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稳岗就业>结果公示
争做“三支队伍”排头兵 奏响劳模工匠最强音——姜山镇建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纪实
发布时间: 2024-05-22 09:58 信息来源: 姜山镇 信息来源:

从车间检修工到研发工程师,从普铣工人到数控操作工,从“姜山工匠”到“鄞州工匠”……集聚3000余家制造业企业的姜山镇,拥有3万余名产业工人,他们奋战在车间、田间、实验室等各行各业的一线,用实际行动唱响了新时代高素养劳动者的“好声音”。

技能人才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创业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姜山镇以打造适应先进制造业需求的劳动者大军为目标,推进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加快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为鄞州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姜山力量。

聚焦素质提升

打造产改“生力军”

“没想到我也能走上舞台,这是社会对我们价值的最大肯定。”浙江乐歌智能驱动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杜江南说。

4月29日上午,姜山镇举行表彰大会,30名2024年度“姜山工匠”“最美产业工人”走到舞台中央,成为礼赞对象,杜江南是其中之一。

一名普通焊工何以出现在全镇表彰舞台的C位?这背后,是姜山镇万千产业工人精益求精、不断提升技能素养的缩影。

这几年,杜江南秉持着对工作的热忱和不懈的求知欲,以操作工为起点不断学习,顺利通过了叉车证和焊工证的相关考试,逐步掌握了专业知识,成为电子车间班组长。

在杜江南的带领下,车间完成了生产流程优化和自动化技术引入,每日插件产量从原先的2500套提升至3800套,效率提升了52%;组装测试环节的日产量从1600套提升至2500套,效率提升了56%,为公司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20年到2023年,杜江南带领的电子车间3次被评为优秀班组。

在姜山镇,像杜江南这样的新时代优秀产业工人不断涌现。他们为姜山镇产改试点工作和人才强镇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时代的前进和发展,离不开扎根岗位一线、技术精湛的产业工人。”在姜山镇总工会主席张建华看来,高素质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近年来,围绕区镇中心工作,姜山镇总工会聚焦产改核心,奋力做好素质提升文章。

针对“学校所授”和“企业所需”衔接不足的问题,姜山镇总工会着眼合作办学,创新“校企联合、工学合办”等办学模式,成立姜山金领学院,培育企业紧缺的技术能手、工匠。2023年以来,已组织培训课程15次,服务辖区内产业工人2000余人次。

着眼工匠引领示范作用,姜山镇总工会从“企业工匠”选树、“匠苗成长”培育、“工匠智库”建设、“工匠发展”激励、“工匠之路”宣传等5个层面,开展新时代工匠成长之路的全周期规划,让优秀技术工人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发展上受重用。

目前,全域已累计培育全国优秀农民工1人,省级劳模2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浙江工匠”1人,“宁波工匠”1人,“鄞州工匠”16人,区级以上劳模15人,“姜山工匠”80人,“最美产业工人”76人。

着眼竞技实践,姜山镇总工会围绕区域先进产业集群、重点行业、新业态职业工种,开展常态化、全领域、多层次技能比武大赛。2023年至今,已举办技能竞赛20场次,参加职工1500余人次。

蒋立忠是宁波永灵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他充分发挥自己从业30多年来在机械加工制造、机械零件冷加工工艺等领域的经验优势,助力新一代技术工人实现从“工”到“匠”的蝶变。

如今,一大批工匠、劳模、技能大师奋战在各条战线,发挥“传帮带”作用,目前该镇已开展各级工匠、劳模、技能大师等师徒结对40组。

聚焦组织建设

夯实工会“主阵地”

今年4月,姜山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23年新时代浙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绩突出集体。

这一省级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姜山镇总工会坚持改革创新、夯实工会组织“主阵地”、在自身建设方面下的真功夫。

“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我们不仅注重技能提升,更注重工会阵地搭建,为每名一线优秀产业工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张建华表示。

依托产改试点契机,姜山镇按照网格化模式,全面排摸辖区内企业数量,更新企业数据库,全面动态掌握镇域内企业情况。同时,姜山镇总工会还在精准服务上下功夫,落实专人与企业工会筹建人做好一对一服务,提供全流程精准指导,提高基层工会组织组建成功率。

目前,姜山镇已建立工会组织407家,建会率98%,其中,单建工会332家,联合工会75家,在册会员总数约2.87万人。

工会是联系产业工人的“主阵地”,更是助力产业发展的“强引擎”,工会是否有活力、是否有效率,直接影响产业人才的培育、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为此,近年来,姜山镇以“星级工会”创建为载体,持续规范工会组织建设,充分激发工会组织活力,有效增强工会组织力量,落实工作激励机制,推动工会组织“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亮起来”。目前,全镇有星级工会93家,其中五星级企业14家,四星级企业27家,三星级企业52家。

在打造工会“主阵地”的过程中,姜山镇还把工会工作同党建引领结合起来,把更多的技术能手、青年专家、优秀工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目前,全镇有两新党组织70家,企业党员约600人。

“我们一方面不断提升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另一方面还持续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宣传,让工人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姜山镇相关负责人如是说。目前,全镇已创设省级“工人先锋号”1家,2019年~2023年度宁波市模范集体1家,市五一劳动奖状1家,市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家,市安康杯竞赛优秀班组1家、优胜单位1家,区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2家,区立功竞赛优胜单位2家。

聚焦服务提质

当好职工“娘家人”

“工会工作要创新,更要走心、暖心、细心。”这是张建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近年来,姜山镇各级工会工作者热忱为职工群众服务,把解决职工“急难愁盼”放在心上,当好职工群众信赖的“贴心人、娘家人、代言人”。

针对产业工人普遍关心的薪酬问题,姜山镇积极推进落实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在燃气具行业和15家重点企业开展规范化工资集体协商制,在五星级工会企业全面推进“职工说事”制度,为产业工人及企业谋福利、增效益。

一舟集团是姜山镇辖区的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集团推出“一舟说事”平台后,这里已经成为职工和企业管理者沟通的“连心桥”。

“仅去年,我们就有20多条职工工作建议被采纳,实现职工和企业双赢。”一舟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一舟集团设立了“职工说事”工作室,由工会委员协调企业各部门轮班,对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教育培训等话题进行对话沟通。同时设置“职工说事”信箱、开通公众号、组建微信群,通过开辟多种说事渠道,方便职工随时随地反映问题。

除了“职工说事”平台,针对企业人才培养难、技术岗位通道窄等问题,姜山镇总工会还积极推动企业建立技能和管理两个通道的互融互通机制,拓宽技能工人的成长舞台。在一舟集团,该公司90%以上管理干部是由内部培养,职工年工资增长10%以上,实现职工与企业共同高质量成长。

寸心见真意,枝叶总关情。

依托“职工说事”平台,2023年,姜山镇各级企业工会收集各类意见建议40余条,帮助解决职工就近住宿难、交通出行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诉求20余个。

依托镇矛调中心和职工服务中心,该镇还推行律师驻点志愿服务,2023年处理调解职工劳动关系纠纷案件7起,有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姜山镇,像这样为职工服务的暖心举措不断涌现。

“这里有冰箱,夏天我们将带来的饮用水往冰箱里一放,喝起来很解渴,冬天这里可以烧开水取暖,很不错!”快递小哥张友方对姜山镇的“小哥驿站”赞不绝口。

姜山镇“小哥驿站”位于姜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旁,于2021年11月投入使用,面积约30平方米,内设桌椅、空调、电视机、微波炉、无线网络、移动电源等设施,服务对象为环卫工人、快递员、送餐员等户外劳动者,并扩大到了附近社区居民。

自成立以来,该驿站每天服务数十人次。2022年,姜山镇“小哥驿站”获评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除了“小哥驿站”,姜山镇总工会坚持从职工高品质生活需求出发,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员工宿舍、公寓,建立母婴室、幼儿园、托儿所和假期托管班,加强暖心宿舍、放心食堂、职工书屋等项目建设,开展姜山镇“最美工厂”评选活动,持续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服务无终点,担当有赓续。在当好职工“娘家人”上,姜山镇总工会不遗余力,全力让产业工人心中有光、手上有劲、脚下有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