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最新专题>打造鄞州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首善之区>建设实施方案执行情况信息
东钱湖的共富之花为何越开越盛?
——统一战线助力乡村共富的东钱湖解法
发布日期: 2024-07-31 09:25 信息来源: 区政府办

7月,火辣辣的天气依旧阻挡不住市民从10多公里外的城区,自驾来到韩岭村感受乡村慢生活。

“这里能感受到古色古香的江南韵味,业态也很丰富。大人能在这里惬意地喝咖啡,小孩能在这里安安静静地看书、接触非遗项目增长知识,还有很多美食等我们品尝。”说起来到韩岭村游玩的理由,特意带着妻子、女儿从鄞州城区开车10多公里赶来的张先生赞不绝口。

看着人来人往的火热景象,韩岭村党支部书记陆平国直言:“村里如今的热闹场面,离不开东钱湖镇对村里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东钱湖镇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在镇党委的带领下,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凝聚统战人士智慧力量,闯出了一条统一战线助力共同富裕的全新路子。

记者了解到,韩岭村只是东钱湖镇统一战线助力共同富裕的一个实例。眼下,在统战人士的合力建设下,洋山村从一颗蒙尘的“福泉遗珠”蜕变成闪亮的“福泉明珠”;俞塘村从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蝶变为共富样板村;利民村从一个流量网红村嬗变为流量长红村……共富之花在东钱湖越开越盛。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统一战线助力共同富裕的东钱湖解法——

●聚“统”力谋定“总盘子” 

绘就“共富钱湖”新蓝图

东钱湖镇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切切实实让群众成为共富受益者?“我们谋划了一个‘总盘子’,统筹辖区统战资源,谋篇布局共富钱湖山水图。”说起如何用统战资源改善乡村环境、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时,东钱湖镇统战工作负责人热情地向记者介绍。

挖掘完善镇域内各类统战资源、分门别类规范化整理统战优势、动态更新统战人员库……一系列准备工作摸清了统战家底,为下步精准发力助力共富实践提供了战略支撑。

镇里为重点统战人士建档,在常态化开展各类群体的互动交流基础上,着重凝聚重点统战人士的力量,发挥他们的优势,共同绘就“共富钱湖”新蓝图。

在这一思路下,“钱湖石榴红”“钱湖新力量”“钱湖汇侨力”等统战品牌相继打响,各品牌深耕各自领域,特色明显,并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等诸多方面同心同向、同力同行。

“截至目前,除了区级共富精品线,我们还打造了一条镇级统一战线助力共同富裕精品线。”东钱湖镇统战工作人员兴奋地告诉记者,东钱湖镇既有烟火气十足的渔火殷湾村,也有文艺气息浓厚的利民村,还有极具宋韵文化特色的俞塘村等共计6个特色村落。目前,镇里将这些村落连点成线打造成可供市民休闲、度假、感受乡村慢生活的好去处。

在此基础上,东钱湖镇还依托全区首家镇街统战实践基地,成立了多轮驱动的共富联盟,并围绕新乡贤看家乡变化、新生代看产业发展、新阶层看共富场景等主题广泛开展共富结对系列活动,推进各类统战群体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聚“统”智打造“强引擎” 

激发“共富钱湖”新动能

“游客来到我们村都舍不得走了,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村里的停车位都是靠‘抢’的。”谈起近两年的变化,洋山村党支部书记俞国宝一脸自豪。

展开洋山村近两年的发展历程记者发现,统战人士群策群力正是洋山村近几年步入快车道的主引擎。为把统战力量精准导入区域发展“脉搏”,东钱湖镇根据乡村实际需求,特别建立了“项目发展需求目录”和“统战供给能力目录”两张清单。针对洋山村早期出现的发展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薄弱等影响村庄发展的难题,镇里安排统战人士对其开展一对一跟进帮扶。

让人欣喜的是,随着洋山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统战人士将目光聚焦到洋山村,村里的咖啡店、民宿、美术馆等新旅游业态陆续在这里落地生根,成为洋山村发展振兴的活力密码。

“我们这里有山有水,空气清新,游玩项目也多,惬意足类。”看着三五成群的游客纷纷走入村里的咖啡店、民宿、美术馆,村民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乘着乡村振兴的快车,在镇里的助力下,村里人气旺了,业态丰富起来了,通过土地租赁、产业引进等方式,这几年,洋山村每年的集体经济收入从几万元增长到50万元。

实际上,记者了解到,在统战资源的助力下,洋山村的改变绝不止于此。洋山村联村领导告诉记者,为了助力乡村发展,激发乡村活力,去年6月,洋山村结合统战人士特长,并从创业导师、公益达人等5个维度出发,引进了王焕杰、陈士皓等8名具有文化、旅游、新媒体等方面专业优势的统战人士挂职轮值村主任。时隔一年,文艺界人士陈士皓利用闲置民居改造出“洋山乡村美术馆”,成为推介洋山村的艺术窗口;民营经济人士王焕杰打造了天逸湾文旅综合体,成为洋山村旅游金名片。

与此同时,按照区委统战部提出的新要求,洋山村将青年统战干部纳入工作体系,汇聚统一战线助力共同富裕的更大合力。“我们就是想集结可以集结的力量,把共富这件事做好,让乡村得到发展,让村民受益。”青年统战干部高欣说。

●聚“统”脉扩大“朋友圈” 

拓展“共富钱湖”新阵地

“一个偏远乡村在统战人士的助力下蜕变成人人争相打卡的网红村,越来越多的普通乡村在统战人士的助力下陆续成为共富村,我们已经感受到统战‘朋友圈’给乡村发展注入的生机与活力。”东钱湖镇统战工作负责人激动地说。

城杨村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教授团队开展艺术振兴乡村行动,打造出“城杨大草帽”“杏缘手工坊”“你好鸭城杨”等一批本地特色品牌;利民村抓住“一树梨花”爆火契机,积极链接统战资源培塑村咖、庭院经济等新业态,环湖沿线变成了“共富热线”。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发展,东钱湖镇还积极引入“企地共建”模式,联动政府、国企、私企三方力量,还原韩岭村的市井老街,打造商业水街,整体形成山水乡村与历史文化交融的特色街区,目前,该街区日均游客量超5000人次。建设村与东投集团通过项目共谋、资源共享开展多层次交流互动,打造全省未来乡村典范。

眼下,绿野村利用与文旅集团合作的优势,高标准谋划乡村振兴一期工程,“一心三轴”宋韵古村雏形初现,可以预见,在统战人士的助力下,东钱湖镇又将有一个村庄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为了营造群贤毕至氛围,东钱湖镇积极调动社会统战资源贯通导入乡村振兴,推动产业植入多点开花。从留学归国人士洪凯玲的“TALKLOOK”艺术农场到民营经济人士王焕杰的天逸湾文旅综合体,从党外知识分子李照辉的“重逢钱湖1936”民宿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吴东日的鲤朵品牌,越来越多的“方寸地”变成“微产区”,开出了“致富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