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医疗卫生>疾病控制预防
今天是第25个中国男性健康日
开启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发布时间: 2024-10-28 09:49 信息来源: 鄞州日报 信息来源:

他是父亲,是丈夫,也是儿子,他的肩膀曾是你看世界的高度,他的胸膛给你依靠……男性作为人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人口发展的可持续性。有数据显示,男性整体健康状况比女性差,近50%成年男性正受不同程度健康问题的困扰。

今天是第25个中国男性健康日,今年的主题是“人口发展高质量,男性健康全周期”。近日,记者走访了鄞州二院多个科室,发现男性健康疾病复杂多样,医生提醒男性要从生活细节做起,开启男性健康全周期管理。

警惕“沉默的杀手”

做好定期体检并筛查PSA

前列腺在人体功能上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被称为男性的“生命腺”。近年来,鄞州辖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及检出率较过去上升了不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鄞州二院医共体在此方面所做的努力。

2021年4月,鄞州二院医共体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公益项目在姜山镇正式启动;2022年,经过努力,前列腺癌筛查项目正式纳入医保体检;2023年,鄞州二院医共体继续开展50周岁以上男性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公益项目……

“从2021年开始,科室收治的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数呈现爆发式增长,这与前列腺癌早期筛查有很大关系。”鄞州二院泌尿外科前列腺专科王钢主任医师表示,2022~2023年科室手术例数超千例,预计今年手术量将超过400例。

56岁的毕师傅,因不慎骨折前往鄞州二院治疗。在手术中,骨科医生发现骨钉无法在其骨头上固定,便做了骨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癌细胞已经转移到骨头。随后,在针对性开展PET-CT及PSA(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相关检查后,毕师傅被确诊为前列腺癌。

“作为威胁中老年男性生命与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癌在发病早期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症状,非常容易被忽视,因而有‘沉默的杀手’之称。这也是我们开展前列腺癌早期筛查公益项目的原因。”王钢称,“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高发人群在60周岁以上,而公益项目的筛查对象则是50周岁以上,希望能做到早筛早诊。”

前列腺癌在早期或仅表现出跟前列腺增生类似的症状,如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如果早期阶段没有被确诊并及时治疗的话,肿瘤组织就会逐渐无节制生长,最终穿透前列腺最外面的包膜,甚至侵犯到膀胱、直肠等器官,此时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血尿等一系列症状。

“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若能及时接受治疗,长期存活率还是很高的。”王钢说,预防前列腺癌除了避免长时间熬夜、劳累,戒烟限酒,不吃高油脂高蛋白饮食外,还需定期进行防癌筛查,特别是50周岁以上的男性,每1~2年都应进行PSA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更应从45周岁开始定期PSA检查和随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夜尿多、尿频、尿急、尿不尽、排尿困难……前列腺增生引发的“男”言之隐,着实给不少中老年男性带来了诸多烦恼。前列腺增生一般发生在50周岁以后,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增加,除了受年龄增长影响,其诱发因素还包括憋尿、久坐、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王钢在接诊时询问患者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不早点来”,而他得到的答案几乎是“周围人都是这样的,我以为是正常的”,这让王钢很无奈,“中老年男性夜尿2次以上就要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

“你可能想不到,我接诊的最年轻的患者只有16岁,有时候一节课没上完,就必须去小便。”鄞州二院中医科主任王仁说,近年来,前列腺炎出现了年轻化趋势。

“慢性前列腺炎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还有长时间久坐和憋尿人群,症状多为尿频、尿急、尿痛,小便解不出,更严重的会出现盆腔疼痛导致的坐立不安和腰痛。”王仁说,由于慢性前列腺炎往往反复发作、久治难愈,很多患者就会出现焦虑甚至抑郁。

针对日渐庞大的就诊人群,鄞州二院特别设置了中医泌尿门诊,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辨病、辨证、辨症三位一体论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比如方药、针灸、中医熏洗及穴位敷贴等,已经有众多慢性前列腺患者从中受益。

膀胱癌更“青睐”中老年男性

从生活习惯着手保护健康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幸运的是,膀胱癌有明显的早期症状,便于早发现早治疗。不幸的是,膀胱肿瘤就像韭菜,割了又长,甚至长得更高。

鄞州二院泌尿外科膀胱专科主任高文波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介绍,其所在团队每年实施膀胱癌手术超400例,其中80%是膀胱癌早期患者,60周岁以上的患者占比90%。

如何能快速识别膀胱癌?高文波表示,典型的症状是尿中有血,“一种是明显的肉眼血尿,但目前大家的警惕性不够。在临床中,有不少人,特别是老年人,觉得尿血就是炎症,随便吃一些抗生素,再观察一下就行。”

可是,膀胱癌有一个特点,尿血不是每天都有,或每次越来越重,而是时有时无,时轻时重。所以,有些人觉得吃了药好了,过一段时间又开始,就反复拖延,把疾病拖到了一个比较晚的阶段。

66岁的胡师傅是一名货车司机,有46年的烟龄,每天至少抽2包烟,为了少上厕所,每天喝水很少。4年前出现过血尿,他以为是“上火”,吃了点药,血尿就消失了。半年前,胡师傅再次血尿,家人赶紧带着他前往鄞州二院检查,谁知被诊断为膀胱癌晚期。

“在接诊时,不少膀胱癌晚期患者称自己没有什么症状,详细询问病史得知,其实早在一两年前患者就出现过血尿却没有重视,之后血尿自行消失,而肿瘤已悄然发生浸润甚至转移。”高文波称,“我们给胡师傅进行了规范化的治疗,情况一度好转,但前段时间膀胱癌还是复发了。如果胡师傅在4年前重视血尿这一情况,或许情况不会这么糟糕。”

和其他肿瘤类似,膀胱癌的发生也是复杂、多因素的过程,是外界环境因素与内在基因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已有证据表明吸烟、感染及工业化学物质等多种因素参与了膀胱肿瘤的形成。

高文波提醒,从预防的角度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保护人体“下水道”、预防膀胱癌起到关键作用。一定要戒烟,适量多饮水,如果膀胱出现炎症,要及时进行处理。此外,一旦发现无痛血尿症状,应该立即引起警惕,并及时到医院排查。在每年体检时做一个膀胱B超,有助于相关疾病的早期发现。

切忌特别在意和特别不在意

看“男科”千万不要有顾虑

在日常接诊过程中,鄞州二院泌尿男科主任医师徐志鹏发现有过度关注男性健康的,也有对男性健康过于忽视的。他接诊的男性患者年龄最小的只有8岁,是妈妈带着来就诊的,“其实小男孩的生殖器发育是正常的,可是妈妈从孩子读幼儿园起就认为其发育滞后了,让我开药或者给孩子打针。”

徐志鹏提醒,男孩子的发育期在13~16周岁,家长无须过度焦虑。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期都是不一样的,不要刻意和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横向比较,避免造成孩子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

在男科,徐志鹏也接诊了不少“不育”患者。36岁的小李就是其中之一。小李结婚已经有六七年时间,妻子一直没有怀孕,而小李坚信自己没有问题,反复让妻子检查,自己却一直没有系统性地检查。

“小李这种情况也是不少不孕不育夫妻的一个普遍现象,男性特别不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徐志鹏说,“经过检查,问题出在小李身上,因为附睾炎导致梗阻性无精子症。除此之外,导致男性不育的因素不少,比如熬夜、作息不规律,或者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增加男性不育的风险。”

“现实中,大部分男性并不愿意来男科就诊。部分男性认为来了医院就是暴露短处,担心有人会笑话自己;又怕医生诊断后,会面临亲朋的嘲笑。健康和面子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徐志鹏说,“不过,这样羞答答就诊的情况比过去五年好了不少。”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徐志鹏提出几点建议:拒绝烟酒,烟酒不仅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元凶,也是男科疾病的重要诱因;辛辣、刺激性食物不仅刺激胃黏膜,还可能引起前列腺充血,增加炎症发生的可能性;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并保持规律的排尿习惯,避免尿液滞留,对于预防前列腺炎等疾病至关重要;长期久坐不动会导致盆腔血液循环不畅,增加前列腺疾病的风险,应避免长时间骑车,以免对前列腺造成压迫。

肺癌、食道癌“重男轻女”

40周岁以后请定期体检

今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魏文强研究员在《国家癌症中心杂志》上发布了“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的相关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中,肺癌新发病例数为106.06万例,在中国癌症中占据首位,成为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可谓是“癌中之首”。

“肺癌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是吸烟,有调查数据显示63%的肺癌死亡是由吸烟所导致的。以我们科室为例,去年共接诊了千余名肺癌患者,吸烟史基本是30年以上。”鄞州二院胸外科主任岑浩锋说,“每年手术300多例,其中80%左右的手术患者是抽烟的男性。”

86岁的宋师傅让岑浩锋记忆深刻,也深深感到惋惜。宋师傅有60多年的吸烟史,子女一直让他戒烟。多年来,宋师傅的戒烟仅限于嘴上说说,经常背着家人出去吸烟。久而久之,子女也就放弃了让其戒烟的念头。

“就在前段时间,宋师傅出现了咳嗽、胃口不好的情况,短时间内暴瘦,体重一下轻了5公斤多。”岑浩锋说,“来医院检查,发现老人家肝脏已经被癌细胞‘吃’掉了70%,进一步检查发现原发病灶在肺部,已经是肺小细胞癌晚期了。”

岑浩锋说,早期肺癌大多数没有症状,一旦出现不明原因干咳2周以上、胸闷气短等症状就要引起注意。如果出现痰中带血、脸肿、声音嘶哑以及不明原因的骨痛等症状,70%以上已是晚期。

“现有的研究证实小于1厘米的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达92%以上,”岑浩锋进一步介绍,“小于2厘米的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为80%左右。如果达到3厘米,生存率就降到了76%。”

肺癌发生的年龄在我国呈逐渐年轻化趋势,40周岁以上且伴有吸烟、肿瘤家族史、肺癌家族史、慢性肺部疾病史的人群都应该进行肺癌筛查。对于边缘不光滑、密度不均匀的肺部小结节应定期复查CT。

除了抽烟外,男性还要特别注意喝酒这一致癌因素。岑浩锋介绍,我国食道癌流行病学典型特征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3:1。“宁波是食道癌低发区,但是我们发现喝酒比不喝酒的人患食道癌的可能性高出十多倍。”

43岁的朱师傅是岑浩锋碰到的较为无奈的患者之一。他说,朱师傅每天早上必喝2瓶红酒,中午和晚上更是不喝酒就不舒服,连来就诊时都是满嘴酒气。

“他患上的就是食道癌。因为酒精,特别是一些高度白酒,会直接导致食道黏膜出现灼伤现象。长此以往,反复刺激下,食道癌自然就会随之而至。”说起朱师傅,岑浩锋连连摇头,导致食道癌危险因素多种多样:烟酒,暴饮暴食,快饮快食,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喜食腌制、霉变、熏烤、油炸、干硬、辣、咸及烫的食物。岑浩锋说,为了早发现早干预,希望大家有良好的体检习惯。

岑浩锋提醒,40周岁以上的健康成年人应该定期进行内镜体检。如果有食道癌家族史或者有不良饮食习惯,例如大量饮酒、长期进食过烫食物等,更应提早定期体检,而不是等出现问题再就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