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最新专题>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集成>政策集成>市级政策
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宁波市推动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4-09-18 17:3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字号:[ ]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机关事务局:

《宁波市推动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5月31日

宁波市推动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要求,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甬政发〔2024〕43号)及《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建城〔2024〕1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积极稳妥地推动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鼓励先进、淘汰落后,标准引领、有序提升”的原则,以住宅电梯、供气、环卫、城市生命线工程、建筑节能改造等为重点,分类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着力扩内需、惠民生、保安全,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绿色、智慧运行,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对技术落后、不满足有关标准规范、节能环保不达标的设备,按计划完成更新改造。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建筑领域绿色化、数字化改造。以既有公共建筑为重点,围绕建筑电气设施设备、外围护结构等领域,推进存量建筑节能改造。加快传感器、高速移动通讯、无线射频、近场通信及二维码识别等建筑物联网技术应用。加快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应用钢结构构件智能制造生产线和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生产线。以建筑电气设施设备为重点,推动超出设备使用寿命、故障率高且无维修价值、能效水平低的空调、照明、智能化等设施设备更新改造,鼓励采用能效水平达到2级及以上的用能设备,优先选择以电为能源的设施设备。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因地制宜有序推动存在安全隐患的外窗、幕墙、外墙、屋顶保温等的更新改造,鼓励既有建筑加设太阳能光伏系统。2024年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50万平方米。到2027年,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80万平方米,其中既有公共机构建筑120万平方米。(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机关事务局)

(二)加快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按照《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 7588)和《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GB/T 42615)等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定期组织住宅电梯摸排,加快报废更新不符合现行产品标准、安全风险高的老旧住宅电梯。对交付年限15年以上、群众更新意愿强烈的住宅电梯,加快实施更新升级或大修改造。加强社区、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三方协同,进一步推进居民意见统一。坚持政府引导、业主主体、企业让利,加强政策激励推进,多渠道筹措资金。2024年全市计划完成报废更新或大修改造老旧住宅电梯300台。到2027年累计报废更新或大修改造老旧住宅电梯600台。(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按照《浙江省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设计导则》和《浙江省住宅设计标准》等标准与规范,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按照“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导、各方支持”的加梯模式,稳步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加强新增设井道、疏散通道等相关构筑物工程质量监管,电梯加装前应落实好使用管理、安全维护等责任主体。鼓励采取平层入户方式加装电梯,实现无障碍通行。组建专业宣传队伍,以加梯宣讲团的方式,推广加梯矛盾纠纷化解经验,促进住户意见统一。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到2024年底新加装电梯150台以上。到2027年新加装电梯600台以上。(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

(四)加快老旧燃气热力设施设备改造。推进城镇燃气老旧管道存量改造,加快改造或迁建超设计运行年限、安全间距不足等不满足安全运行要求的燃气厂站。按照《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 55009)和《液化石油气供应工程设计规范》(GB 51142)等标准与规范,更新改造检验不合格、超出使用寿命、主要部件严重受损、老化腐蚀严重、存在安全隐患且无维修价值的设备,包括燃气管道、储罐、装卸臂、压缩机、灌装系统、LPG泵、消防泵及管道阀门、消防及自控设备等;更新不符合现行《液化石油气钢瓶》(GB5842)的钢瓶。鼓励在更新改造基础上实施智能化提升建设,提高燃气领域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运营水平。加快燃气用户金属软管更换和报警装置安装工作,到2024年底完成橡胶连接管更换为金属软管应改尽改,生产经营场所报警装置使用率达100%。加快推动燃气老旧管道和设施更新改造,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到2024年底,完成老旧燃气厂站更新改造1个以上、存量燃气管道126.8公里更新改造、老旧小区燃气管网更新改造30个以上。更新改造热力管道7.75公里。到2027年底,完成老旧燃气厂站更新改造5个以上、老旧小区燃气管网更新改造60个以上,新建燃气管网500公里以上;更新改造热力管道24.15公里。(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

(五)推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按照《环境卫生技术规范》(GB 51260-2017)《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及《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47-2016)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等要求,更新改造高耗能、技术落后、故障频繁、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包括环卫车辆、中转压缩设备、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分选、破碎、再生产品生产)设备。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装备以及智能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到2024年底,完成城市垃圾转运站规范化改造3座以上,完成环卫车辆新能源化更新32辆,更新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60辆,更新改造1套除臭设备。到2027年底完成环卫车辆新能源化更新81辆以上,更新90辆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六)推进建筑施工设备更新。按照《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 160)、《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JGJ189)的规定等规范要求,严禁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建筑施工工程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鼓励施工企业更新老化磨损严重、技术落后的建筑施工工程机械设备,积极引导施工企业租赁技术先进和安全性能好的建筑施工工程机械设备,鼓励施工企业更新购置新技术工程机械设备和智能升降机、建筑机器人等智能建造设备。2024年至2027年每年更新改造各类建筑施工工程机械设备180台以上。(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七)推动城市生命线设施更新改造。因地制宜推动地下管网、桥梁隧道、窨井盖等完善配套物联智能感知设备,加快监测物联网建设,推广安装数字智能水表和数字智能燃气表阀,实现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生命线工程深度融合。到2024年底新建续建城市地下管廊23.2公里。到2027年新建续建城市地下管廊35公里。(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应急管理局)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摸清底数清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各责任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强化部门协作。全面准确摸清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清单及项目清单,指导企业科学分类有序更新。燃气管网及设施更新严格按照《宁波市城镇燃气老旧管道及设施专项治理行动方案》抓好落实;环卫设施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排摸。鼓励建筑领域企业积极抢抓政策机遇,以实际行动开拓广阔市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二)强化督促指导,加强要素保障。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项目;加强政策优化整合,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和资金保障。加强相关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对无需新增用地、以设备更新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简化前期审批手续。

(三)突出重心重点,确保更新绩效

1.加快安全设备更新。各地住建部门对当前桥隧安全、燃气管网与设施、电梯、环卫车辆等领域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问题,要加强安全监管力度,以“应换尽换”的原则积极推进设备更新改造,以确保所有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及省市相关强制性安全标准。对安全装置不全或超过经济折旧年限的设备必须能换尽换,依法依规加快更新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老旧高耗能等不达标设备。

2.推动环保设备更新。加强对现有的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全面审查,通过对比当前环保法规和标准,识别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工程车、处理设施等设备。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设备按照“应换尽换”的原则对设备进行更新。各地住建部门要明确任务分工,落实责任主体,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确保其符合当前的环保要求,同时提升设备的能效和运行效率。同时加强与生态环境等部门沟通协调,强化部门联动,形成环保工作合力。

3.促进惠民设备更新。以政府支持和企业让利等方式,通过开展旧房装修、“厨卫换新”、停车设施等惠民工程设备的更新,提高设施运营效率,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确保服务品质和安全水平,满足群众对高效、便捷服务的需求。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居住品质,营造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4.推动新能源设备更新。加快提升工地绿色低碳实施标准,研究制定和修订施工过程碳排放、新能源推广、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等配套标准,按照“能换尽换”的原则加快新能源设施设备淘汰超期服役的落后低效设备、高能耗设备、具有安全隐患的设备,更新使用先进的新能源设备、绿色装备、智能装备,以设备更新带动行业升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