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消费指导手册(十七)
1.购买保健食品要提防这几个字眼
“迅速起效”。即使是药品,也不是都能迅速达到治疗效果。如果服用后确实效果显著,可能是保健品中非法添加了药品成分,这些成分很可能廉价、副作用多,甚至可能已被淘汰。“治疗多种疾病”。各种疾病的机理不同,对应的药物也有区别。一种药品如果对应很多种疾病,往往意味着它的特异性不强,作用温和,也就是效果不显著。保健品在这方面也类似,且只能起到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彻底治愈某种慢性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在医学界至今尚未完全攻克,不可能通过保健品彻底治愈。“纯天然成分”。这往往是商家重点宣传的卖点,但大家应注意,“纯天然”并不意味着无毒和有效,应合理使用。中药是 天然成分,但也要讲究药材的炮制和辨证施治。“最新技术、最高科学”。
如果看到“最新技术”“最高科学”这些绝对化的话语时也要警惕,因为这些字眼在包装盒上不被批准使用,所以这些保健食品很可能是假冒的。此外,“祖传秘方”等也是法律不许可使用的禁忌语。
(案例提供:广东省江门市消费者委员会)
2.如何正确识别和食用保健食品
1.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有保健食品标识(“蓝帽子”)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通过官网查询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及真伪情况,有两种途径: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库查询→保健食品;2)保健食品批准产品信息手机查询系统。
2.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及其生产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可到企业所在地省级主管部门网站查询确认其合法性。
3.购买保健食品要依据其功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切忌盲目购买食用。
4.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不能将保健食品作为灵丹妙药。
5.食用保健食品应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
6.保健食品不含全面的营养素,不能代替其他食品,要坚持正常饮食。
7.不能食用超过所标示有效期和变质的保健食品。
8.正规渠道购买。消费者应到有合法经营资质的商场、超市、药店购买保健食品,不可随意听信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