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
鄞州文化润心育人,焕发新时代光彩
发布时间: 2024-09-27 10:16 信息来源: 鄞州日报 信息来源:

【样本】

不久前,一对来自东郊街道仇毕社区的父女,联袂在家门口的毕春芳艺术馆里举行了一场沉浸式越剧演出。老爸叫仇逸平,土生土长的仇毕人,从小就喜欢看越剧:“毕春芳艺术馆建起来以后,组建越剧团队,举办培训班,有专业老师教唱腔和表演。”

仇毕于2003年撤村建居,村民变成新市民,对文化有着多元的诉求。如今,仇毕社区以毕春芳艺术馆为中心,开展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让居民圆了梦、满足了需求,还吸引了外地人、外国人参与。

【综述】

书画展、综艺巡演、经典诵读、戏曲大赛、国潮漫展……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到来之际,鄞州大地处处欢歌笑语,缤纷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点燃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和群众的爱国情怀,也彰显了鄞州文明传承、文化发展的硬核实力。

公共文化,提质升级

2024年“天天演”自9月20日在姜山镇启动以来,在国庆节前后走进16个镇街,将一场场文化盛宴送到群众家门口。

鄞州文化传承与发展,弦歌不辍,别开生面: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区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均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建成提升一批特色文化设施,吴永良美术馆、周尧昆虫博物馆、甬江公园宋韵城市书房、院士公园宋韵文化空间、毕春芳艺术馆等示范性空间落成开放。织实织密“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全区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4471平方米,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参与文化。“鄞州晚七点”城市文化公益品牌获评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数字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列入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75年来,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作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海丝文化之乡”,鄞州持续走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不断提质升级,创新实践,谱写民生幸福新篇章。

业态活力,塑新形象

作为鄞州时尚文化潮流之地,IPN渔轮厂自开业以来,屡屡以又潮又接地气的活动圈粉。国庆期间,五分钟单口喜剧、骑行、寻宝打卡、街舞赛事、国风电子音乐秀等,将让这个以“演艺+”为核心,集旅游集聚、会展博览、产业孵化、休闲娱乐、时尚科技于一体的城市中央区文旅演艺综合体人气持续火爆。

75年来,随着鄞州文化发展,文旅融合,以文促商,产业振兴,让文化成为百姓精神与物质共富的重要内容。我区获评全省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数量居全市第一。

文化企业强劲发力,“音王电声”入选首批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酷乐潮玩”等8家企业入围2023年宁波市创业创新风云榜。“潜力企业——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方阵不断巩固,已培育文旅梯度企业31家,其中领军3家、骨干16家、新锐12家;数字文化梯度企业7家,其中领军5家、新锐2家。沙孟海文化艺术中心、Y+文化综合体、甬江软件产业园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

文化走出去,讲好更多鄞州故事。云龙龙舟“出海”,推动鄞州与保加利亚的文化与经贸交流合作;迈入全球顶级赛事序列的WTA宁波网球公开赛,吸引一流选手来到鄞州赛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桂冠、传统佳节鄞州元素“霸屏”央视……75年,见证鄞州变美变强,构建坚定文化自信的话语,创新充满“国际范·中国风·鄞州味”的叙事内涵,打开一扇窗,让世界看见鄞州;唱响好声音,让鄞州故事闪耀广阔舞台。

立心铸魂,文明润城

“打竹板,笑开颜,我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来宣传。全会精神意义大,民族复兴开新篇……”连日来,区“后浪·鄞铃”宣讲团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楼宇,将党的创新理论以生动鲜活的形式进行传播。

75年砥砺奋进,离不开红色血脉赓续,离不开精神伟力的凝心铸魂、引领支撑。

深入实施理论铸魂、溯源、走心三大工程,以学习实践新思想的硬核成果,展现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厚植全国微型党课发源地优势,持续锻造“后浪·鄞铃”青年理论品牌。从创新文艺微党课载体,亮相延安、贵阳,到与江西、衢州等地宣讲团结对走亲,从红坤宣讲“名师示范”,到“00后”talker宣讲星火燎原,鄞州不断以走在先、走出彩的姿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文明之城的核心城区,传统礼仪与时代精神在鄞州交相辉映。75年来,“千年义乡”精神在鄞州大地传承,目前,全区共有全国道德模范2名、浙江省道德模范6名、中国好人23名,注册志愿者32万名,组织(团队)5140个,活跃在文明创建、平安建设、文化服务等基层治理领域。

发布全国首份“最美上学路”导则,实施全省首个“善居改造家”项目,“我们的家园”行动全面开展,创新推出的“5L家园共享计划”成为省、市样板。

此外,我区还不断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壮大网上主流舆论阵地,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深化网络生态治理,“大流量”推动正能量。

今年,“善居微改造”项目的推进,为14户典型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向善风尚,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德者有得”氛围进一步浓厚。

文化文明相融并进,涵养了全民的精神面貌,也让鄞州进一步焕发文化强区的魅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