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职教中心:种下“新质因子” 让职教更出彩 | ||
发布时间: 2024-06-24 15:28 信息来源: 鄞州日报 信息来源: | ||
|
||
今年,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以下简称“鄞州职教中心”)又有1048名学子参加高考。而2015年至2023年,全校有1728名学生考上本科,年均本科率超过25%,本科上线总人数在全省中职学校列第一。今年还有1名学生升读985高校博士、15名学生升读硕士,实现了职教“牛娃”的精彩逆袭。 提质培优,增值赋能。鄞州职教中心在高质量发展基础上,不断种下“新质因子”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职业教育也能成就出彩人生”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更有学头 深化“双创”教育 “在我心中,职业教育是一种偏向于技术的教育,职高和普高相比,只是方向不同,并不存在高低之分。”2017届机电专业毕业生董可雷如今已成为研究职业教育的准博士生,也成了母校老师及学弟、学妹们口中的榜样。 参加单独考试、攻读工学学士学位、考取硕士、申请博士,参与课题13项,竞赛获奖30余项,获国家级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成为省优毕业生……董可雷“开了挂的进阶之路”,缘于当年高中班主任俞雪雅的“一顿骂”。 10年后,回忆起俞老师当年的严厉批评,董可雷感慨:“抛掉‘拖延症’,学习状态‘上线’了,人生也有了崭新的模样。”从鄞州职教中心出发,董可雷为更高的目标而努力,也用自己的人生展示了职高生发展得更好的可能性。 不独董可雷,鄞州职教中心“因材施教”理念,在不同学生身上充分彰显。动漫专业毕业生戴林俊创立自己的工作室,这两年参与多部国内外动画项目制作,还参与制作宁波城市宣传片。2020年,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社会组织班首次开班,全国28名学员参与,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郑小龙是浙江仅有的2人之一,如今他是鄞州区青年公益创业实践园主任。 此外,宁波一步文化传媒(宁波)有限公司创始人谢陆泉,苏州旷世盛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程凯,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上万家、托管商办资产超20亿元的优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彩强等,都是学校“双创”教育的成功典例。 这些从鄞州职教中心“走出去”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都有共同的特质: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 “要让职业教育更有‘学头’,必须深化‘双创’教育,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自己、更加个性化的教育。”在校党委书记王建华看来,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必须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以机制变革、平台提能、服务升级“种”下职教多元的“新质因子”,提高产业链与人才链的匹配度、紧密度,甚至主导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活动,从而实现人才和产业“双向奔赴”。 作为全国十佳创新名校,鄞州职教中心是浙江省最早建立中职创业园的学校之一,学校建有五小智创中心、蓝鸟创业工作室等。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学校还常年开设“双创”课程,所有学生都可申请参加创业课程实践活动。 学校还把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构建了“成果导向、项目牵引、技能进阶”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其中,“双高”专业群与奥克斯集团、山能无人机等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引入企业真实项目,重组实践课程,通过在项目实践中解决问题,驱动专业知识学习,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教学内容紧跟企业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设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更加吻合,学生技能与市场需求紧密有效衔接。 更有盼头 打通职教升学通道 近年来,鄞州职教中心录取的学生中,频频出现中考超普高分数线的学子,“放弃普高上职高”的消息也多次引发热议。而其背后的动能,则是该校学生升学率接近100%,职高生“低进高出”的高回报加持。 “成才是多途径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是层级的关系,它们只是不同的教育类型。”校长邱世军说,学生是否适合、是否有兴趣学习职业技能,需要有一个接触、了解的过程。鄞州职教中心不仅有高考班,还有职普融通班、“中职+本科”一体化以及竞赛团队,成才的通道多种多样,越来越多深思熟虑后的家长和考生会自觉自愿把学校作为适合选择。 从鄞州职教中心考入民办本科院校学习,再到211高校研究生,这是樊万里的求学经历。今年被上海大学机械自动化方向硕士研究生录取的樊万里,回忆起人生的转折点是在高二时通过分流考进入了职普融通班。樊万里当年高考本科上线,来到了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通过竞赛共获得4项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10余项校级奖项,还获得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 而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的干成功,成为鄞州职教中心2019届数控专业学生后,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工程师。然而,由于高考发挥失常,他没能在2019年如愿考进理想的大学,选择进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并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就读。今年他又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逆袭”成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 “制造业是宁波乃至浙江的支柱行业,我所学的机械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干成功表示,每年暑假他都主动到宁波的一些模具企业实习,在了解行业发展的同时,还参与企业的模具装配、注塑成型测试以及参与改进模具结构和制造工艺等工作。 近十年,鄞州职教中心有近70名学生先后转读普高。学校与五乡中学、宁波李惠利中学、宁波四中合作“职普融通”,与浙江海洋大学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探索“中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职高到高职专科、本科,甚至更高的硕士、博士,职高生的学业发展路径将不再受起始点的限制,只要有能力,肯努力,都能实现自身价值,得到社会认可,完全打破了以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近年来,鄞州职教中心还对专业结构做了四次调整,增设无人机、增材制造、物联网、跨境电商、大数据等6个新兴专业,淘汰数控维修、轨道交通等与区域产业发展不匹配的专业。学校以每年一次专业论证的“补给”,推动专业建设由“对接服务产业”向“提升产业发展”转变。 目前,学校以数控和电气两大高水平专业为支撑,整合18个专业形成了围绕区域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智能制造、现代商贸、电子信息、新闻传播四大专业群。还牵头成立了宁波现代智能制造职教集团,探析专业群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新模式,也培养出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赋能。 更有奔头 打破成才“天花板” 穿上军装,在山东抗击台风“利奇马”;脱下军装,他积极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先后获得中国机器人大赛二等奖、优秀奖以及大学生科技大赛银奖等30余个奖项。从战士到硕士,这是卢宏杰的人生。 2018年,卢宏杰从鄞州职教中心毕业,被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录取。没过多久,从小就有“军人梦”的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2020年9月,他重返校园,今年又被浙师大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录取。“技能大赛让更多人看到‘蓝领’也能成为高层次人才,选择职业教育更有奔头。”小卢感触很深。 技能大赛也成就了世界500强企业区域经理王森磊。当年,王森磊一进鄞州职教中心电子专业学习,就被学校技能金牌教练方爱平老师看中,“天赋极高,且有钻研精神”,高中时期他频频出现在各级技能大赛的领奖台上,连续两年市赛一等奖,国赛二等奖……2008年,王森磊一毕业就免试升学进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期间,他又先后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技能标兵、浙江省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维修电工一等奖、浙江省第二届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三等奖、“龙腾杯”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等诸多荣誉。 “职业教育同样可以培养出优秀人才,只要不断努力和进取,职高生也可以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正是技能比赛成就和工匠精神的涵养,为王森磊6年间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区域经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早在十年前,学校在全国率先推出“四导师制”育人模式,即:选聘优秀教师和企业技师,组建成长指导导师、课程选择导师、专业选择导师、就业指导导师4类导师团队,为每一名在校学生匹配4位导师,从导德、导学、导能、导业4个维度助力学生成才。 学校把技能竞赛项目引入专业核心课程,学校“岗课赛证”融合,将岗位技能证书考核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同时积极打造企业级、场景化、共享型的学习工场,汇聚行业头部企业资源,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将企业级环境引入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中,打造了云清智慧仿真实训基地、数字财贸职业体验中心,以实训教学和竞赛集训支撑起职业教育的大有可为。 宁波金渠科技信息有限公司、宁波小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2011届电气专业毕业生陈昆,是让学弟学妹敬佩不已的“科技狂人”。宁波市拔尖人才、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荣获教育部、省、市科技进步奖各1项,拥有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他人生履历中的每一项,单独拿出来都是职高技能“天花板”。 “技术从不欺人,有付出总有回报”。在鄞州职教中心求学期间,陈昆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学校实验室,晚上也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回到宿舍再回顾总结当天的学习心得和不足,也就是在不断的实践和挑战中,陈昆的技能得到不断提升。 名校培育名师,名师培育名生,名生铸就名才。随着越来越多“职教牛娃”的涌现,鄞州职教中心今年还推出了“职教牛娃”IP形象,18个“职教牛娃”微信表情包憨态可掬,动感惹人爱。这些IP形象不仅代表着一段段职高生的励志故事,也淋漓尽致展现了鄞州职教中心助力学子们跑出一条“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高质量发展“新人生”之路。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