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宁波市推进卫生健康领域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行动方案的通知 |
发布日期: 2024-09-18 17:5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宁波市卫生健康委 字号:[ 大 中 小 ] |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级医疗卫生单位: 《宁波市推进卫生健康领域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宁波市卫生健康委 2024 年5月31日 宁波市推进卫生健康领域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行动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7 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的通知》(浙政发〔2024〕10 号)和《宁波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甬政发〔2024〕43号)精神,为加快推进卫生健康领域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宁波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建高峰、强县域、稳基层、优服务”,强化政府主导、多方联动、节约高效,统筹存量更新与增量优化,实施医疗装备更新行动、卫生基础设施改善行动、数字健康能力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设施设备配置水平,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7年,全市卫生健康领域设施设备更新投资规模力争较2023年增长30%以上。医疗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国产化率全面提升,超使用年限占比、故障率、维修率显著降低。以宁波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宁波市第二医院医疗综合大楼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全市医院病房结构明显优化,病房条件进一步改善,住院服务人文化、舒适化、智慧化水平全面提高。云网融合、集约共享、安全可控的数字健康新基建全面建成,医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医疗、服务和管理中广泛应用。 二、重点任务 (一)医疗装备更新行动 1.推进以县级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更新。各区(县、市)要按照省卫健委制订的县级综合性医院医疗装备基本配置标准和推荐配置标准,结合各地实际加快医疗装备补缺和更新,同时按区域分布和辖区内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实际加快DSA等急救医疗设备配置。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辖区内医疗服务实际需求合理配置 CT等群众就近看病、体检所需的医疗设备。支持各级医疗机构以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设备为重点,加快超规定使用年限、无铭牌标志、故障率高的设备淘汰换新。加大先进医疗装备和科研设备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等重点医疗机构的配置应用。到2024年底,每个区(县、市)至少有一家试点县级公立综合性医院达到基本配置标准,到2027年,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装备配置达标率100%。 2.推进院前急救设备更新。结合加强宁波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核心指标和任务清单要求,更新换代超过使用年限的急救车辆,积极推动车载自动心肺复苏仪、碳纤维铲式担架等设备配置。推广应用“浙里急救”场景,实现重点病种病情等急救信息“车前、车中、车后”实时互联互通,全面提升急救能力。进一步完善医疗应急救援设施设备配置。到 2027年,全市救护车新增及更新换代60辆以上。 3.推进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各级疾控机构基础设施设备保障能力,迭代更新超过使用年限的执法、应急、检查检验和疫苗冷藏车辆,结合实际合理科学配置移动执法、实时监测、检查检验、应急处置、冷链等设备,推进实验室设备更新。到2027年,全市疾控机构设备配置达标率100%。 4.推进医疗装备数字化升级。加快5G、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人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医疗装备的融合应用,推进医疗装备数据互联互通,提升医疗装备数据实时采集和协同操作能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医疗装备普遍应用。依托省医疗装备质控管理体系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强医疗装备的数字化全流程闭环管理。到2027年,医学影像、放射治疗等大型医用设备为重点的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数据互通、在线监管。 5.加大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结合研究型医院建设和高端医疗装备应用推广机制,加强医工信融合,推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更广泛参与医疗装备研发应用和成果转化。落实市政府“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总体培育方案,研究设立一批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基地。到2027年,创建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基地2个以上。 (二)卫生基础设施改善行动 6.推进重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宁波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宁波市第二医院医疗综合大楼等重大工程建成投用,编制完成宁波市重大医疗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并积极推进市县一体的重大项目谋划、储备以及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卫生健康领域“千项万亿”工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扩容和均衡布局,助力“医学高峰”建设。到2027年,完成重大医疗卫生建设项目8个以上。 7.推进医疗机构病房优化改造。优化病房结构,支持将4人以上病房改造为2人间或3人间,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将部分3人间改造为2人间。以产科、儿科、老年科等为重点,适当增加单人间、亲子病房、家庭病房和特需病房比例。通过实施结构加固、室内装修、卫生间提升、电梯加装、连廊架设、坡道改造、适老化改造、医废收集、标识提升等工程切实改善病房环境。推进病区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布局,支持床单元设备设施更新。推广新型节能技术、产品、材料和装配式建筑、装配化装修工艺。到2027年,公立医院病房人文化、舒适化、适老化环境全面提升,2—3人间占比超过80%,力争达到85%,产科、儿科、老年科等为重点的单人间病房比例进一步提高。 8.推进安防消防设施改造。以医院老旧建筑为重点,加大对供水、供电、消防、安防、净化、空调、污水管网、燃气管道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水、电、气、污水、污物处理设施的保障能力。完善升级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口控制、电子巡查、智慧消防等“五大系统”的安防系统平台,建立重点人群预警和一键报警机制,建强安防中心控制室,推广应用智能防控技术,全面构建智慧安防“一张网”。到2027年,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安防消防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水平全面提升。 (三)数字健康能力提升行动 9.推进数字健康新基建迭代升级。升级卫生健康专网,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带宽升级、信号升格,推广5G备份网和医院物联网建设。加强宁波健康云建设应用,扩充存储和算力供给,推动核心业务和数据有序上云。加快政务云健康专区建设,扩容提速健康数据高铁,进一步提升医疗健康数据质量。到2027年,全面建成宁波健康云、新一代卫生健康专网和新一代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疗卫生机构办公业务全面实现信创改造。 10.推进医学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医疗健康”行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服务、管理深度融合。迭代升级宁波安诊儿,为群众全生命周期提供病情咨询、就医陪诊和报告解读等服务的数字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广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应用,推广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以人工智能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到2027年,医学人工智能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广泛运用,宁波安诊儿贯通线上线下、院内院外医疗健康服务,成为陪伴居民一生的数字医生。 11.推进数字医院升级改造。大力推进医院建筑、装备、数字化一体融合发展,打造面向未来的数字医院。探索建设数字诊室、数字病房和数字手术室。加快推进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和电脑终端等信息化设备更新换代。到2027年,全市三级医院的数字医院建设水平显著提升,50%以上医院通过四级及以上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卫生健康委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卫生健康领域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专项工作机制,负责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各区(县、市)卫生健康部门要参照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服务需求、医疗资源配置情况、财政保障能力等因素,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加强摸底规划,统筹盘活资源,确保工作扎实有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落实主体责任,科学编制更新改造清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抓好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实施。 (二)强化要素保障。在落实政府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投入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地方财政等资金支持。统筹市卫生健康专项资金,根据各地工作完成情况等因素给予奖补支持。 (三)加强统筹联动。加强供需对接,充分利用产业链工作机制,配合经信等部门,组织行业协会、供应商,开展集中供需洽谈对接,按上级要求探索开展设备经营性租赁,通过开展设备联合采购等,降低采购成本。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强化政策指导、进度监测和工作调度,及时总结挖掘典型案例,对具有示范效应的更新模式和改革措施在全市及时复制推广,推动卫生健康领域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行动取得成效。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