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新闻发布会
鄞州骄傲!90后农创客汪琰斌出席浙江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2024-04-01 12:05 信息来源: 区政府办 信息来源:

“坐在台上既紧张又兴奋。”29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4年浙江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我区姜山归本水稻农场负责人汪琰斌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结束后,记者第一时间连线汪琰斌。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90后农创客能坐到台上回答提问,他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责任。


2.jpg

图为发布会现场(右一为汪琰斌)。

代表全省农创客,汪琰斌说了啥?

当天的发布会意义重大,浙江省委一号文件发布,这也是全省连续3年以省委一号文件形式指导全省“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农创客代表,汪琰斌不仅出现在了发布会现场,还回答了记者提问。

“农创客是‘新农人’队伍当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请问您作为农创客代表来到今天的发布会感受如何?”

面对记者的提问,汪琰斌娓娓道来。他表示,自己宁波土生土长的90后粮二代,因为热爱农业、向往“三农”,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承包土地种植水稻,成为了一名“新农人”、农创客。今天能够作为其中的代表来到发布会,心情十分激动,也充分感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乡村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厚爱。

今年省委“新春第一会”,省委一号文件都提出了要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作为全省“新农人”的代表,汪琰斌如何带动更多农创客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这是记者们关心的话题。

汪琰斌表示,今年省委“新春第一会”聚焦“三支队伍”,让“新农人”、农创客成为了焦点、热点,这也让他们在乡村创业创富、施展才华的底气更足、信心更强、斗志更旺。

接下来,他会继续认真学习省委“新春第一会”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把省委、省政府重农强农惠农的“好声音”“好政策”传播到更多的农创客小伙伴身边。

3.jpg

图为汪琰斌在发言。

省级发布会,为何选择他?

汪琰斌今年才32岁,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这么高规格的发布会,为何会选择一个90后的“种田郎”?这还要从汪琰斌的经历说起。

2013年大学毕业后,汪琰斌毅然决定回到家乡鄞州,当起职业农民。在姜山镇和陈介桥村帮助协调下,他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900亩土地,开启水稻规模化经营。

大学生挽起裤管下田当农民,不容易。刚开始种植水稻时,因为秧苗堆得太厚,导致温度过高,结果七成秧苗因“中暑”发生闷烂;不只是专业技术上的不成熟,台风带来的风雨影响更是让水稻田受淹……这一年,汪琰斌付出了10万元的“学费”。

汪琰斌深知干事创业不易,凭着对农田的满腔热情,再次出发。农事操作难以用语言描述,他就拍下视频存档,时时回顾;种粮知识复杂难记,他就把心得经验记录到电脑里;种植经验不够,他就积极参与区里和镇里安排的各类农业培训,拜全国优秀种粮大户卢方兴为师,提升技术……为了当好农民,他甚至长期住在田头。

天道酬勤。2013年,汪琰斌种植水稻1620亩次,粮食总产量700吨,收入256.2万元;到2020年,“归本农场”核心种植面积达到2700亩,覆盖水稻、油菜、蔺草等作物,实现粮食总产量2200吨,年产值800万元。

汪琰斌也用10多年的坚守,证明了种田也能有前途,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大有可为。他也用身体力行,让“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时代课题有了新答案。

汪琰斌的科技种田梦

曾经,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是很多农村大学生的梦想。如今,在鄞州,不少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走进田间地头,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数据显示,近年来,鄞州区通过实施“绿领人才”工程,大力培育现代“新农人”,目前农创客已有721人,汪琰斌就是其中一员。

和传统种田不同,懂技术、有情怀、会营销的汪琰斌,走的是科技种田这条路。他借力“互联网+”与数字化改革,推动农场发展趋于机械化、智慧化,先后采购了10辆拖拉机、12辆插秧机、2架植保飞机,以及催种机、收割机、烘谷机、半自动包装机等一系列新型农机,实现了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

从种植水稻到开发稻虾综合种养项目,从七彩油菜花到压榨菜油,从农产品直播销售到农业帮扶,汪琰斌探索和创新的脚步从未停下。他还累计帮扶村民超40人,帮助、服务、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

作为宁波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会长,汪琰斌在发布会上说,接下来,他会发挥好带头作用,与周围的农创客伙伴们抱团发展、互利共助,合力开发新产品、探索新模式、拓展新市场、打造新品牌,形成领创优势,带动更多年轻人扎根农村,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为更多的“新农人”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