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消费指导手册(十九)金融理财篇
发布日期:
2023-03-08
14:41
浏览次数:次
信息来源:
区市场监管局
正确认识银行理财
1.了解自己:先了解自己的收入状况、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投资收益的收益和流动性需求等。
2.了解产品:产品是否具有保本条款(在不保本的情况下,要了解本金可能的损失程度)、产品的投资方向或挂钩标的、产品的流动性安排(即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提前获得本金和投资收益)、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产品面临的其他各种风险等。
3.适度匹配:配合银行人员完成风险承受能力测评,按照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填写,再根据测评结果选择可承受的理财产品。
4.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要牢记五个“不等于”
(1)银行理财不等于储蓄存款。
(2)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
(3)口头宣传不等于合同约定。
(4)别人说“好”不等于适合自己。
(5)投资理财不等于投机发财。
老年人投资理财要走出几个误区
误区一:贪利。提醒老年人提高警惕,越是“高息”,可能是陷阱的几率就越大。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老年人最好不要选择高风险的投资方式,可以优先选择储蓄和国债等固定收益类投资。
误区二:担保。老年人不能轻易给别人担保,在“看不准”“摸不透”的情况下,明哲保身是老年人安全的理财方式。
误区三:跟风。老年人理财时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开拓更多信息渠道,必要的时候可以咨询子女或者是熟悉的专业人士,不要仅凭销售人员以及其他老年人的意见进行购买。
误区四:集中。老年人的收入水平较低,应对风险的能力比较差,应当进行多元化的投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 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