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计划总结
索引号 742195222/2023-11525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明州经济开发区
生成日期 2023-12-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体裁分类 其他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明州经济开发区2023年度总结和2024年度计划​
发布日期: 2023-12-28 10:31 信息来源: 明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信息来源: 明州经济开发区

一、2023年度总结

明州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紧紧围绕三个“一号工程”,坚持“体制护航”“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以“万亩千亿新明州,先进智造示范区”为目标,全力推进“七创争先,攀高进位”,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省政府办公厅于9月底发文,正式同意整合设立浙江明州经济开发区,完成了省级经济开发区筹建工作。现将相关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主题教育为核心,固本强基,提升干事创业激情。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确保在打造万亩千亿高能级产业平台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一是抓好理论学习。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组织全体党员制定学习计划,以个人自学、集中学习、循迹溯源、实地调研等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二是抓好两新党建。充分依托开发区56个两新党组织以及956名企业党员,通过抓组建广覆盖,抓规范夯基础,抓队伍强力量,稳步推进“两新”组织建设工,全年共成立2个两新党支部,发展企业党员33名。二是抓好干部培养。加强干部思想教育,把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在主题教育中焕发出的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依托“明州产业学院”,实施开展开发区青年干部“青蓝赋能”计划,实施帮带导师机制,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以助企服务为手段,攀高进位,推动核心指标增长。开发区以服务企业为核心工作,前三季度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15.6亿元,同比增长40.2%,远超市、区平均。进出口总额91.3亿元,同比增长24.8%,占全区比重较上年提升1.83个百分点。针对奥克斯、东睦等“头部”企业,以“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为目标,开展专班化服务,为开发区工业指标提供支撑。奥克斯前三季度实现产值193.2亿元,同比增长52.3%,实现进出口84.98亿元,同比增长26.8%,东睦也从下半年开始转正,全年预计实现10%的增长,为开发区乃至全区的工业指标做了支撑。针对其他亿元以上“腰部”企业,研究制定了《领导班子联企连心工作实施方案》《经济口领导值班走访企业制度》,全面重构企业困难问题知晓、汇总、流转、解决机制,确保联企连心,共完成企业走访调研158家次,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到位,增加了企业粘性,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去年新招引的威晟汽车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产值4亿,同比增长150%。针对发展遇到“瓶颈”的企业,为企业提供资金渠道、项目对接、上下游匹配等精准服务,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重回增长通道。同时主动与市内外金融机构进行对接,并与通商银行、北京金长川等银行、券商开展战略合作,探索出了一条“开发区+金融机构”引商助商新模式,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

(三)以企业招引为突破,延链强链,增加经济发展潜力。立足区域优势,厚植营商沃土,由主要领导带队,积极主动开展项目招引工作,不断推动各类企业在开发区落地生根,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是立足区块开展重大项目招引。年产40万套智能商用空调及配套项目已落地开工,朝阳一号地块、经十五路西侧地块内9个重点项目正加快推进谈判进度;新引入的新能源高分子材料项目、气动元件产业化项目已正是投产。二是立足人才开展科技项目招引。承接“清数D-LAB科创鄞州行”“千博回流”海外高层次专家鄞州行等活动,并以揭榜挂帅、项目路演等形式,为20余家企业推荐海外人才60余人;完成各级人才计划申报40个,其中国家级人才工程10个、省级人才工程计划12个,市“甬江人才工程”计划30个,区级人才计划30个,齐元机器人、华昇时代、尚元智行等人才项目均顺利落地。三是立足平台开展产业链招商。开发区联合各方着力打造专精化的科创企业平台,通过产业链招商,引导企业上下游抱团发展。联动智能医疗产业园、联东U谷两大产业平台和启迪之星、中物炜业两大加速器,加快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完善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今年以来,开发区两大产业平台已全面投入使用,其中联东U谷目前共入驻企业96家,其中61家已投产,24家正进行装修;智能医疗产业园共入驻企业28家,其中7家已投产,今年前三季度共实现产值6亿元。

(四)以项目推进为抓手,规划引领,强化要素保障力度。开发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一手抓存量项目推进,一手抓新增项目谋划。前三季度实现固定资产2.49亿,同比去年增长54.3%。一是全力推进“十大攻坚”项目。根据年初比武打擂的谋划,全力推进悦丰新电等产业项目,以及博格华纳、威晟等技改项目,“十大项目”预计均可完成,其中明州热电、威晟等项目均大幅超额完成。二是全力推进“地块出让”项目。为保障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发区全力以赴推进地块出让各项准备工作。依托鄞州 “全域整治”攻坚和工业用地“标准地”管理,加快推动经十五路以西、朝阳1号等地块的前期出让工作,进一步深入谋划景江路沿线大区块提升改造的思路,为开发区乃至全区的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空间保障。同时通过全区首例模拟审批,实现奥克斯商用北侧地块拿地即开工,次月即入统,预计该项目全年可新增固投2000万。三是全力谋划基础设施提升。结合地块开发计划和实际需求,研究制定《开发区2024-2028年基础设施改造计划》,提升园区在道路、绿化、文体设施和配套建设改造方面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同时以打造区域精品亮点工程为目标,启动景江路改造工程。

(五)以安全为底线红线,防微杜渐,确保安全稳定发展。开发区始终将安全作为发展的“红线”,在安全生产、党风廉政等方面常抓不懈。一是安全生产“0”事故。结合“迎亚运”等重大活动,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重点针对危化品生产存储使用、冶金、发电等企业,以及近年来各类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开展集中检查,共检查125家次。一方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要求企业主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进行隐患自我排查和整改。另一方面发挥开发区监管责任,会同区消防大队、镇应急所,对开发区内企业逐一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闭环管理,共督促企业整改安全生产隐患32个。二是党风廉政“0”违纪。明确开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责任,全力扛起各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七张问题清单梳理,不断充实问题库,提升识别、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同时重新编制了《开发区机关工作规章制度》及《明州经济开发区的采购管理办法》,用制度的手段推进开发区党风廉政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三是防汛防台“0”损失。今年台风“卡努”“杜苏苪”“海葵”相继影响宁波,开发区全体机关干部全力以赴做好防汛防台相关工作,确保开发区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有序开展。

虽然开发区在核心指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区委区政府对开发区的要求以及“万亩千亿”高能级产业平台的定位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爆发式增长企业缺乏,产业同质化明显。并未真正发挥近郊工业、省级园区的综合优势,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移动储能、硅光芯片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条也还未真正培育起来。二是固投项目储备不足,投资增长乏力。开发区投资的主要支撑为续建项目和技改项目,但因近几年暂无土地出让,仅在今年9月底出让了奥克斯商用以北一块土地,主要的数据贡献将在明后年产生,而朝阳一号、经十五路西侧等待出让地块,目前也正处于前期做地阶段,无法对固投给予持续有力的支撑,开发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只能完成攀高目标的30%。三是招商项目谈判艰难,落地产出尚需时间。开发区现有在谈亿元以上项目10余个,但部分项目由于资源匹配性低、产业空间不足、协商流程长等原因,导致落地速度慢于预期,外资也仅仅实现零的突破。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开发区将紧密结合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立足全市工业经济主力军主战场的定位,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高精尖的创新引领、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争创全省一流开发区,力争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内外资利用2000千万美元、7.5亿人民币。

(一)聚焦核心,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一方面紧盯“大优强”企业。针对龙头企业,助力奥克斯姜山工厂进一步提能升级,加快新出让商用区块建设进度,力争明年年底竣工投产。积极与奥克斯协商一期厂区改造升级事宜,调动其改建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产能,力争在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明年实现进一步的增长;针对东睦,争取签订“大优强”协议,通过“地瓜经济”鼓励其进一步做强总部,力争明年产值增长10%。另一方面狠抓“潜力型”企业。大力实施雁阵梯队培育工程,重点扶持近几年新落户的聚华光学、中科孚奇、华昇科技等企业,协助企业更好的对接资金、市场、技术等要素,助力其早日释放产能。争取全年实现“小升规”5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新增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200件。

(二)内外并举,强化招商引智力度。一方面积极借力域内外高校,着力构建市场融资、产学研转化、项目加速于一体的“创新生态链”,争取引进各类高新尖科技型企业10家以上。依托重点区块及可用土地资源进行重点项目招引,力争落地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8个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数字经济等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依托未来工业社区、联东U谷、智能医疗产业园等优质平台,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人才招商等专项行动,争取申报30个以上市级引才工程项目。同时全面推进一舟、中物、启迪等科技平台发展,进一步完善“一核多点”布局。

(三)软硬结合,提升要素保障强度。一是加快土地出让进度。倒排时间节点,加快朝阳1号、经十五西侧地块出让进度,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土地要素支撑。配合鄞工和姜山镇加快未来工业社区推进速度,争取项目有新的突破。同时加快推进景江路区块、明辉路区块的大区域更新思路及路径的谋划和推进。二是加快基础设施改造。启动朝阳1号、经十五西侧地块配套道路的立项和开工,配合地块开发进度同步推进道路施工;加速启动景江路道路改造工程并协同鄞工集团,做好人民西路道路工程建设相关工作。对开发区近五年基础设施改造计划进一步优化,提升开发区在基础设施改造方面的科学系和系统性。三是强化资金要素匹配。进一步加深与通商银行、市金控、北京金长川等资本方的合作,帮助开发区优质企业找资金。同时探索与社会资本共同成立产业基金的路径,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尤其是硅光芯片、低速无人驾驶等先进产业,最终达到让潜力企业在本土做大做强的目的。

(四)规划引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根据开发区实际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做好空间和产业规划研究项目,为开发区开发建设和企业招商工作提供进行全面统筹指导意见。就开发区现状电力、管线等基础设施充分排摸梳理,根据土地开发需求和时序对接相关单位,做好电力、给排水、通信等相关专项规划,为新建项目提供配套保障。同时做好开发区全域治理平台建设工作,通过数据采集、汇总与分析,提升全域治理水平,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