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最新专题>稳经济>最新信息

变“假期”为“工期” 鄞州奋力拉满生产建设“进度条”

发布时间:2024-05-06 10:51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鄞州日报

“五一”假期,是大多数人放松身心的时间,可在鄞州重大项目、企业车间生产建设现场,依然有许许多多的建设者坚守岗位,奋力拉满生产建设“进度条”。

重大项目建设假日不停工

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教育发展中心改扩建工程是市级重点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按照计划,该项目一期预计今年7月底完工、二期预计明年7月底完工。

来自四川的张树全是项目一名普通的钢筋施工员。今年春节期间,他积极响应“两重不停”的号召,停下了返乡的脚步,这个“五一”假期,他再次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工地。他说:“项目正处于抓节点、抢工期的关键时期,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我们晴天加速干、雨天抢着干,大家一起把工程进度往前推。”

和张树全一样,该项目共有近1000名建设者坚守岗位,分组协作、加紧施工,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目前,项目一期正加速进行外墙装修和内装施工,市政施工人员已经进场;项目二期共有5幢单体建筑,1幢已经结顶、1幢完成桩基施工、3幢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项目全过程咨询负责人屠海滨告诉记者,下步将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抢抓进度,加班加点、全力冲刺,确保项目各项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变“假期”为“工期”,在中河都市未来工业社区东1号地块(年产1000万套电工器材)项目现场,同样是一派紧张忙碌的施工图景:多台机械设备、运输车辆按部就班,150余名建设者头戴安全帽穿梭在钢筋水泥之间,合力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

“目前室内工程完成90%,外墙施工完成80%以上,市政附属工程开始施工,预计8月底竣工验收。”项目代建单位负责人翁斌介绍,该项目是鄞工集团在中河都市未来工业社区首个开工建设的项目,由6幢厂房组成,其中地上最高15层、地下室1层,主体建筑已于去年底顺利结顶。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提升容积率、实现土地集约利用,还可同时满足产业结构优化需求,对于后续整个区块的开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快建设才能快发展。“五一”期间,全区所有亿元以上在建项目不停工。为保障节日期间重大项目安全有序建设,区发改局提前谋划,排摸全区连续施工项目清单,并制定《鄞州区五一期间工程全面正常不停工及保障工作方案》,将用电、用工等各项保障任务落到实处,并建立工作群为所有坚守岗位的建设者提供实时联动服务,奏响项目建设“奋进曲”。

七塔禅寺周边两馆建设“加速跑”

5月1日上午,在七塔禅寺周边两馆建设项目工地上,施工人员正忙着推进各项工作。“为确保项目今年下半年顺利完工,‘五一’期间,我们不停工。”七塔禅寺“两馆三园”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彭街清介绍,目前,“两馆”屋面均已完成结构封顶。

七塔禅寺周边两馆项目分艺术馆和图书馆两个区块,建筑面积约1.6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二层地下室约1.18万平方米,总投资6.8亿元。

记者从项目施工方了解到,由于该项目毗邻七塔禅寺,部分建筑为省级文保建筑,对项目施工要求比较高。施工初期,充分考虑了围护结构的安全性,指定了文保监测及基坑监测单位,同时为确保基坑安全,两个区块施工范围内又分了3个小区块,临近七塔禅寺一侧的小基坑先行施工,待小基坑的顶板施工完成后再开挖离七塔禅寺较远的大基坑。

“为将设计理念完美呈现,我们集团从公司到项目部都积极编制各项方案,研究实施各项新工艺,在施工现场安排作业班组将一些新工艺付诸样板,为项目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七塔禅寺“两馆三园”项目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说。

七塔禅寺周边两馆建设项目是我区海丝商贸复兴线的重要节点,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对“城”“寺”关系进行重塑。项目建成后,七塔禅寺将以一种全新风貌呈现,将有助于提升鄞州城市文化软实力,对打造区域文化地标具有深远意义。

清水环通一期工程持续推进

5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甬港北路48弄中山社区附近,后塘河沿着小区流过。这里正是宁波市清水环通一期工程(老江东片)南北河中山小区段护岸修复项目现场。

现场,围挡将小区与后塘河隔离,围挡上各类警示牌十分显眼,提醒居民注意安全。此时,河岸外,一辆挖掘机正在作业,河中还有一艘打桩船也在忙碌地作业。工人杨健和周世闯正在搬运松木桩,“这些松木都是用来加固基础的,眼下桩已经打完,我们要把这些松木搬走。”杨健说。

项目负责人王盛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涉及附近小区,在与街道、社区多方沟通后,施工队于4月25日进场施工。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五一”期间不停工,继续施工赶进度,确保修复工程在主汛期到来之前能够完工。“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了护岸基础加固,接下来还将拆除受损的护岸,再进行加固。”王盛介绍说。

清水环通一期工程包括老江东片和东部新城片两个项目,是鄞东南平原排涝、治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包括新建蓄水闸、雨水管道改造提升、河道护岸修复等内容。

两项目均于3月底前开工建设,各施工段都在忙碌施工中。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老江东片和东部新城片的排涝能力。

“大东南万象”抓紧抢占新能源市场

连日来,宁波大东南万象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自动化设备正井然有序地运行。记者在一楼更衣室里换上白色防尘衣、戴上帽子,经过风淋室后进入二楼车间,透过玻璃窗,看见晶莹剔透的电容薄膜经过各生产环节,正源源不断地送往下一个生产环节。

“大东南万象”生产的电容薄膜厚度最薄的只有2微米,相当于头发丝厚度的五分之一。“如果有一点灰尘,就会形成电弱点,通电工作时就容易被击穿。”企业行政部部长江宇说。

假期不停工是“大东南万象”的常态。今年以来,企业4条生产线一直满负荷赶订单。江宇告诉记者:“你现在看到的这些都是提供给新能源汽车供应商的。”仓库里,一卷卷成品电容薄膜整装待发。

偌大的车间里少见员工身影,每条生产线上只有1名工作人员通过设备观察生产情况。一问才知,企业通过研发改造,不断升级优化生产线,既实现了数字赋能降本增效,又能将核心技术产业化,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每条拉膜生产线每班只需3名员工。”

企业的4条自动化生产线中有两条是新能源专线,为新能源汽车、光伏、风能产业领域提供产品,一条是特高压领域专用,一条是出口产品线,由此可以清晰窥见企业的产品结构与发展重点。

“大东南万象”原先生产家电类用电容膜,随着我国特高压工程建设速度加快、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超薄电容膜市场也迅速扩大。

相比常规薄膜,用超薄电容膜生产的电容器体积小、可靠性强、适用范围广、能长期在较恶劣的环境下稳定工作,广泛应用在高压智能电网、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向“新”要效益,企业从2009年开始转型升级,投入4亿多元,开展耐高温超薄电容膜项目的自主研发、生产。掌握了超薄电容膜核心技术后,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还出口到印度、巴西,生产的电容薄膜成了“抢手货”,成为国内外知名电容企业的供货商。

近三年,企业年产值平均增长率达15%,利润率增长20%,并参与了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建设了全行业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测试中心。企业凭借过硬实力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又在今年晋级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我们正在加速研发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迭代升级产品线。”公司董事长黄剑鹏说。

“德洲电子”500名员工加班赶进度

5月4日,记者走进位于首南都市工业园区内的宁波德洲精密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数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自动化设备正高速进行冲压、电镀、裁切等工序,一只只IC引线框架队列整齐地“走”下生产线。

“德洲电子”成立于2003年,不仅拥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宁波市重点企业研究院,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集成电路布图2件。

据了解,该企业今年订单比去年增长30%以上。4月份企业产值近5000万元,其中集成电路产品产值约4000万元。去年,企业承接了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性能微型处理器高精密LQFP-128L框架关键技术研发”,是国内第一家承接这个产品项目的企业,目前已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去年,公司销售收入4.3亿元,今年预计可达到5.2亿元左右。

“‘五一’假期,我们只休息了2天,3日起全部生产车间复工。”“德洲电子”董事长助理何应华介绍说,“为了加快生产进度,我们‘五一’不停产,企业500名员工均已全部到岗,我们还将为加班人员发放产能绩效奖金。”

公司西侧的崭新厂房里也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这幢正在装修的新厂房是“德洲电子”的新型数字化车间,用于研发试产“宁波德洲电子中试生产线项目”。“原本计划11月进场生产,按照现在的进度,预计5月底主体项目就可验收,6月份设备可进场,预计将带来上亿元订单。”何应华说。新型数字化车间建成后生产效率可提高15%左右,生产成本则降低20%以上。

企业铆足干劲生产的背后,街道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当好有求必应的“保障员”。据悉,首南街道相关部门“五一”期间积极走访辖区企业,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仁英精工”开足马力忙生产

“五一”假期,在位于下应街道的宁波仁英精工有限公司,两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忙生产。

今年以来,“仁英精工”收到了大量订单,企业开启满负荷运转模式。“特别是第二季度以来,订单量增长非常迅猛,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60%。”公司副总经理任丽波说,为保证客户需求,“五一”假期近70名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生产,确保按时按质完成订单。

记者了解到,“仁英精工”主要客户有中船重工、中车力行科技、上汽通用五菱,复盛集团、开山集团、神刚公司等空压机整机厂,其中空压机齿轮细分市场占比达到25%。

“今年订单比较多,我们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希望能早日完成订单,为公司带来效益,而且假期加班还有补贴,我觉得挺好的。”员工赵德和说。

“仁英精工”目前有员工100余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有20余名。2021年12月,该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任丽波坦言,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后,不仅能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还有了更多的机会参加高新技术交流活动,有利于企业突破技术壁垒。

近年来,“仁英精工”持续投入进行技术改造。2022年,该公司投入近5000万元,购入新设备,提高生产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进一步带动产品质量提升。2023年,公司投入近千万元,添加生产线,更新设备,提升主营产品的核心技术含量。

“2023年,公司全年产值达到了5000万元。”任丽波说,“今年,我们将全力实现产值破亿!”

“精成电机”所有设备满负荷运行

5月3日,记者来到宁波精成电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自动化设备正全速运行,各生产车间、厂区机器轰鸣,多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工人们坚守岗位赶订单。

“1日我们正常休息了一天,从2日开始正常生产。”“精成电机”财务经理陆耀明介绍,“公司目前订单爆满,所有设备满负荷运行,为了赶工期,我们‘五一’不停产,现在大概有700人在岗。”

“精成电机”成立于2008年,从2016年开始公司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状态,并持续精进改善,在发明创新、品质打造、高效生产、成本控制等综合效益及市场竞争力方面立于市场前沿水平。去年“精成电机”产销达到8亿元,比2022年翻了一番,今年产销目标是12亿元。

“加班分两班倒,我今天是白天的班。”王俊是A35生产线的员工,主要负责给产品扫码上料,他坦言,“五一”假期虽然只能休息一天,但是工资是平时的3倍,公司订单多,员工可以多挣一些,乐意加班。

为让员工安心加班,“五一”期间,“精成电机”除了给员工足额的加班工资外,还在后勤、饮食上做好保障,陆耀明说:“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为加班员工发放3倍工资,食堂提供免费加餐,免费供应水果。”

记者从中河街道获悉,为保障假期企业生产,中河街道相关部门“五一”期间确保对企业的诉求“有求必应”,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此外,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企业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