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稳岗就业>工作情况
下应:围绕民之所切 做实民生文章
发布时间: 2024-04-15 10:42 信息来源: 下应街道 信息来源:

2023年以来,下应街道社会事务办就群众日常关切的就业、医疗、服务、纠纷调解等一桩桩、一件件服务民生的实事做起,全力以赴解决群众“急难事”,做实“民生文章”,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让群众有了更充足、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零工市场+多元矩阵

激活就业“大民生”

就业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千家万户。3月11日,下应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在街道零工市场举办2024年“春风行动”主场招聘会,辖区20余家优质企业线上线下同步发布就业岗位上百个。

活动现场,下应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街道重点企业发放就业服务“大礼包”,包含两场企业专场招聘会、一场政策入企宣讲活动、一次和谐劳动关系指导以及一名就业服务专员,以“定制化”就业服务助力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

这场招聘会还在零工市场开设直播带岗专区,在线推介“家门口的岗位”。求职者可进入直播间了解岗位信息、与用人单位交流互动、在线投递简历,足不出户参与招聘会。

去年上半年,鄞州首个零工市场就业服务站在下应街道开业,以“3341模式”整合资源,通过三方共建、三点发力及四类服务,打造“一站式零工服务平台”,护航求职者全职业生命周期。

据悉,下应街道零工市场自投用以来,共计服务用工主体202户次、劳动者850余人次,帮助近百人达成就业意向。同时,通过融入社区商圈业态及生活服务场景激活零工经济,下应街道零工市场已通过省首批民生实事工程零工市场验收。

为进一步护航百姓就业,下应街道以三方共建形式提升零工市场效率,即政府、人力资源公司、社会组织三方合作,根据本地社区商圈业态需求,以提供快招即用型岗位撮合服务,建设以“一刻钟就业服务圈”为定位、由政府主导搭建的零工市场运营平台,强化岗位撮合服务监管;人力资源公司主推、多渠道聚合输送岗位资源,数字化服务提高岗位匹配效率;社会组织参与,增加就业市集线上线下流量,助力灵活就业人员增收创业,扩大就业服务惠及面。

同时,下应街道三点发力打造零工市场阵地,重点打造“一铺”(人才杂货铺)、“一站”(社区人才服务站)及“一市”(海创市集)三大服务阵地,提供综合就业服务。该街道在招聘服务点人才杂货铺设有招聘专员提供求职匹配服务,社区人才服务站提供就业创业设施场地及预约培训课程,助力零工从“零”向“灵”发展。海创市集线上线下发布优质岗位,目前线下已组织5场市集,线上线下发布招聘信息1300余条,市集线上线下招聘板块平均浏览量300人次/条,访问量约5100人次。

下应街道还以四类服务优化零工经济生态,即零工市场提供求职匹配、社保咨办、培训提升、劳动维权一站式综合人社服务保障。该街道利用社区网格,提供社区服务类岗位12个,通过“邻里直聘”在居民间内部消化岗位;组织就业专家定期“坐诊”服务,强化创业就业帮扶服务,截至目前已提供就业咨询82人次;根据社区排查台账,整合“人才标签”信息,针对性定向推送相关政策活动及岗位信息,达到用户精准导流、人岗精准匹配,推动社区化零工经济良性发展。

今年,下应街道还将探索“零工”向“灵工”提升的综合性服务方案,包括创业达人“IP”扶持及创业市集的打造。同时,对接区级人社资源做好零工技能提升等各类资源引进,并将零工经济融入家政保洁、养老托幼、教育培训、健康医疗等生活服务范畴,为社区内外零工从业者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拓展零工经济范畴。

医疗试点+窗口入驻

见证群众“微幸福”

家门口就能办医保!4月12日,记者从下应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获悉,君睿社区将成为我区首个医保驿站试点。该试点将放在君睿社区的百姓慧客厅内,社区居民在小区就能快速办理医保相关业务。

君睿社区百姓慧客厅是全市首个以数字政务适老化改造为特色的综合便民服务点,打造了“长者关怀”自助区、智慧医养区、综合休闲区三个区域,将医院、体检机构、行政服务中心、华数营业厅等服务窗口“搬”到了居民“家门口”。

自2022年7月投入使用以来,君睿社区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将百姓慧客厅作为“据点”,来到这里自助测血压、线上问诊、休闲按摩……还能享受智慧引导员全程提供帮办引导服务。百姓慧客厅也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开放。

其实,为强化村社医保服务,下应街道多项工作率先试点。近年来,该街道积极推进省级医保基金监管,基层综合治理行动率先试点,以打击欺诈骗保监督和医保宣教为工作主线,全力打造好医保监督前沿阵线,组建以村社保障员为主的网格联络员队伍,做好明察暗访、反诈宣教。2023年5月以来共开展便民设摊服务、公益医养课堂等5场活动。

同时,下应街道承接区试点,下放村社“8+X”项业务,采用自助与人工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一岗两员相配套的双驱动模式,加强村社窗口经办人员培训。针对医保报销专业能力要求高的实际情况,由街道业务骨干、区审核专家协助把关专业票据初审,通过三级联动,以打造街道医保“10分钟服务圈”为小圆,以便民医养服务为大圆,构成区、街、社“同心圆”,打通村社居民办事“最后一米”。

瞄准企业、群众办事“疑难杂症”,下应街道综合窗口主动升级服务,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对“业务不熟”不让办、“职能交叉”不愿办、“政策模糊”不敢办等各类事项,积极协助沟通,闭环管理助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增强辖区企业、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2023年以来,共帮扶受理12件事项,主要为民政、医保及社保事项,解决率100%。

去年,下应街道服务大厅还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完成公安窗口入驻便民服务中心大厅改造工程,共设立4个窗口工位,增设拍照室、档案室、门禁,目前月均办件量3000件,普惠金融服务站入驻大厅,设立金融服务人员专窗,大厅可办政务服务事项增加18项,月均办件量提升68%,达7411件。

今年,围绕百姓慧客厅,下应街道将打造政务百宝箱服务,以“百惠通享 百事通办”为宣传语,以各类优惠切入多渠道多手段为各类商铺引流,并引入审批部门PAD端服务,提供延伸到商圈的部分高频审批事项,以人社服务为特色,引导商铺提供各类公益服务,并形成商圈联盟。

云调解+微仲裁

化解纠纷“暖民心”

2月20日,艾尔法科技有限公司将一面绣有“严谨高效办实事,尽职尽责暖人心”字样的锦旗送到下应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表达了对金牌调解员柴琼艳老师秉公办案、暖心服务、为民解忧的感激之情。

据悉,2023年12月,当事人到下应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提出调解请求。柴琼艳迅速跟进,第一时间与当事人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并多次与双方说法释理、分析利弊及耐心劝说,快速圆满地解决了纠纷。最终双方于一周内达成一致。

锦旗的背后,不仅包含着对下应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一份可贵的信任,更彰显着工作人员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下应街道工作人员始终以维护劳动者和企业双方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调为先、以调为主、调裁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调解在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下应街道始终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将其作为民生保障、造福百姓的重要一环,探索以“云调解+微仲裁”提供数字化调解服务,实现劳动维权少跑腿,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记者了解到,依托下应派出庭的“云调解”,全程双方无需到仲裁庭,就可以完成对双方的调解以及签订调解协议等流程工作,给群众带来极大便利。截至目前,累计受理线上调解共11起,在全区率先办结第一起“线上”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案件。

去年7月,下应街道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派出庭正式推出“仲裁夜市”,为上班族提供下班时间段的劳动关系调处服务,群众提出需求后在晚上安排仲裁员加班接待受理案件,助力仲裁案件尽快解决。截至目前,晚间仲裁庭累计受理仲裁案件6起。

同时,下应街道还积极探索“三零”工作模式,为和谐劳动关系保驾护航,即:网格化巡查零死角,扎牢劳动和谐防护网;普法宣传零距离,做好用工守法指南针;纠纷解决零拖延,拧紧劳动和谐安全阀。

为保障员工讨薪不再无门、维权不再成空。今年,下应街道将逐步开展试点工作,大力推进租赁企业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的落实,以深入各租赁企业推进点对点的“攻坚战”,部署了以点带面、典型推广的“持久战”,不断拓展租赁企业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实施范围,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蓝图中又添上了亮眼的一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