村,继续为这片土地注入文化活力。组织非遗活动、策划以非遗为主题的研学项目,推动“宋韵新风 非遗焕彩”古村文化传承创新项目……她已经开展了多项工作,但她总觉得不够。她说:“走马塘村最早是网红村。但网红村就像村里荷塘的荷花,花开一季就谢。但是我们想要做的,是让这里承载的文化一直传承下去。所以,我想做的,只是种下文化的种子。” 她觉得,一片土地的文化底蕴,本质上就是让人知道“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而拆解“走马塘”这3个字,能看到的则是赓续千年的历史,是清正廉洁、崇文重教的蔚然家风。 在村子里行走,在每家每户都能看到书写的家风家训。不仅如此,村中还有以弘扬陈氏祖训、治家格言、廉政文化为主题的走马塘家风家训馆。 世祖陈矜勤政爱民,兴修农田水利;十世祖陈埙性格刚正、嫉恶如仇;十八世陈濂,为官清正,重视吏治……一代代走马塘人所坚守的家风家训,如春雨润物,无声无息地塑造着每一个走马塘人的品格与气质,也将走马塘村的历史文化内涵融入当下的现代发展中。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