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乡村振兴 > 工作情况
让未来乡村飘出更多“乡味”
发布时间: 2024-12-12 08:55 信息来源: 区日报社 信息来源:

今年鄞州入选全省第四批未来乡村创建村名单的8个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数字乡村等领域共51个项目,累计投资额约1.5亿元,目前这8个村都已按计划完成创建任务。

通过未来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通过未来乡村建设,吸引更多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流向农村,激发发展活力,让繁华城市与繁荣农村交相辉映、共富共美。可以说,未来乡村建设对于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

未来乡村与美丽乡村战略目标是一致的,但作为乡村振兴的一条路径,未来乡村又有自己的独特性。未来乡村建设,绝不仅仅是乡村美化行动,简单地营造乡村风貌建筑和人居环境,而是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一条现代文明的转型之路。不仅要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更要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未来乡村建设中,特别引入“场景”概念,有了自然与人文叠加的风景,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得以生产其中、生活其中、自在其中、乐享其中,乡村自然就有了人气和元气,有了美好的气象。这是一幅富有“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的幸福生活画卷。

如咸祥镇横山村,在未来乡村创建中,重点打造未来产业、风貌、文化三大特色场景,提升完善未来健康、智慧、交通等场景,建立多样化的景观系统,形成更具吸引力的乡村人居风貌。同样被列入未来乡村创建名单的塘溪镇前溪头村,也在一步步蝶变。新落成的花溪廊桥如今成为村里的网红打卡点。这座长22米、宽8米的廊桥,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还成为村民茶余饭后聊天、休闲的场所。

城市是引领、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的发动机,乡村则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土壤。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融合发展、共享成果的共生过程。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绝非“削峰填谷”,而是在补齐“短板”的同时,让“长板”更长;并非城市对农村单向的援助,而是基于差异互补的共赢。建设未来乡村,就是补齐“短板”的有效举措,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发力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