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瞻岐:基层善治点亮乡村振兴“平安灯”
发布时间: 2023-06-06 10:08 信息来源: 瞻岐镇 信息来源:

平安,是发展之基。近年来,瞻岐镇紧紧围绕全镇重点工作,夯实基层基础、创新方法举措、狠抓队伍建设,以创建“平安瞻岐”为目标,全面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瞻岐新模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破解治理“难点”

“村里的活,党员们抢着干,你看我们的街巷里弄很清爽!我们不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相互照应,还在党员的带动下,积极参与到村里的各项活动,民风越来越淳朴。”来到瞻岐镇唐家村,记者听到最多的是这样的夸赞。

村民家里水管冻裂漏水,唐家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党员唐建康免费维修;拾金不昧,党员徐杰受到表彰;全村“清爽行动”,党员们抢着干;贫困党员和贫困群众,过年过节都收到温暖慰问……一件件小事、实事,让村庄变了样,村民暖了心。

近年来,瞻岐镇充分发挥党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协调机制带动完善村社自治体系,将自治施行情况纳入目标考核,推动居民更好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探索构建“越参与、越收获”的良性机制,使瞻岐更宜居、更整洁、更和谐。该镇采用吹哨报道机制,强弱项、补短板,把基层工作重心聚焦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等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上。即凡村社解决不了的事,统一由街镇一键“吹哨”,“派单”至职能部门解决。据了解,今年以来,通过吹哨报道机制,瞻岐镇各部门已解决民生实事等大事难事1200余件。

此外。瞻岐镇充分发挥妇女干部的作用,各级党组织还通过开展“文明家庭”“‘山支海’志愿联盟先进典型”评选,让至诚至善的品德力量成为引领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新风尚。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优化政策措施,完善工作体系,健全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我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瞻岐镇党员副书记吕辉表示。

强化矛盾纠纷化解

破解治理“堵点”

在瞻岐镇,有个远近闻名的“岐心为民”调解工作室。这个调解工作室是瞻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成部分,由瞻岐司法所指导具体工作,其受理的调解案件,一般由专职调解员周世昌主持调解,邀请民警、律师参与等方式进行,调解不收取任何费用。

去年5月,瞻海家园小区居民自改阳台管道导致漏水,造成楼下住户墙面发霉、损失颇大。当时恰逢小区物业竞标失败准备退场,维修受阻,加剧了这起邻里纠纷矛盾升级。“岐心为民”调解工作室介入后,一方面督促物业检查水管是否破裂、修复外立面防水涂层;另一方面安抚楼下住户情绪,协调修补方案。经过数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原先胶着的矛盾得到解决。

滨海都市花园小区在实施天然气改造时,施工人员与店铺商户发生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施工进度。小区社工经过长达3个月的调查,多次登门倾听店主诉求、化解其内心郁结。还逐一走访近20家店铺,采集众人意见,建立三方信任关系。经与燃气公司反复沟通,最终策划形成让居民、店铺、社区、燃气公司都认可的安装实施方案。

用真情、下功夫、有本领。面对矛盾纠纷,瞻岐镇通过专业调解员激发群众“向心力”,打通矛盾堵点,引导和谐自治。数据统计显示,去年处理各类矛盾纠纷743起,涉及金额1429.04余万元。此外,瞻岐镇积极强化执法普法,去年开展执法检查135家次,开具整改通知单37份,办理案件10起,共处罚金37万元,案件均值3.7万元。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近年来,瞻岐镇结合“里弄长”制度建立“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村社人民调解委员会-网格长-里弄长”层层递进的“四级联动调解”模式,积极发挥网格员和里弄长“啄木鸟”和“兼职调解员”的双重角色优势,打通调解“最后一百米”。据统计,去年瞻岐镇网格员走访累计达4.24万次。

瞻岐镇还利用法治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把对村民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与化解矛盾纠纷行动结合起来,使村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化解矛盾纠纷,着力打造平安瞻岐,为实现乡村振兴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

推进综合联防联控

破解治理“乱点”

“在村社实行‘网格员+里弄长’模式后,今年1~5月份,我们派出所有效警情同比下降5.2%。”瞻岐派出所民警陈贤说。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目标,瞻岐镇进一步整合完善巡特警、派出所民警、群防群治力量、网格员等常态化防控力量,点线面结合、全覆盖布警,落实“四项机制”,形成整体联动的巡逻防控网。

瞻岐镇平安法治办会定期分析治安形势,及时发布治安预警预报及防范措施,在构建镇、村、组三级治安防范网络的同时,通过网格长、里弄长、志愿者以及联村干部制度,督查防范以实现人防到位。另外,瞻岐镇以“雪亮工程”为基础,实现摄像头全镇覆盖,以智慧停车和交通隐患整治维护等技防,落实群众安全感提升。

与此同时,瞻岐镇平安法治办统一调配,落实值班备勤,纳入突发事件预警处置工作体系。对平安法治工作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暗访,特别是对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进行日常性全程跟踪督查,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整改内容,反馈结果。

围绕平安建设总体目标,瞻岐整合各方面力量,通过上街宣传、专题讲课等方式,广泛组织开展“平安村”“平安家庭”“平安单位”“平安校园”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把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丰富创建内涵,提高创建实效。

健全网格集成管理

破解治理“痛点”

5月30日,在瞻岐镇南二村,网格员张瑜超到精神病患者家中走访,了解患者近期精神状况,并及时将相关信息采集上传至“平安瞻岐”微信工作群。她说:“我们网格员每天都要在村里进行巡查,并通过‘平安瞻岐’微信工作群上报相关情况,及时协调处理矛盾纠纷隐患问题。”

瞻岐镇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配齐社会治理人员,深化基层网格治理,进一步细分微网格39个,构建“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员”三级网络提高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精细化水平,实行五级网格管理。

依托“平安瞻岐”微信工作群,网格员将每日事件情况采集上报,村综治工作站和镇综合信息指挥室每天汇总网格员信息。对出现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村综治工作站实行村“两委”干部积极包保化解。其中,一时难以解决的,镇综合信息指挥室及时到村合力化解,确保把问题解决在村组、解决在萌芽状态。去年,合一村、瞻虹社区等4个村社获评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东城村等11个村获评市级善治示范村。

大型社区治理难是基层治理实践中的普遍问题,而网格化管理是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方法。瞻岐镇瞻虹社区党支部成功运用“绣花功夫”织密网格,坚持“寓管理于服务”,社区治理理念由“行政管理”转变为“公共服务”,坚持党建引领,整合社区中潜在的各种资源和综合优势,社区居民也由传统的被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管理,进而促成社区居民、事务、设施共管共治,真正实现“一网兜起大小事、矛盾化解在家门”。

“未来,瞻岐镇将全面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瞻岐镇平安法治办相关负责人说。

提高智治支撑作用

破解治理“盲点”

在瞻岐镇94平方公里的辖区内,400余台高清摄像机每日不间歇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地“注视”着主要路口和街道。各村社充分利用已安装的摄像头进行线上实时监测,确保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发出指令、第一时间联系该网格的网格员进行问题处置,让治安防控工作更精准、更快捷、更高效。

“雪亮工程”是平安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的民生工程。瞻岐镇立足智治平台,通过数字赋能全域治理。瞻岐镇平安法治办主任孔秦宏告诉记者,自从投入200多万元改造提升镇综治中心信息化基础设施之后,瞻岐镇的社会治安、交通秩序等得到明显改善。

去年9月,镇综合信息指挥室完成了硬件环境升级。升级后,镇综合信息指挥室面积达176平方米,具备实时监控、视频调度、数据分析、数字孪生地图等各种基础功能,将城市管理、应急处置、消防救援等智慧场景应用融入平台统一管理,构建指挥室“平战一体”的可视化指挥调度体系,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从“救火式”向“预警式”转变,形成集成应用、服务联动的智慧城市治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改善人民生活、赋能社会治理是智能化建设的最终目的。目前,瞻岐镇已实施“里弄长 3.0”行动,依托“掌上治村”平台开发“里弄长”小程序,实现数字治理向基层里弄延伸,年均开展治理服务千余件,有力推动基层微治理。全镇掌上治村用户4800多名,一户一钉率超 80%,位居全区前列。其中,西城村获评宁波市数智乡村优秀案例和鄞州区共同富裕示范村。

未来,瞻岐镇将继续以“大数据、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智慧警务”建设,在大型商场、学校、景区等重点区域和辖区重点路段安装监控设施,实现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和案件高发区视频监控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应用。为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安装一键报警系统,积极守护“护学岗”,全力守护师生安全。建设智慧安防村社,努力实现“鼠标巡逻、镜头站岗、数据跑路”的社会治理模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