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消费指导手册(十六)
1.假冒名医来坑骗
案例:广东省江门市消费者钱老伯在2016年11月应邀参加某生物有限公司组织的老人茶话会。活动中钱老伯被自称是国家级老中医的“医生”诊断出患有肾中毒、肝上火等症状,“医生”告诫他需及时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钱老伯被检查结果吓坏了,“医生”乘机推荐其购买保健品——熊之源牌“熊胆汁”,称服用后既养生又具有保肝、护肝、利胆溶石等作用,能治百病。在对方的游说下,钱老伯花了74580元买了5盒。回家后,钱老伯因怀疑产品功效便打电话要求退货,遭对方拒绝。
提醒:本案销售人员以“免费常规检查”为名,把消费者往“身体状况存在严重问题”结论上作引导,让老年消费者产生错误认识,进一步在哄、骗、吓的情况下购买一些作用不大或者有损健康的产品,主观上存在误导的故意,客观上造成消费者不必要的损失,依法应当追究责任。提醒老年人要理性对待商家的促销活动,应根据自身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不要盲目跟风或轻信街头巷尾来历不明的讲座及产品推销,谨防不法商家以免费试用、赠送产品等伎俩诱骗消费。
(案例提供:广东省江门市消费者委员会)
2.恐吓式推销
案例:82岁的吴先生,2014年做了脑部手术后,身体状况欠佳,经老同事介绍,在深圳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陆续购买了多种不同名目的产品。2015年12月17日,该公司销售员再次以恐吓性的方式向吴先生推销产品:“脑室闭合不全、脑瘫痪、脑休克、脑部动脉血管出现破裂,不预防就会脑死亡、脑痴呆。医院治不好,我们能治好。”在对方的一连串攻势之下,老人家言听计从地购买了该公司的姬松茸压片糖果55瓶,共计金额245000元,平均每瓶4454元。2016年初,吴先生去医院做了全身复查,主治医生称不用食用任何保健品。吴先生意识到被骗,多次和该公司人员沟通,要求退还所有保健品费用,皆无果。
提醒:此案经多方努力,于2017年3·15期间作为典型案例在媒体播出后,迫于各种压力,经营者主动联系消费者退回20万元费用。该案例再次反映了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在消费领域尤其是保健品领域,仍面临诸多风险隐患,保护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仍然任重道远。
(案例提供: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