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应 赛程过半亮成绩 实干争效再出发
2024年的上半年,对下应街道而言,是敢闯善为、乘势而上的半年。
下应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辖区新时代发展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高质量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三支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七创争先”“八大攻坚”,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数说经济·回升向好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7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2.1亿元,其中建安投资11亿元;限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40.15亿元,同比增长3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亿元,同比增长74.8%。自营货物进出口总额13.2亿元,同比增长23.8%……日前,下应街道2024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
今年以来,下应街道通过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双轮驱动,有效克服去年同期基数过高、部分行业恢复动能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且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为全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订单比较多,尤其是二季度以来,订单量猛增。”宁波仁英精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机械传动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副总经理任丽波介绍,今年,年产1000套离心机大齿轮组生产线技改项目顺利开工,提升了主营产品核心技术含量,行业内领跑不断“加码”。
在下应,有这样底气和实力的企业还有很多,汇聚成一张靓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景图。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下应街道规上工业企业累计产值11.58亿元,同比增长6.58%;规上工业增加值4.74亿元,同比增长9.43%。
良好的经济数据背后,是下应招商引才频出新招的结果。下应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磊认为,优质项目的引进和高端人才的集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下应坚持做好项目招引,坚持一把手带队、全员招商模式,“我们也充分用好商会、乡贤、人才等资源,拓宽招商渠道,实现以商引商、以才引商、平台招商等多渠道并进的招商新局面。”陈磊表示。
在一系列的举措和努力下,上半年,下应街道在招商引才“战场”上高歌猛进,不仅完成国内招商引资9.3亿元,重大项目引进3个、新增月度上规企业4家,其中完成保科园北侧地块出让,由华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成交总价6338.69万元竞得,拟引进其上下游企业,还持续推进招才引智工作,半年度已申报国家引才工程7个、甬江人才项目8个。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丰沃土壤。今年以来,下应街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方面实行重大项目专人服务机制,服务保障宁波瑞合院生命健康产业园项目、纳统,切实解决企业注册、厂房需求、人才保障等各类难题超40个。另一方面有序推进楼宇经济攻坚,半年度启城大厦商务楼宇预计实现总税收5054.46万元,同比增长40%。同时,顺利完成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
盘点项目·扎实推进
上半年,位于下应街道的洋江水岸B安置地块项目完成竣工备案,小区命名为金达名苑,将于下半年进行抽签安置分房。小区由17幢高层住宅、一层地下车库、沿街商铺和配套用房组成,设计精巧,安置房共计1230套,套型多样。该小区东侧金达南路雅应桥段也于二季度完工,实现同步通车。
这是下应街道城市建设开创新局的一个缩影。上半年,下应街道还竣工验收了新希望云汀、金达南路雅应桥段项目,有序推进轨道交通、宁波瑞合院生命健康产业园、宋韵文化中心项目、前塘河下应段美丽河湖等项目建设。
“这些项目涵盖了民生保障、文化旅游、医养健康、城市交通等领域,对于推动辖区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质,改善民本民生,加速形成助推下应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新引擎,必将起到促进作用。”下应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景景说。
除了重点工程项目外,辖区内的地块开发也保持着高效推进节奏,从规划选址到做地推进,紧盯出让目标节点。上半年,顺利完成保科园东北侧地块挂牌出让,有序推进洋江A、涌宁府南侧、开市客加油站、蓝青小学西侧等地块出让工作。
从城市更新,看发展新速。上半年,下应街道完成了涌宁府南侧地块征迁清零项目,涉及2户非住宅,建筑面积约6500平方米;推动轨交原COCC地块5户非住宅完成签约,其中原下应卫生院完成腾空;完成零星滞迁户攻坚签约3户,涉及建筑面积983平方米。上半年完成过渡费发放2534余万元,调产安置商业用房4647平方米;完成大龄青年解困3户,安置面积达245平方米。
为塑造“高颜值”城市风貌,下应街道更是坚持城市管理专业化、专项治理精准化、颜值提升精细化,以“绣花”功夫持续推动城区品质提级。
今年以来,下应街道垃圾分类工作亮点频出,海创社区、湾底村列入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场会示范考察参观点位,获住建部领导高度肯定。
在土地综合整治方面,下应街道全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市级验收,完成“农占耕”建房问题处置7处、低效用地开发试点及“三未土地”处置供地工作。
此外,下应街道智慧城管平台案件处置全区排名前列,基本实现基础建设街道分中心常态化运行,保证案件流转及时、高效。
守护安全·把牢底线
镇街处于社会治理体系前沿,是平安“金字塔”的基石。今年以来,下应街道围绕社区治理、平安建设和应急管理三大方面,筑牢安全意识,守护安全底线。
提升社区品牌影响力,是凝聚共识的一大途径。下应街道深入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推动社区治理协同高效。今年,辖区内君睿社区服务中心已列入浙江省社区服务综合体星级评定单位;海创社区持续扩大“海创社享”社区治理品牌影响力并传播给周边社区;天宫社区积极打造“幸福湾底、温暖天宫”村社联动治理品牌。目前,全街道已挖掘社区品牌项目10个。
为进一步提升物居业协同效能,上半年,下应街道举行物业工作推进大会,开展物业巡查全覆盖2轮,做好业委会成立与换届指导工作。同时,进一步推进街道社会工作“一站两中心”和社区发展专项基金有机结合,为居民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
前不久,由区司法局和下应街道联合打造的全市首批、鄞州样板的新时代法治实践站正式启动,该实践站立足“法治朋友圈”概念,构建线上线下融合闭环一体化服务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为辖区企业、居民、各类组织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服务。
近一年来,下应平安建设成绩喜讯不断:荣获全市共建共促大平安先进集体、全区强基保安成绩突出集体、信访工作表现突出集体;街道办理信访事项“四到位”工作法在平安宁波建设20周年大会暨全市信访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街道获评法治浙江建设优秀单位;湾底村“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实践案例登上《人民日报》法治头条,村党委书记蔡国成作为全市唯一代表在全国“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班上作经验介绍。
这些成绩是街道扎实提升法治建设能力的成果。同时,强有力的应急管理能力稳步护航,保障辖区消防安全。
今年上半年,下应对辖区内108家工业企业和840余家的“九小场所”进行常规性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检查。同时,应急消防管理站按照应消所对防消一体的要求,积极推进规范化建设,并在5月通过了市应急管理局的标准化验收,成为宁波市首批通过验收的单位。哨兵系统对辖区危化企业危化仓库、自然灾害风险点以及防火隐患点位实施全天候监控,上半年自主发现隐患以及火灾预警25次。
多元服务·和谐美好
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下应街道着力构建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广的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基。下应街道打造了一站式服务护航全职业生命周期的零工市场,提供求职匹配、就业规划、创业培训、劳动维权四大服务模块,打造“一刻钟就业圈”。
上半年,街道养老统征、城乡居保等业务经办7934件,帮办代办2505件,社保业务准确率99.9%,社保“无感直享”退休经办率100%,户籍居民养老参保率为99.56%。
为减少劳动纠纷,今年以来,下应街道提前为43家企业提供“用工体检”服务,通过分析用工体检体现的辖区企业共性问题,针对性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减少矛盾隐患。同时,结合劳动监察网格化走访推进企业“浙里签”平台电子劳动合同录入工作,对推进存在困难的企业上门服务帮办代办,目前完成2149份,进度全区领先。
今年,下应街道关注妇幼健康、优化计生服务上门工作,开展救助帮扶工作,上半年对辖区52户困难家庭发放救助款5.2万元。实施精准救助,筑牢兜底保障,完成对急难型生活困难群众的救助达10户,救助金额达4.3万元。全力推进东兴社区创评省级无障碍社区创建工作,着力解决好事关老弱残障人士在行动安全、出行便利、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关键小事。
以居家养老为导向,下应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标准化老年食堂,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配送餐服务。此外,君睿社区联合居家养老服务站及辖区两家爱心餐饮店共同打造共享餐厅并免费发放“爱心就餐卡”,开展湾底村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建设文汇社区老幼融合服务中心。
从物质富足,到精神共富,下应街道将群众的文体活动安排得明明白白,从社区到街道,从月月有主题到周周有活动,下应的文化主题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凝聚了思想共识,践行了核心价值。
今年3月,由国家文旅局、央视“三农”频道主办的“和美乡村中国行”启动仪式在湾底村举行,街道文化品牌得到了有效宣传和推广。
此外,下应街道还创新实施文体惠民实事工程,以“好社区”智慧运动健康中心为核心打造下应生活馆,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文化健康管理服务;打造下应网球中心等6个嵌入式体育新空间,构建“布局均衡、多元融合、开放惠民、科技智慧”的体育设施建设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