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救助和福利>其他工作情况
聚焦队伍培育 志愿品牌多点开花
发布时间: 2024-03-28 17:23 信息来源: 百丈街道 信息来源:

“这个电水壶我带回家去修,下次便民集市再拿回来。”近日,在钟公庙街道金色水岸社区便民集市上,划船社区“阳光八号”志愿者王庆平在收摊时,收下了该社区居民送过来的需要修理的电水壶。

“阳光八号”志愿服务队在划船社区已经成立19年了,主要由党员志愿者组成,每年都会吸收一批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每月组织志愿者前往各党群服务联络点开展流动便民惠民广场服务。今年,为应对征迁过渡期居民四散居住的问题,社区着力做大跨区域流动服务,广纳资源,重点打造“益起来,与阳光同行”项目,进一步扩大“阳光八号”品牌影响力。在服务过程中,联动结对社区,成立了由双方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近邻帮帮团”,主要服务高龄、独居、失独的划船社区特殊群体。

同划船社区一样,正在经历征迁过渡“阵痛期”的舟孟社区也推出了“蒲公英”志愿服务工程,针对不同居民需求,开展日常联系、特殊群体结对、定期走访、重点关爱等四大服务,做到“社区服务不打烊、征迁过度有保障”。

残疾群体、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一直是百丈街道志愿服务聚焦的重点领域。今年以来,演武阳光共富工坊对残疾人学员、生活困难人群开展技能培训12次,举办爱心义卖5场,创收金额8000余元。同时,通过手工制作、面点、咖啡等辅助性就业培训活动,为残疾人、生活困难人群提供再就业平台。

七塔社区有这么一群“合唱奶奶”,专教社区残障人士唱歌,为养老院的失能老人唱歌。她们平均年龄70岁,在退休教师任依珍的带动下,通过音乐互动的形式,与残障青年、失能老人建立起情感连接,使“一老一小”都能在音乐中获得精神慰藉。

近年来,潜龙社区积极探索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成立爱行夕阳助老协会。目前该团队共有助老志愿者68名,成员多为60岁至69岁的退休老人,共结对了28位高龄老人。

今年64岁的舒建中,家住甬港一村,5年前,退休后的他加入了爱行夕阳助老协会,并同住在楼下、90岁的独居老人顾桂英结对。舒师傅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顾老太,只要天气允许,还会扶着她下楼散步。

据了解,爱行夕阳助老协会的志愿者,大多是社区内身体健康、有爱心、有空余时间的低龄老人,他们通过社区牵线或者自愿结对。至今,爱行夕阳助老协会累计服务时长已超过1500小时。社区还定期召开联欢会邀请结对老人参加,为这些“临时家人”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

老有所乐,幼有所享。在华严社区有一支“乐于绿”亲子志愿先锋队,首批队员由社区亲子家庭组成。这支亲子志愿先锋队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从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垃圾分类、环境清扫、公益植树做起,用环保行动影响家人、带动邻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