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海上牧场”好“丰”景,瞻岐头茬紫菜开采
发布时间: 2024-11-06 13:29 信息来源: 瞻岐镇 信息来源: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瞻岐镇的头茬紫菜再次迎来了丰收的季节。11月5日,在瞻岐镇广阔的海上牧场,趁着晴朗的天气,紫菜养殖户们纷纷出海,忙着采收这珍贵的头茬紫菜。瞻岐镇,这个拥有半个多世纪紫菜养殖历史的地方,其海域因含盐度低、水质半清半浑、光照强度适中而成为了紫菜生长的理想之地。这里出产的紫菜细腻柔韧、口感极佳,一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瞻岐镇的紫菜养殖海域面积已经达到了3000亩,成为了鄞州区紫菜养殖面积最大的乡镇。紫菜的养殖过程需要精细的管理和科学的技术,而瞻岐镇的养殖户们在这方面得到了鄞州紫菜产业农合联的大力支持。农合联不仅组织开展了多次紫菜养殖技术、学习观摩等活动,还为周边养殖户提供了教育培训平台,现场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服务。这些活动不仅推广了紫菜养殖的新技术、新模式,还持续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效果十分显著。

每年七八月份,是紫菜下种的最佳时机。经过约40天的生长期,紫菜便进入了产苗期。而紫菜的采收则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分批进行,整个采收期可长达4个多月。其中,头茬紫菜作为每年第一次采收的紫菜,品质最佳,价格也相对较高。它不仅关系到当年紫菜养殖的收益,还影响到接下来几茬紫菜的质量和产量。

刚收上来的紫菜具有很强的热敏性,一旦采摘完成,就需要迅速进行加工处理,以防止腐败变质。在农合联的协调下,紫菜养殖工们分工明确,高效协作。一部分人负责在海上采收紫菜,另一部分人则负责将紫菜迅速运送到加工厂进行干制处理。干制是保存紫菜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紫菜的原始营养和味道。

在瞻岐镇的紫菜加工厂内,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着淡水冲洗、人工铺匀、天然晾晒等工序。他们通过一抬一放、一舀一匀、一铺一拍的精细操作,使紫菜在竹垫上变得平整均匀、厚薄适中。这些精细的工序不仅保证了紫菜的质量,也体现了工人们对紫菜加工技艺的熟练掌握。

此外,农合联的良好运营还带动了周边劳动力的就业。同时,依托基地残疾人扶贫基地和慈善扶贫产业基地的平台,农合联还积极帮扶残疾人和困难农户,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紫菜养殖和加工已成为瞻岐镇农业发展的一张特色名片。在宁波市鄞州区紫菜产业农合联的引领下,瞻岐镇正大力培育“藤叶”“一而斋”等知名品牌,推动紫菜养殖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瞻岐镇紫菜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