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火打造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幸福样本 |
发布日期: 2023-09- 20 09:38 信息来源: 潘火街道 |
老人和儿童是家庭关注的对象,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是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中的重要一环,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的民生实事工程。 潘火街道有常住人口11.82万人,为让辖区内的“一老一小”群体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潘火街道不断聚焦民生需求,提升照护水平,画好“同心圆”,打好“组合拳”,讲好“潘火故事”。 “一老一小” 发力十大攻坚项目 为让老年人享受细致的养老服务、婴幼儿享受贴心的照护服务,今年年初,潘火街道聚焦群众老有颐养、幼有善育需求,制定了《2023年度潘火街道“一老一小”攻坚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以“三个体系”和“三项行动”建设为抓手,提升“一老一小”服务供给能力,为打造鄞有颐养和鄞有善育幸福民生品牌添砖加瓦。 在空间规划上,潘火街道不断健全政策体系,打造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通过激励机制推进综合托育服务机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幼儿园托班等建设,让“一老一小”服务空间规划得到有效落实。 在完善服务上,让辖区“一老一小”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截至今年6月底,潘火街道每千名老年人老年医疗康复护理床位达7.43张、每万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认知证照护床位24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4%,街道社区老年人托养护理照料机构覆盖率100%;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38个、全街道普惠性托位占比已超额完成至93.81%,15分钟养老托育服务圈基本形成。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将婴幼儿照护服务人员列为紧缺岗位,逐步建立专业素养高、实操技能强、规范培训上岗的服务队伍。今年,潘火街道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45名;制定托育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托育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培训实现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潘火街道还不断丰富“一老一小”活动空间,依托金桥花园社区、紫郡社区未来社区创建,通过多元化市场主体,因地制宜打造老幼融合场景,通过改造和新建的方式,打造社区“一老一小”核心服务场景,目前已有6个场景通过区风貌办验收。 为稳步推进“一老一小”优质服务,潘火街道还成立了“一老一小”攻坚专班。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为主要牵头领导,协调党建综合办、发展服务办、平安法治办等8个部门共同推进,制定《潘火街道“一老一小”工作清单》,对相关各责任条线布置任务、明确任务完成时间节点,以通报季度考核方式,增强工作推力。截至今年6月,多项“一老一小”服务清单已提前完成。 同时,潘火街道还对工作清单里的重点内容进行整合,在今年3月份举办的“一老一小”十大攻坚项目发布暨医社益心·健康敲门行动发布会上,公布了潘火街道“一老一小”十大攻坚项目,项目包括金桥花园社区老年食堂建设、重点青少年走访帮扶、扩增幼儿托位及托育机构备案等,以项目条线负责人上台认领的方式,根据项目清单进行计划部署,提供精准服务、关爱帮扶保障水平。 老有颐养 推进完善养老服务 老年助餐服务是关系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今年以来,潘火街道坚持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发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服务功能,解决高龄老年人吃饭不便问题,托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我们社区从2019年7月推出为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送餐服务,承担了周边7个社区的高龄老人的就餐需求,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做出可口的饭菜。”东方丽都社区综合党支部书记陈颖表示,今年4月,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第三方运营公司制定了全新的订餐形式,菜单每半个月更换一次,还将荤素搭配的选择权交到老人手中,更好满足老年人饮食方面的需求。 “60周岁以上人群的标准是一荤一素12元,80周岁以上人群一荤一素只要6元。”陈颖告诉记者,为让社区老年人体验到更好的服务,下一步,他们还计划在长期助餐的基础上,为老人们增加早餐配送服务和提供净菜配送等精助餐服务,预计每周会有140名80周岁以上老人享受到免费的助餐服务,丰富老年助餐服务供给,提高辖区助餐覆盖率达标。 除了提供老年助餐服务,作为潘火街道唯一一家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市级示范养老中心示范点,东方丽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是一个以居家养老、老年活动中心、日间照料室为一体的多功能养老服务机构,共有10张床位和一张功能性床铺,可以为社区周边的高龄老人、失独老人等提供居家养老照护服务。 据悉,今年9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通过“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托养照护、日间照料、康养护理、配餐送餐、文化娱乐等“一站式”养老服务,不仅可以解决老年人的专业照护难题,还可为老人家属减轻照护压力。 此外,在参观过程中记者还注意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处处都从老年人需求出发,在一楼至二楼间安装了爬楼机,方便老人上下楼。 “我们每间卧室的被褥下都安放了一个火柴盒大小的方形盒子,能在老人睡眠时记录五大类健康数据,并实时反馈至护士台及老人子女的手机APP上。”陈颖表示,目前,街道的东方丽都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下设的4家3A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均已安装了智能无感终端,实现无感终端全覆盖。 今年以来,潘火街道全速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面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布局。改造后,老年人的活动空间更开阔了,活动载体更丰富了,老人可以享受理发、按摩、理疗、义诊等服务。 为不断满足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潘火街道全力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将照护床位“搬进”老年人家庭,已新增家庭养老照护床位14张;常住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71.29%;依托“家院互融”服务,目前每月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491人次,初步形成了“家院互融、原居安养”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潘火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聚焦老年群体服务,今年上半年以来,街道下大力气做细做实养老服务,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目前在全区镇街第二季度‘一老一小’攻坚行动考核中排名第一。” 幼有善育 托起家门口的幸福 “双职工家庭没人带娃、孩子太小没地方托育、不放心机构资质……”这些问题往往牵动着3周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的心。 近年来,为缓解辖区居民的托育需求,潘火街道通过引进优质第三方托育服务资源、新建社区婴幼儿服务照护驿站、增设公办幼儿园托班等服务,让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科学的养育照护。 根据区委提出的指标任务,潘火街道紧抓落实,稳步推进。今年上半年共新增托位数150个,总托位数达到517个,其中普惠价格托位数为485个,普惠率达93.81%。 目前潘火街道已有金桥花园社区、香园社区、宜家社区3家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今年又新增1家海璟园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达到4家。通过每月举办养育小组进社区活动,把科学养育技能送到家门口,让孩子和家长在家门口就可以边玩、边学习。 其中,金桥花园、香园、海璟园、金谷、宜家社区已成功创建区级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一老一小”托育服务场景。同时,进一步加强场景运营,宜家社区、金谷社区和香园社区的托育服务场景还将申报省级“一老一小”托育服务场景创建,为后续规范化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以潘火街道金桥花园社区为例,社区有常住儿童人口753人。近年来,社区坚持从儿童需求出发,树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理念,持续完善健康、教育、文化等服务配套,全面构建15分钟儿童友好生活圈。 走进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光线明亮、教室宽敞,配有休息室、母婴室、儿童游玩设施等;教学内容涵盖艺术手工、亲子互动,不断满足儿童多元化的成长需要;社区还结合自身特点和治理任务,探索出四大板块+儿童友好社区落地五大项目,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今年5月,金桥花园社区成功获评宁波市首批儿童友好社区。 除了3周岁以下婴幼儿,潘火街道还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夯实服务阵地。在紫郡社区打造足球场;在世纪小区内打造篮球场及儿童游乐设施;在映月江南府小区内打造惠民健身房,加强社区儿童青少年活动场所等场地建设。 去年9月,潘火街道在社工站设立鄞州区首家镇街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占地800平方米的保护站内设有个案室、科普馆、儿童讲堂、多功能活动室、幼儿托育室等功能。以关爱未成年人成长为理念,通过总站“枢纽”联动19个分站搭建的区域性未成年人保护联合服务体,形成“一中心、五联动、广覆盖”的模式,构建潘火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综合平台,打造未成年人保护阵地15分钟保护圈的鄞州样板。 今年5月,北京大学课题调研组来到潘火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实地调研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情况。9月,潘火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作为鄞州区唯一一家镇街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获省品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推荐。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