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公庙街道:厚植民生福祉 书写温暖答卷 |
发布日期: 2024-10- 31 09:50 信息来源: 钟公庙街道 |
一个个嵌入式服务点,让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幸福;一项项技能培训,让更多人有一技傍身;一次次空间点位改造,让居民生活更加便捷……近年来,钟公庙街道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靠前服务,在创新载体、创新平台、创新方式上求突破,把群众冷暖抓在手上、把群众利益扛在肩上、把群众感情放在心上,以高标准打造幸福民生共同体,为鄞州高质量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首善之区、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征程中当先锋作示范贡献力量。 常态化凝聚“微力量” 打造基层治理品牌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是打通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如何不断激活社区治理新活力,提高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钟公庙街道通过组织挖掘“微力量”,将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 10月15日,走进钟公庙街道欢乐海岸社区,就感受到了四处洋溢的热闹氛围。一楼的堇书房,读书会成员正在绘声绘色诵读;二楼西侧的健身房,健美操队正在跳操,活力十足;三楼的小友剧场,在志愿者的带领下,一群小朋友正津津有味读着绘本……这些活动都是社区企业——友社社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人精心策划的。 今年3月,欢乐海岸社区成立了街道内首个社区企业——友社社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寻找社区合伙人,让社区2900平方米优势空间“动”起来,以合伙人的专业优势搅动基层治理“一池春水”。堇书房、共享厨房、共享路演厅、快闪博物馆、小友乐园、欢乐剧场、屋顶花园等15个项目空间相继启用,为居民带来了家门口的多元化服务。友社社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半年,创造营收12.6万元。 此外,友社社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了第一个全国性平台资源。居民通过手机就可以进行掌上点单,获得便捷的家政服务,辖区居民能享受最大的折扣力度。 今年“双12”,友社社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还计划上线抖音平台,依托社区商圈联盟现有的60个商家,结合宁波购物季活动,通过发放抵用券及实施地推等形式给居民消费发放补贴,刺激商圈经济,给居民带去实实在在的福利。 钟公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进一步探索友社社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模式,将公益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实现反哺社会和倡行公益的目标。 小区矛盾纠纷怎么排查协调、小区公共事项怎么协商处理、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建设如何开展……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解决这些常见问题却并非易事。 今年,在上级部门指导下,钟公庙街道多个社区成立了小区居民自治站,希望串联起更多治理主体,搭建民主协商平台,旨在有效破解小区管理难题,激发居民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潜能。 去年10月,泰康社区美邸园小区自治站成立,他们将组织阵地选在了美邸园架空层内,自治站人员组成包括业委会成员、社区能人、热心居民等。泰康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郑璐表示,这个自治站的空间就是小区居民自治的成果,特别是自治站配套的健身房、乒乓球室使用率较高,充分发挥了自治站的便民服务功能。 美邸园小区自治站成立以来,已开展架空层改造提升、南北商铺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小区环境提升包括防腐木维修主体归属等议事活动25场,有效解决小区闲置空间利用率低、商铺消防安全隐患、小区设施设备维修等问题,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钟公庙街道积极搭建平台,实现“居业物”联动深化基层治理。为解决高楼居民婴幼儿推车、童车无处安放窘境,金色水岸小区“居业物”三方联动,将小区半地库进行改造,并对周围墙体进行重新粉刷,并安装锁车桩以及监控设备。就在近日,金色水岸一期新的一批萌娃停车场改造成功即将投入使用,童车终于有了“好去处”。 精细化织密“微组织” 延伸基层治理触角 10月10日上午,在鄞州区庆祝第十二个老年节主题活动暨钟公庙街道邻里守望公益日活动现场,2024-2025年度钟公庙街道社会组织“十佳”项目设计奖正式出炉。 这些社会组织中既有像“钟小公”以老助老睦邻服务这样的公益团队,通过以老助老的形式,挖掘低龄老人优势,组建“低龄助高龄”志愿服务队,以上门服务、设立维修点等形式,为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困难老人等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服务;又有像“全职妈妈增值赋能计划”的公益项目, 协助有意愿的全职妈妈,成立“小课桌”托管项目,以提升全职妈妈的经济收入,增强自我价值感、社会认同感、社会参与感;还有像“娴人”大姐手工工作坊,以流动妇女为服务对象,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等方式,教授编织、钩织及手工包制作等技能,让她们掌握技能、实现增收…… 目前,钟公庙街道共有社会组织服务中心17个,已实现100%建成镇街级和社区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围绕孵化建设、作用发挥、公益创投等主题,撰写案例9篇、项目书52份,培育慈善类社会组织2个,推动辖区社会组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地有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宁广社区开始打造的社区夜校,如今经过迭代升级正式更名为“宁小young”青年共富夜校,这是一个通过项目化、周期化、阶梯化运作,带动辖区15家商家及居民共赢、共富的社会组织。 “宁小young”青年共富夜校一期通过开设插花、街舞、瑜伽等课程,累计服务200人次,商家流量转化率25%。二期夜校在一期课程基础上,新增尤克里里、中国舞、形体矫正、八段锦、茶艺等课程,并创新开设青年家庭亲子课程,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商家流量转化率27%,不断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 此外,“宁小young”还组建了“宁广共富朋友圈”商家联盟,加强商家合作共享,对接市区级专业组织机构,结合社区已有的文体类社会组织队伍力量,让社区资源活起来,让商家资源旺起来。同时,着重优选辖区内青年创客入驻青年共富夜校,以成本价格为居民提供文化、体育、艺术等各类课程。“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实惠的夜校资源,真的很幸福。”对于“宁小young”青年共富夜校,居民们纷纷称赞。 今年,欢乐海岸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金色水岸社区观拳太极队队长郑绿枝、宁广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宁小young”青年共富夜校,分别被宁波市民政局纳入2024年度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名单、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育名单、社区社会组织优秀工作案例培育名单。 接下来,钟公庙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还将举办第二届“大美钟公、益动未来”微公益创投大赛,分类评选优秀扶持项目,打造一批符合群众需求、服务社会民生的公益服务项目。 钟公庙街道积极培训扶持社会组织,起草制定《钟公庙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服务指南》,对服务原则、管理制度、服务制度等提出方向性指导和框架性界定,同时支持各社会组织开展现代社区建设、小区场景更新、居民自治实践等公益民生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暖心化做实“微服务” 激发基层共治合力 近年来,钟公庙街道持续创新“一老一小”工作解法,串联全域“一老一小”服务阵地,推动资源有效整合,形成立足社区、辐射居家的“一老一小”服务合力,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幸福生活。 目前,钟公庙街道正在大力推行的“钟享无忧”幸福民生优享品牌,涵盖了“医、食、住、行、康、养、乐、业、学、游”等十大特色化幸福服务清单。 钟公庙街道凌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钟享无忧”“食”方面的特色服务组织机构,积极践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让区域百姓真正享受到幸福“食”光。今年9月,为满足更多人对于健康饮食的需求,凌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记忆餐厅”推出了秋季轻食养生套餐,分别为9.9元的轻食盲盒以及19.9元的轻食套餐,每个工作日中午限量供应,受到居民朋友的好评。因为凌江社区周边小区老年人较多,不少独居及高龄老人存在“吃饭难”问题,除了为社区老人及附近居民提供一日两餐外,街道还通过与助餐服务点、社会餐饮企业等合作,推出个性化套餐,接入“美团”“饿了么”等点餐平台,提供“卡、码、脸、话、键”多种订餐用餐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亲情买单”服务。 近期,凌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与明贝堂下属的贝草堂签订医养融合协议,开设社区嵌入式中医门诊,除了知名中医坐诊外,还提供中药代煎服务及四季养生讲座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高质量的医养服务。 钟公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积极构建“钟享无忧”十分钟惠民服务圈,将全龄助餐,日常照料等服务纳入共同富裕场景“标配”,依托2个区域中心+1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为老服务圈”,并联动医疗、教育、智能化等社会资源,致力于打造“钟享无忧”民生服务样板。 “一个手指按电钮,两个手指拣豆豆……”在钟公庙街道欢乐海岸社区蒙润园里,两岁的缘缘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小朋友们做着手指游戏,玩得十分开心。 “家门口的这个托育班真是帮了大忙。”缘缘的妈妈洪燕说,“我和孩子爸爸经常出差,老人都在外地,只靠家人照顾真忙不过来,而且这个托育班就在楼下的社区里,坐个电梯就能到,我们上班的时候,把孩子送过来,下班直接过来接走,真是太方便了。”其实,欢乐海岸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点,只是钟公庙街道打造嵌入式托育服务点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目前街道千人托位数已达13.28个,辖区内16个社区托位覆盖率达到100%,位列全区第一。钟公庙街道打造的欢乐海岸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点,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将社区婴幼儿驿站委托已备案的民办托育机构进行运营,实现“家门口”托育,居民可按需选择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或临时托,社区通过场地换服务的方式,降低第三方运营成本,让利于居民,全力解决托育难、托育贵、托育远等相关问题。 此外,为加快推进婴幼儿驿站建设,今年钟公庙街道新建4个婴幼儿驿站,目前惠风社区和后庙社区已完成建设,泰康社区幼儿驿站正在建设中,都市森林社区幼儿驿站已初步完成建设方案,计划年底前完成。 下一步,钟公庙街道将以“社区式”婴幼儿服务为中心,打造“10分钟托育服务圈”,为众多家庭提供安心、放心的托育选择,助力宝宝茁壮成长。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