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南:情系“一老一小” 书写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 ||
发布时间: 2024-09-11 15:42 信息来源: 鄞州日报 信息来源: | ||
|
||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一老一小”系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 今年以来,首南街道秉承“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努力在提升服务效能上出实招,在提升群众满意度上求突破,全力打造“首有颐养、首有善育、首有众扶”特色品牌。 乐龄生活 老有所安 织密网络 享老生活更倾心 “这里不但有空调,饭菜米道也交关赞。”近日,在格兰春天社区的老年助餐点,老人舒惠琴说。 民以食为天,老年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食”事。今年以来,街道通过“餐饮机构+共享餐厅+助餐点”的模式,以优惠的价格、丰富的菜品、高效的送餐效率,让有助餐需求的老年人真正感到“食”有所依,吃出幸福的味道。 当前,首南街道共有AAA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3家,日丽社区、和顺社区在今年完成了居家养老服务站提档升级,和顺社区成功通过AAA级居家养老服务站评定。以“1个中心+14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站”形成了全域覆盖、分层设置、资源信息共享、功能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通过家院互融政府购买服务,使居家老人享受到多样化、专业化的照料服务。截至今年8月,这项服务已覆盖辖区665位老人,累计开单506单,保障老人的基本养老服务。 此外,为满足老年群体终身学习的需求,首南街道汇聚各方力量、整合全社会资源,开设老年人喜闻乐见的课程,13个社区老年学堂共开设太极拳、剪纸、摄影和智能手机培训等42门课程,累计惠及学员720名。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老年教育,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不断绘就最美“夕阳红”。 医疗赋能 康养惠民更舒心 首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街道最东首,西片区居民医疗资源可及性相对较低。为缩短老人康养与医疗资源之间的距离,街道牵头成立西片区助老康养社会服务中心,深入推进落实“西片区助老康养行动”便民惠民服务,致力实现老年群众有乐有感有康。 中心以“专题沉浸周期式”工作模式,开办老年健康学堂,为老年人再学习、再教育进行预防、康复、医疗知识技能教育、咨询及义诊;开展专家专科志愿服务,以老年疾病谱为切入点,结合区域一体化学科建设、支部结对,做好优势学科医疗服务;精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就医、转诊、中医康复提供便捷,并建立高龄老人健康评估档案,提供护理和治疗的家庭病床。 目前,相关部门已组织鄞州二院专家、志愿团队到九曲社区、和众社区、和顺社区为社区居民开展大型义诊8次、公共卫生服务5次,进一步满足了老年群体康养需求,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86.09%,老年人体检率较2023年提高26.78%。 以老助老 熟人社区更暖心 “干洗就是和手洗不一样,洗得真干净!谢谢你们!”首南街道鲍家耷小区的陈英花,从“壹元裁缝铺”志愿者手中接过了清洗干净的羽绒服。除了陈英花之外,还有45位老人收到了这份特别的“惊洗”。“壹元裁缝铺”是鲍家耷社区的王牌志愿团队,2019年成立,每周三“壹元裁缝铺”的志愿者们都会为社区居民提供缝补服务,每次仅收取服务费1元。值得一提的是,为辖区老人们提供服务的是来自社区内擅长女红的一群老人。她们将这些年积攒的服务费一部分用来补贴裁缝铺所需的材料和工具费,剩余的全部注入社区公益资金,用于解困帮扶。 白首助垂暮,桑榆唱晚晴。来自和顺社区的“响铃”微服务志愿队、“耆老花匠”“毛衣奶奶”,多元化、规模化的各类老年互助团体在首南不断涌现。“低龄老人”发挥余热、“高龄老人”得到照顾,街道开展专业服务“为老赋能”,让老有所养有“量”更有“质”,营造“熟人社区”良好氛围。 舒享托育 幼有所教 推动站点辐射 普惠扩容有广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家庭结构小型化,双职工家庭增多,家长对高质量、便捷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为解决家庭照护的新需求,首南街道着重以建设社区婴幼儿照护驿站和幼儿园开托班为抓手,实施普惠托育扩容行动,目前已有495个托位,其中普惠性托位264个,有效补齐辖区托幼教育服务资源的短板,破解了居民家门口入托的难题。 “以前一到暑假我们就焦头烂额,大人要上班,小孩子没地方去,又不敢让他们一个人在家,现在附近锦悦湾小区新建了照护驿站,暑假孩子就有了去处!”在银泰城上班的王女士说。锦悦湾社区婴幼儿照护驿站面积110平方米,分为幼儿活动区、亲子阅读区、新手家长服务区,暑假期间开展了家庭养育健康指导、亲子互动等活动,根据不同年龄层的抚养人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课程,既为低龄段幼儿解决托育问题,又让“新手爸妈”学到“看娃技术”。 通过社区嵌入式、分步式、小型化的形式持续推动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首南街道现已在辖区内建成文华社区、雍城社区、锦悦湾社区、陈婆渡社区等4个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为家庭育儿提供专业化指导服务。 共谋校地协作 项目服务有精度 “有了专业的老师为我们新手爸妈进行抚育指导,答疑解惑,消除焦虑,便捷又安心。”文华社区的陈智萍在参加了社区0-3岁婴幼儿喂养课程后幸福地说道。社区的婴幼儿照护驿站,每周都为社区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免费的婴幼儿营养指导、辅食制作等系列喂养课程,定期开设“一起读绘本”“黏土捏捏乐”“宝宝学说话”等亲子活动课程,满足家庭对托育服务的多元需求。 驿站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关系到0-3岁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首南街道与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与康育学院合作,联合开展幼儿园和托育机构建设,在服务阵地、师资队伍、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通过共建婴幼儿照护培训基地,为辖区婴幼儿家庭、托育机构提供照护服务、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的综合性场所。成立专家讲师团和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由社区居民“点单”,街道统筹资源,再由高校结合实际进行“派单”,实现居民需求与项目服务的有效对接,目前累计开展托育指导活动11场。 做优医育结合 护苗成长有力度 探索“医育结合”联盟模式,打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照护驿站、托育机构、幼儿园间壁垒,拓展“一托一医”驻点服务,积极推进社区婴幼儿照护驿站、托育机构、幼儿园儿保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目前已开展营养喂养、潜能发展、医疗保健等指导工作11场次。 首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建设为抓手,贯彻儿童友好理念,从“一米高度”视角,优化空间环境。坚持“医防护”三位一体,把“儿童保健、预防接种、养育照护小组活动、营养厨房”等功能区重新进行设计链接,打通儿童健康管理的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服务环节。 积极推进0-6岁儿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本区域儿童流动性大等特点,根据幼儿发展各个阶段的特殊需求增加个性化签约包8个,有效提升了儿童家庭医生签约率,目前共签约5774人,实际签约率超过100%。 凝心聚力 弱有所扶 整合多方资源 健全救助帮扶链条 房间窗明几净,桌椅、空调、冰箱,一应俱全,这是首南街道九曲小区低保户小可一家的现况。邻居们说,自从房屋改造后,小可和家人的精气神都比以前好多了。 过去,小可家的家居环境简陋,毛坯房仅用帘子隔开几个区域作为房间。社区得知这个情况后,向街道民政部门反映,经过实地探访和了解情况,将他们一家纳入善居工程改造家庭,由专业部门设计改造方案,通过几个月的实地改造,如今小可一家住上了“新”房子。 据了解,首南街道以助联体服务站为主阵地,精准对接重点人群需求,分层分类帮扶;链接各方力量,打造多元化救助服务体系;依托12个社区助联体服务点,广泛招募社会组织队伍,与辖区爱心企业联建,形成全区域线上线下多方联动的救助服务新格局。目前助联体服务项目已经涵盖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的救助,也覆盖了重病患、困难家庭救助,妇女“两癌”筛查,善居工程项目等。 “助联”千万家,“首爱”暖人心。目前,首南街道助联体正积极探索救助新模式,不断深化社会救助体系,实现救助清单送达率全覆盖。今年上半年,首南街道新增临时救助27户,共发放临时救助金81554.2元,募捐善款5.7万余元,依托助联体救助家庭620户,共720余人,募集无偿献血量92530ML,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首南善义精神。 凝聚慈善力量 共治邻里和睦家园 “多亏了他们来帮忙,不然我可愁死了!”去年3月的一天,14幢居民曹阿姨下半身瘫痪的儿子睡着的床突然塌了,体型庞大的儿子顿时倒在地上无法动弹。情急之下,曹阿姨向为众慈善服务工作室求助,慈善义工们及时赶到,将其儿子扶到了轮椅上,并对床板进行了修补和加固。 “为众慈善服务工作室”成立于去年2月,以更好地服务辖区内的高龄老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为目标,在慈善总会和首南街道的指导下,一个以跑腿、理发、陪同就医、临时救急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为众慈善服务工作室应运而生,目前志愿者人数已达到22人。 据了解,从2023年2月至今,为众慈善服务工作室累计接听需求服务电话800余次。为众慈善服务工作室的一系列服务让和顺这个居住群体复杂的保障房社区有了温情的底色,“人户分离”带来的困难少了,邻里矛盾纠纷少了,居民归属感强了,安全感、获得感多了。这也是鄞州区贯彻落实《慈善法》,以慈善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一个样板。 聚焦重点群体 全面铺开救护网络 8月烈日如炬,也正是户外工作者们一年中最难熬的时刻。某日,位于首南街道学府一号顺丰站点的快递小哥胡慧林在分拣快件时突然感觉不适,有中暑症状。身边的几名快递小哥见状赶紧停下手中的活儿照顾胡慧林,在大家的集体救助中,胡师傅逐渐恢复清醒,转危为安。“多亏了前几天的应急救护培训,这类急救知识对我们来说很实用,感觉很庆幸。”参与救助的快递员黄小凤感慨道。 黄小凤口中的培训是首南街道红十字会针对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高龄老人、青少年开展的应急救护培训的其中一期,像这样的应急救护培训今年在首南街道已经开展了5期。聚焦新就业工作者、高龄老人、少年等重点群体,普及应急知识与技能,完成救护员持证培训116人次,举办红十字知识普及4期,普及人数500余人次。 通过与鄞州外国语中学、首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南第一小学等单位合作,街道链接资源、搭建平台,系统开展面向重点人群、全年龄段的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提升自救互救能力,抓住黄金时刻,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护措施。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