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河:奋楫逐浪高 铸就经济“半年红”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6%,较一季度增速大幅上升4个百分点;关键经济指标考核10绿3红,十大攻坚项目全部完成既定目标……
开局起势,中河街道上半年经济数据喜人,实现了“半年红”。今年以来,中河街道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七创争先”“双十亮绩”目标任务,立足本地实际,全面开展“五争攀新高”攻坚行动,力促关键指标攀高进位、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推动经济社会稳步提质。
打造环境优势
双向奔赴攀新高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新年伊始,中河街道树牢“人人都是招商员”的理念,全面总结去年招商引资“全年红”的经验,用好政策留企业、抓好招商强梯队,充分运用专业队伍和招商大使,确保项目人才快招、快进、快落地、快投产,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个。
今年2月,鄞州经济界的“奥斯卡”——鄞州经济风云榜颁奖典礼暨高质量企业发展推进大会如期而至,会上隆重表彰了获评2023年度全区“大力神鼎”奖、“大力鼎”奖、优秀企业奖、经济工作“突出贡献奖”等高质量发展奖项的单位(个人)。其中,中河街道共有15家重点企业(个人)上榜。
“去年公司产值翻了一倍,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增长50%。”宁波精成电机有限公司上榜此次优秀企业名单,总经理章文斌说,企业的发展得益于鄞州创业的沃土,政府的体贴服务让创业者可以安心创业,公司对新一年发展信心满满。
浙江沧海建设有限公司这次捧得“大力鼎”奖,总裁彭永辉说,公司根扎在鄞州是因为这里有位居全国前列的营商环境。
宁波中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萍萍手捧“大力鼎”后化身为鄞州“推荐官”:“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优秀企业能够落户到我们鄞州区,为鄞州的发展作出贡献。”
环境留人,服务留人,这是企业家们把企业留在中河、留在鄞州的重要原因。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发展之本,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最佳途径。中河街道作为中心城区,工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更加注重持续优化营商软环境。
针对辖区产业结构特点,街道集中各项招商资源,下好全员全域招商“一盘棋”。抢抓嵩江高科、渠成大厦等新商务楼宇竣工交付契机,注重发挥以商招商、链主招商等机制作用,引导支持招引科技服务、软件信息类企业。围绕都市未来工业区东1号园区的产业方向和定位,联动国企重点招引智能制造、集成电路、工业物联网等高新企业,全力打造“工业上楼”的样板园区、精品园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实力。
一直以来,中河街道立足打造“营商环境最优街道”,组建并常态化运行联企助企专班,探索实行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日常走访调研,建立“意见收集、难题解决、落实通报”工作闭环机制,积极帮助协调解决招工用工、就医就学、开票提额等实际难题,做优做精政府服务,力促落地企业早运营、运营企业早放量。同时,坚持关键指标月度分析制度,重视做好规下样本企业的服务指导和轮替工作,切实提高预警和应对能力,确保完成年度攀高任务。
拓展发展空间
城市更新有解法
7月17日,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深度报道《城市更新在行动:老产业走“新”路》,其中用近5分钟的篇幅介绍了鄞州区中河街道引入社会资本浙江十方开城集团,开启工业园区改造开发,推进城市更新建设。
城市高质量发展,“更新”是永恒的话题。在中河,城市更新不是新话题,辖区钱湖路以东区域存在村级土地零散分布、碎片化发展问题,也伴随产业迭代升级、老旧厂房功能置换需求。
是否需要更新,中河街道首先列好3张清单,从“需求”出发,摸清“家底”,从而做到具体涉及“项目”了然于心。这3张清单以城市体检为支撑、片区策划为统筹,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建立“体检先行—设计谋划—项目策划—实施计划”的工作路径。
同时,以“无体检、不更新”原则系统摸清底数,聚焦底线保障、设施增补、品质提升、活力激发4个维度共60项指标形成需求清单和问题地图,精准识别片区内在用、低效、闲置三类土地更新潜力,通过居民调查、管理主体座谈、市场主体访谈3个层面了解片区更新意愿和诉求。并通过体检,客观发现地块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和周边诉求,明确更新需求、模式和目标,精准制定“一地块一方案”。
2021年,针对街道东北片区工业区块产业结构落后、土地利用低效现状,以及区块改造范围大、涉及企业广、资金需求量大的实际,由区属国企鄞工集团实施更新改造,按照“集中成片、分块开发”路径,定位打造都市未来工业社区。目前,东1区块已进入建设招商阶段,东2地块进入拆除平整阶段。
城市更新项目通常涉及征迁、安置、改造、重建等多个环节,所需资金量大、占用周期长,仅靠财政拨款远远不够。
中河街道充分运用现有的政策,根据辖区内村级工业土地点状、碎片化发展问题,结合产业结构功能薄弱实际,创新“村级合作、街道招商、企业进驻”的模式,招引包括拉糖工场、十方系列园区、迪赛教育产业园等项目,实现老旧厂房系统升级、可持续发展。
目前,街道全域内城市更新项目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特色项目逐渐连点成景、连线成片,形成中心城区优质文创集聚圈。
城市更新细微之处见真章,不能只做“面子”工程,更要做好“里子”。记者从街道获悉,为了便于十方合胜青年中心配套提升,街道计划明年对中心西侧道路进行改造提升。中河街道牵头协调保障各类资源要素,配套做好项目周边道路、绿化、电力等基础设施,主动配置提升教育、医疗、文体、养老、停车等资源要素,优化修复辖内生态环境,给社会资本吃下“定心丸”。
全域同向发力
经济发展显活力
城市建设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内容,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方面。
记者从中河街道了解到,去年中河共有3块商服用地完成出让,其中YZ06-13-b4地块以溢价率14.98%封顶价成交,目前这3块地均已处于建设的最后冲刺阶段。
位于凤起路两侧的禾晓雅苑、瑞晓雅苑安置房项目是市、区两级重点工程,也是中河街道原钢材市场的有机更新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包含21栋主体,建成后将提供1392套住宅,加上之前的宸芯里,中河街道东片区即将迎来新一波居民入住。
这几处地块的规划建设,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更带动了楼盘开发和商业建设,增加的住宅房源和商业场所,进一步推动周边整片区域的持续繁荣发展。
和邦大厦是一幢集聚金融、科技、物流、贸易和中介机构等各类企业的大型综合性楼宇,其中包含30多家上市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8000多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此办公。
这些年,和邦集团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依托中河街道的核心区位优势和一流营商环境,探索形成了宁波市首个“自主开发、自有产权、自行招商、自我管理”的商务楼宇经营管理模式,在招商、安商、暖商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吸引了260余家优质头部企业、上市公司和区域总部入驻和邦大厦。
和邦集团总经理陈晓云向记者介绍和邦楼宇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万能钥匙”,就是紧紧围绕“打造一幢有信仰的楼宇”的目标,搭建政企、社企、校企、银企、企企“五座金桥梁”,构建发展、服务、自治、美德、规则“五大共同体”,共筑“同心之家”,把优质企业留在鄞州。同时,通过“以商招商”“腾笼换鸟”,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和邦大厦。
2024年上半年,和邦大厦入驻企业实现营收89亿元,上缴税收近3亿元,这在鄞州区200多幢商务楼宇中名列前茅。
今年“五一”期间,钱湖北路商圈印象城、宝龙广场、万象汇三大综合体共接待市民游客70.2万人次,同比增长15%左右。
今年以来,印象城、宝龙广场、万象汇等商业综合体凭借各自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业态,纷纷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了市民和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今年世界杯、奥运会期间,三大综合体纷纷推出夜间折扣和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驻足。
宁波京东MALL是以“潮购科技”为主题、针对新型消费打造的线下沉浸式消费商业体。从商业体量看,宁波京东MALL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仅单店就引入超过200家数码、家电、家居品牌,内部双线融合的商品超过20万种;从品类看,集潮流家电、家居家装、全屋定制、数码电脑、新能源汽车等众多品类,实现京东多业态全面融合。
最新数据显示,京东MALL项目自2023年9月试营业以来,今年上半年已实现零售额3.14亿元,预计2024年可实现超5亿元的零售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