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救助和福利>医疗救助
“医”路有爱,点亮生命
——来自鄞州区慈善总会“助医”项目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2-18 10:58 信息来源: 区慈善总会 信息来源:

让眼疾患者清晰地看到世界的精彩,让马蹄内翻足畸形者术后能正常行走,为重症尿毒症患者减轻血透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让特定的困难群体在相关癌症筛查和治疗中获得帮扶……在鄞州区慈善总会的系列救助项目中,“助医”项目直面困难群体的生命健康,用爱为他们在“医”路上点亮一盏灯,为生命护航,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一大爱之举被称为“健康生命行动”,共由20个项目组成。

项目篇

提供多维度的温暖保障与救助

20个项目,体现着慈善部门对需要帮助群体的细致入微的关怀。

比如,对长期慢性病困难患者和其他突发性困难病伤患者,给予临时应急性助医扶助;对计生困难家庭住院期间的护理费用,会同区卫健局给予协作帮扶;对困难家庭亲属活体供肾者的取肾手术费用予以补助,对其他重大病患者困难家庭,根据医疗保险报销后的自负有效费用,给予一定的医疗扶助。

更多的项目,根据具体疾病的种类开展。对各类器官移植、白血病(含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友病)困难患者,实施4年跟踪扶助。对检查确诊患有心脏疾病且必须进行心脏外科手术的困难患者,由区慈善总会一次性发放住院应急扶助资金,最高2万元;在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鄞州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两所医院再酌情给予一定扶助。

还有些项目是针对特定群体的。对鄞籍“两癌”困难妇女进行救助;对来自鄞籍困难家庭的小学、初中学生中的近视者,给予免费配镜扶助;对因工作学习特殊性要求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的困难在校大学生或应征入伍的士兵,每人给予5000元的手术治疗扶助;对外来务工人员中的困难重大病患者,由区慈善总会和分会给予联合配套扶助,为鄞州建设事业作出特殊或重大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获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外来务工人员(经政府或有关部门确认),因重大疾病、意外伤 害造成特殊困难的,给予重点扶助。

20个项目的开展,除了慈善资金支持和帮扶,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还有专业领域爱心力量的汇聚。由区民政局、区卫健局、区医保局、区慈善总会、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区民营医疗机构行业协会、宁波鄞州眼科医院承办的“爱心点亮睛彩”慈善公益项目,为全市接受屈光、白内障、胬肉手术及其他眼疾诊治的困难患者提供帮扶。

“爱心点亮睛彩”慈善公益项目的帮扶对象为:宁波市户籍,已参加医保,经筛查和术前检查符合手术指标的屈光、白内障、胬肉及其他眼病患者;优先安排符合手术条件的残疾人员、低保户、五保户、烈士家属、道德模范、因故返贫人员、退役军人、优抚对象等;符合眼疾手术条件的其他困难患者等。

该项目通过分享眼健康领域的最新成果、临床经验,普及科学、有效的眼病防护方法,不定期在社区组织眼科义诊、眼病筛查、眼健康咨询等活动,不断提高宁波人民的眼健康意识,特别是对致盲性眼病的关注。

2018年至2020年,宁波市肛肠医院与鄞州区慈善总会启动鄞州区首期大肠癌筛查工作,为咸祥镇、福明街道1115人(次)提供免费大肠癌筛查,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在鄞州区慈善总会的大力支持下,宁波市肛肠医院积极开展鄞州区常住人口大肠癌发病情况调查,建立辖区大肠癌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模式、筛查数据库,不断完善大肠癌的预防、诊断、治疗工作。

首期大肠癌筛查工作结束后,为进一步扩大慈善项目的受益覆盖面,2022年起,双方启动为期5年的二期免费大肠癌筛查工作,筛查范围推广至鄞州全区,筛查对象年龄由45~70周岁扩展至40~75周岁。

截至目前,两期共筛查出结直肠息肉451例,息肉检出率40.4%,筛查出早癌6例,早癌筛出率1.3%,对鄞州百姓大肠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起到了预防作用。受益百姓纷纷给予好评,并送锦旗表示感谢。

故事篇

把春天送入他们的世界

他们的故事,是对生命的托举、对希望的阐释,是把春天送到他们眼前。

少年能脚踏实地走路了

“如何才能让患者不受经济困难的限制,安心接受治疗?”几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宁波市第六医院足踝外科主任医师姚陆丰。

2021年12月3日,“脚踏实地”慈善公益项目给足踝部畸形的困难患者带来福音。

该项目由宁波市第六医院发起并实施、鄞州区慈善总会合作支持,是鄞州区慈善总会“关爱生命工程”众多项目的一项,在“脚踏实地”帮助那些足踝部畸形患者改善外型、功能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切实解决救助对象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放心地接受治疗。

该项目受助对象为宁波市户籍以及项目合作医院的贫困患者,不限年龄,医保报销之后的自费部分,由鄞州区慈善总会给予每例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补助。

因为患有先天性疾病,小杰从出生到17岁经历了3次大手术:1岁时,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5岁,右侧马蹄内翻足矫形手术;16岁,脊柱侧弯手术。他的父母回忆道,大手术几乎压垮了他们这个工薪家庭,“脚踏实地”慈善公益项目给小杰手术补助了一定费用,减轻了家庭负担。

2023年11月,小杰用他的第一份工资,请姚陆丰喝了冬天的第一杯奶茶。

而在当年5月,“脚踏实地”慈善公益项目从鄞州走向全国。

来自新疆的阿卜杜拉当年16岁,因患有先天跗骨联合伴严重僵硬扁平足,他只能足内侧着地,行走时,相当于用20%的脚底面积承担身体的全部重量。走路一旦超过500米,足部就会出现剧烈疼痛,如果不进行手术,时间一长,膝关节、骨盆和脊柱变形,身体向左侧严重倾斜。

“按照我们的收入,我们家至少要3年不吃不喝才看得起这个病。”阿卜杜拉父亲说,“多亏了‘脚踏实地’项目,让我儿子得以治病。感谢宁波专家!感谢鄞州区慈善总会!”

术后,阿卜杜拉的足部可以完全接触地面,能脚踏实地走路了。

困难尿毒症患者

血透治疗零负担

尿毒症是一种很难逆转的慢性疾病,除极少数患者有条件进行器官移植外,绝大多数患者要靠定期血透和药物治疗维持生命,一般每周要做2~4次血透治疗。高额的治疗费用成为尿毒症患者的沉重负担,使不少家庭因病致贫,对困难尿毒症患者家庭而言,更是不堪重负。

2018年11月,鄞州区慈善总会牵手爱心企业——宁波好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鄞州二院成立区阳光慈善血液净化扶助中心,配置11台血液净化透析仪器,用于满足长期血透困难患者的需求。

家住姜山镇的何福庆年过八旬,2016年因慢性肾病转化为尿毒症,需要长期血透治疗,每年仅透析费用就要5万多元。老伴患多种慢性疾病,一家人长期的治疗费用,开始还可以依靠一些积蓄、子女的接济支付,但随着何福庆老人医药费用逐步增加,夫妻俩的生活陷入困境。2020年,鄞州区慈善总会了解情况后,将何福庆老人纳入鄞州慈善“血透110”项目。这几年来,何福庆老人一直在鄞州二院稳定地接受血透治疗,病情得到控制。

随着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政府大病医疗救助标准的不断提高,在鄞州慈善“血透110”项目的救助下,鄞州基本实现了困难尿毒症患者血透治疗零负担。

2022年,鄞州慈善“血透110”项目荣获第六届“宁波慈善奖”慈善项目奖。

看到“宁波”这两个字

就感到特别温暖

“情暖手足”项目分为两个子项目——“牵手工程”肢体畸形矫正项目、“脚踏实地”肢体畸形矫正项目。

“牵手工程”由宁波市第六医院、廖有章爱心基金会于2017年发起,2018年纳入慈善扶助项目。项目面向可手术矫正治疗的先天性肢体畸形(主要包括指、趾、掌骨和跖骨、腕骨和跗骨、肢体长骨的异常)的贫困患者和因外伤导致肢体残疾、功能障碍并有望通过手术干预好转的贫困患者。

8个月大的圆圆的手是“镜影手”,这是一种先天性复手畸形,其特征是单侧发生,桡侧列缺损,而尺侧列重复。

经过半年的沟通,2016年8月,圆圆父母带着他从外地来到宁波市第六医院,医疗团队进行了专题病历讨论,完善了治疗方案。圆圆分别在2016年9月、2019年6月完成手足畸形的矫正手术,约10万元医疗费用全部由“牵手工程”项目资助。医疗团队还承诺,其在16周岁前与肢体相关的问题由宁波市第六医院负责到底。

第一次手术后,圆圆回到了湖北,妈妈怀了二胎,担心二胎孩子有问题,一直放心不下。2018年8月,宁波市第六医院医护人员来到襄阳,对妈妈和二胎孩子再次进行体检。体检后,妈妈放心了,临走时给医护人员每人一袋自己种的花生。

此后,只要抽得出空,圆圆父母都会来宁波一趟,带着孩子,带着水果,看看宁波市第六医院的医生伯伯、护士阿姨。

圆圆爸爸说:“看到‘宁波’这两个字就感到特别温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