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一村:小里弄开出文明花 | ||
发布时间: 2023-07-04 09:42 信息来源: 鄞州日报 信息来源: | ||
|
||
颇具浙东特色的鄞州瞻岐,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邑之姿,又兼有新城之美,弯弯绕绕的400多条弄堂各具特色。 2018年起,416名“里弄长”成为里弄“大家长”,他们有的是热心村民,有的是党员、网格员,还有的是妇联执委、文艺骨干,负责弄堂的环境保洁、乡风文明、邻里互助等工作。 “平安就是最大的事!” “现在是梅雨天,要小心突降暴雨。对了,别忘了注意用电安全。平安就是最大的事!”近日上午,东一村西碶小区“里弄长”谢嫦娥敲开村民谢林祥家的门,叮嘱夫妻俩。谢嫦娥今年57岁,既是党员又是村民代表,西碶小区共有71户人家,大大小小的事她都很上心。 自推出“里弄长”制度以来,瞻岐镇逐渐形成了“一弄一策”精细化管理自治体系,并不断完善升级。2022年9月,瞻岐镇“里弄长3.0”小程序正式上线,意味着这项具有瞻岐特色的基层治理工作进入智能化时代,实现了从线下“记录本”到线上“云平台”的跨越发展。 目前,东一村共有“里弄长”25名,负责25条里弄的大小事,包括广泛收集里弄内的环境卫生、治安消防、违搭违建、文明建设等方面问题,并通过“掌上治村”“里弄长3.0”等小程序向村两委及时反映动态情况,实现基层里弄“全域智治”。 “和谐让村庄更美好!” 57岁的宣君退休后的生活就是在家看看电视、做做家务。自从成为“里弄长”后,她和街坊邻居的走动多了,互相了解后,几名妇女开始组团跳广场舞,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加入,她们又自发排练起旗袍秀,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 “我们现在已不打麻将了,茶余饭后,唱唱越剧,走走秀,心里就想着怎么把节目排练好。和谐让村庄更美好!”宣君笑着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参加过鄞州区文化礼堂比赛,之后还要再排几个原创节目,登上更大的舞台。 “我们自编自演的情景剧《东山音韵》荣获区村歌大赛金奖,原创舞蹈《唠嗑》获得区村舞大赛奖项……”在村文化礼堂,东一村妇联主席张林丽对排列整齐的奖杯和奖状如数家珍。 “弄干净,扮靓丽,住着更舒坦!” 为了更好推行“里弄长”制度,东一村还推选产生了25名“岐山嫂”,一名“岐山嫂”和一名“里弄长”为一组,负责整条里弄的事务。 建立“岐山嫂”队伍,是东一村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对“里弄长”制度的创新探索,作为妇女群众的宣传员、服务员、引导员,她们在美丽庭院创建、垃圾分类指导等方面不断发挥着“妇女半边天”的作用。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岐山嫂”和“里弄长”一起每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场以上,共同解决环境卫生、乱堆乱放等问题近30件。 为了让里弄的人居环境有所改善,面对老年人在门口堆放杂物的习惯,“里弄长”谢红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了“以美换乱”的妙招,还通过画墙绘、种植爬壁植物等来美化里弄。“弄干净,扮靓丽,住着更舒坦!”谢红元说。 乡韵悠悠,村风融融。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东一村在2019年成功创建“美丽庭院样板村”,又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卫生村,市级慈善村、生态村等荣誉。 “看着家乡的变化,心里很自豪!” “等高速公路一通车,我们东一村的星空露营基地就马上动工了。看着家乡的变化,大家的心里很自豪。”东一村党支部书记谢浩海说。 从去年始,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东一村。遇到散客,“里弄长”们主动当起了地陪。在“里弄长”的带头下,村民们也纷纷加入,不仅热情地接待游客,还把村里好吃的好玩的悉数告知,不忙的时候也会陪游客走上一会儿。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25名“里弄长”到人人都是“里弄长”,放眼如今的东一村,文明之花已开遍了大大小小的里弄,结出了累累硕果。 从“里弄长”制度落地以来,正能量不断感染着身边的人。近年来,东一村以“里弄长”制度为抓手,聚焦“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实事惠民”,着力推进基层队伍建设,改善群众参与合力,提升长效治理效能,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大大提升了村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