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最新专题>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进度跟进
为“一小”留“夏”快乐
——邱隘镇多样暑托服务加速社会融合
发布日期: 2024-08- 28 16:50 信息来源: 邱隘镇

邱隘镇毗邻东部新城政治、金融、文化核心地带,走在全市乡镇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最前沿。该镇独特的城市社区发展风貌为其城市化更新迭代提供了契机,更考验着城市社区治理服务。

今年暑假,邱隘镇的社区暑托班比以往更热闹。各暑托班纷纷紧扣“融合”主题,以民生话题和服务难题为着力点,联动社区内外资源,让小朋友带着长辈们更深入地了解社区、信任社区、参与社区建设,让“小马拉大车”变成“小马拉好车”。

全民友好

让住的“房子”变成“家”

在邱隘,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属约占城市社区常住人口总数的45%,如何开展针对性服务,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本地生活,暑托班成了热点平台。

“我们努力帮助社区里的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假期带娃问题。”镇北社区党委书记李栋利说。

“我要刻跳水画面,我最喜欢的奥运项目就是跳水。”……奥运期间,镇北社区的“萌娃刻纸团”有了新的练习主题——“看奥运,刻精彩”,孩子们通过刻纸的方式将一个个奥运项目呈现出来。

“萌娃刻纸团”成立已有一年多,社区每周组织刻纸课堂帮忙“带娃”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周末、假期没法陪伴孩子的苦恼,同时也让孩子们拥有与同龄人一样精彩的假期时光。

镇南社区党委书记陈志华说,他们社区也是典型的流动人口聚居区,这个暑假,社区以二十四节气为课题,设计了一系列英语辅导课程。用英语讲述传统文化内涵,新颖又实用,课堂上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极高。“我学到了好多学校里还没教过的单词,等开学了我就可以跟老师同学炫耀新技能了。”课堂上发言提问最积极的小毛已经开心地打好了自己的“小算盘”。

与此同时,方庄社区在暑假里继续拓展深化“方庄新所”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公益项目“星少年”之“一百职人计划”。除了中国东方航空浙江分公司飞行部的飞行员为孩子们再续蓝天梦外,地铁探秘活动也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了宁波的轨道交通。以地铁为纽带,孩子们与“宁波”的“距离”更近了,小潘在现场骄傲地表示,自己的爸爸也为宁波轨道交通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呢。

“浙江创新中心和社区资源全面开放共建共享。”浙江创新中心运营负责人、宁波东部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金波说。

浙江创新中心有200多家企业,近3000名人才在此办公,每年寒暑假子女的托管成了他们的烦心事。作为拥有全市首个为人才创业安居服务的产居融合项目的银东社区,社区帮“上班族”解决后顾之忧是服务“三支队伍”建设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邱隘镇党委书记邱春了解到浙江创新中心的需求后,立马协调银东社区和浙江创新中心运营团队对接课程细节、报名名额,连夜在智慧浙创小程序上,上线“假日学校”预约报名功能,向园区人才免费开放子女暑托名额,当天就有四十多名职工预约托管上课。

据悉,7月初邱隘镇与宁波东部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党建联建框架合作协议,围绕干部队伍共育、区域资源共享、产业发展共谋、乡村振兴共富等,加快构建党建联动、资源联享、人才联育、服务联促、实事联办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内外共创

让创新种子“开出花”

在邱隘,最不缺的就是社区达人和共建伙伴。今年夏天,邱隘镇一直坚持的“地瓜式”邻里共创模式,拓展了暑托班的内涵,提升了融合共治的实效。

继将“国礼熊猫”送出国以后,今年暑假,宁波工程学院“传声童”传统文化科普团队再出奇招,推出“漫话博物馆”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简洁明了的语言,降低科普课程的难度,并加以科普手工制作来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并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假日学校的这个博物馆主题活动有趣丰富,我家孩子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明湖社区假日学校小朋友家长殷娇娜说。

同样,在社区开设的“星少年x明湖ESD计划”暑期系列活动中,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带领社区的小朋友用一周时间探索自然与生命的奥秘。

郡柳社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影响力,积极引入外部优质资源,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其中,郡柳社区打造“有林”教育品牌,推出50堂公益课程供居民们点单,同时推出了融合个人成长、心理健康与社区建设三大核心要素的精品课程,确保每位孩子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也能在知识、技能和情感上获得显著提升。

“我和妈妈一起走,走到马路口,看到红灯停一停,看到绿灯往前行……”朗朗的童声从邱隘镇殷隘社区(筹备组)活动室传出,原来是巾帼志愿者吴登娥老师的小小早教课堂开课了。

据了解,“殷”爱相“汇”小小早教课堂,是一个汇集爱、希望、公益的课堂。今年58岁的吴老师是一名退休幼师,也是社区的红色志愿者骨干。她观察到润玉园小区有很多低龄儿童,没有集中的幼儿游玩区和学习区域,就萌发了开设志愿早教班的念头。早教课堂办起来后,吴老师又找到得力的伙伴李志芬老师, 两人合作将早教课堂办得有声有色。

除此之外,金达社区(筹备组)居民、退休武术教练徐永明,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武术少年 强身健体”公益课程。镇南社区邀请老兵张连昌结合自身的战斗经历,向孩子讲述爱国主义故事。

社社联动

让“小马”拉上“好车”

“在警察叔叔旁边特别有安全感,长大了我也要当警察!”近日,明湖、上湖、莲湖和宁湖四个社区的孩子们早早地聚集在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邱隘派出所的接警大厅,在这里开展暑期活动。工作人员介绍了警营的各种设施和活动安排,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以及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憧憬。

原来,随着明湖板块不断更新建设,邱隘镇创新探索打破社区行政边界,设立“四湖联动”大党委,实现上述四个社区优势共享、短板互补,整体提升社区治理能效和服务品质。

去年刚成立的宁湖社区,入住居民以年轻的父母居多,社区成立后的第一年就成立了暑托班,策划了系列职业分享体验课程。其中,受邀为社区孩子分享的居民刘昕怡,是一名青年律师,也是一名母亲,她通过自身的经历告诉孩子们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追求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值得一提的是,在系列课程中,社区的专职社工为孩子们讲解了社区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更是传递了少年儿童也可以成为社区治理新力量的理念,呼吁大家加入小小网格员行列,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社区服务经历,用实际行动参与社区治理。

活动负责人林晶晶表示,通过这样的暑托互动,孩子们不仅对职业规划有了初步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的一员,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助力社区发展。

除此之外,宁湖社区还特意在暑期安排了专家进社区,携手宁波市第六医院儿科开展了“公益科普+骨龄拍摄+义诊”的沉浸式分享课程。

“我在社区学校上书法课,今天练习了笔画,悬针竖最难写。” 今年9岁的李子洋来自安徽阜阳,是一名随迁儿童。今年,由盛莫社区党委联合方庄社区、镇北社区开展的“童步儿语·迁鸟助飞”公益项目在暑假如期展开,来自安徽、河南、湖南等地的随迁儿童、“小候鸟”们跟着志愿者老师们学宁波话、做手工、走遍宁波,参与志愿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引导区域相近、资源相似、类型相仿的社区资源共享“组团成长”。邱隘镇进一步深化服务效能,组织方庄社区、镇北社区、盛莫社区三个流动人口较多的社区成立“流动留心联盟”,以流动党员为骨干,为流动人口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提出对策,形成长效应对机制。

邱春表示,未来,邱隘镇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党建引领“社社共创共建”,打开传统“一社一品”单枪匹马的发展格局,创新社区与社区之间的深度互动融合,实现现代城市社区的区域化整体提升,以更加贴近民生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共联共建,共绘融合发展新篇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