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消费指导手册(十八)
发布日期:2023-02-28
15:15
浏览次数:次
信息来源:区市场监管局
1.警惕保健品添加药物成分
保健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食用保健食品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作用。如果服用了违法添加药物成分的保健食品,或许会有显著“效果”,却也很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甚至会危及生命。一些保健品在宣传促销时,以患者“亲身经历”介绍产品功效、含有产品功效的断言或保证、宣称功效与产品说明书不相符等,消费者切莫轻信,以免上当受骗。此外,每个产品的成分、剂量和品牌效应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切忌以价格高低来衡量保健效果强弱。
2.小心保健食品中的这些中药成分
生活中,不少“不差钱”的老年人都希望通过服用保健品来改善身体状态。但一些保健品中可能藏着“药食同源”的中药,如果与正在服用的西药相遇,可能会影响健康,比如:所以,老年朋友在购买保健品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保健品包装上的重要内容,如批准文号、功效成分、保健作用及保健功能、适宜人群或不适宜人群、禁忌等。存在基础病并且正在服用药物的患者,吃保健品前和医生说明一下,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停用保健品。
3.消费维权途径
如发现假冒或不合格保健食品,可以找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记得保留购买的实物包装票据,记录销售公司名称地址等相关信息;如果所使用的产品宣传“治好了”某些慢性病时,就涉及虚假宣传问题,应当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最好有录音、录像等相关证据;如果遇到被设圈套购买高价保健食品或引诱汇款的,应保留相关证据,及时报警求助,因为这已涉及到诈骗等违法行为。
相关问题投诉电话如下:
消费维权投诉:12315
食品、药品投诉:12331
产品质量问题投诉:12365
价格问题投诉:12358
医疗服务投诉: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