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咸祥:同心同向同行 共谱统战华章
发布时间: 2023-11-06 10:55 信息来源: 咸祥镇 信息来源: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同心者,不以日月为限。咸祥镇统战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发挥统战优势,持续凝聚人心、汇聚合力,在奋进中锤炼队伍、在关键处彰显作为,共筑“同心之圆”越来越宽,共襄“美丽咸祥”精彩蝶变。

聚乡贤合力 绘出最美“同心圆”

“不管走到哪里,家乡始终是我们心中的牵挂。”

有一群人,身在异乡,但总惦记着咸祥。今年中秋佳节,咸祥镇举行“潮涌蓝湾·乡贤筑梦”首届新乡贤大会,上百名海内外乡贤和关心支持咸祥发展的各界人士重归故里,叙乡情、话发展。

咸祥是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和“云南画派之父”蒋铁峰的故乡,诸多乡贤的嘉言懿行引导着咸祥人民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多年来,咸祥与马氏家族的互动交流不断深化,马氏家族不断通过自身影响力助力家乡发展。

此次乡贤大会,远在大洋彼岸的马友友的姐姐马友乘发来视频,她表示“很开心能收到咸祥首届乡贤大会的邀请函,很荣幸我们的祖居被授予浙江省四星级侨胞之家,本打算和友友一起回乡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但是因与演出行程冲突,不能到来。在这里祝家乡建设越来越好,祝父老乡亲生活美满幸福,祝大家中秋佳节快乐。”马友乘还特地录制了一曲宁波马灯调,勉励咸祥干部群众把“大提琴小镇”这张金字招牌叫得更响更亮。

一直以来,咸祥镇高度重视新乡贤工作,积极探索乡贤工作新路径,“抢”先发布全市首个乡镇级人才蓝皮书,在全区率先成立乡贤人才库,按照“一人一档”登记造册,实行一对一服务,确保乡贤联系家乡有反馈、了解政策有途径。截至目前,该镇在册乡贤共309人,全部加入镇级乡贤联谊会和村级参事会,全镇上下形成“聚乡贤之力引乡贤之资、借乡贤之智”的良好风气。

家乡服务乡贤、乡贤贡献家乡,成为咸祥这片热土的“双向奔赴”。

咸祥镇在横山村、海南村、咸一村重点打造村级乡贤馆,展示乡贤风采,传播乡贤故事,营造知贤、颂贤、学贤氛围,不断增强乡贤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同时建立镇党委政府联系走访乡贤制度,去年以来累计走访300余人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80余个。

一大批乡贤集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个个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在这里上演:旅美乡贤陈建德教授与镇中心卫生院合作;成功引进国家级人才何宏昌教授,注册企业宁波渔遥科技有限公司;腾讯Q币之父朱留锋创办的宁波灯之芯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咸祥……广大新乡贤回归乡里、反哺桑梓,成为共同富裕的“带头人”。

尽管身居异国,但陈建德希望用自己的所学回馈家乡。2018年,咸祥中心卫生院和陈建德教授领衔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胃肠动力实验室成功牵手,他牵线知名专家到咸祥中心卫生院坐诊,为该院引进先进医疗器械,并促成咸祥医生到美国交流学习。区第五医院项目落地后,他表示,只要家乡需要,一定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是在该院搭建大消化科平台、发展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结合专科等优势学科方面贡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人脉资源。

此次新乡贤大会,依托“大提琴小镇”建设项目、区第五医院建设的消化专科医学技术和人才培养战略合作项目、咸祥农业资源的富生谷·融合产业科创园项目、咸祥镇蓝海禀赋的滨海风情精品酒店项目4个咸祥乡贤促成的合作项目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乡贤治村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咸祥镇深入挖掘乡贤资源,探索“乡贤+”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乡贤在助力党的建设、环境改善、产业发展、公益事业等方面的作用,为基层治理赋新能。

咸祥通过“镇党委出题、社会团体接题、新乡贤做题”的方式,引导新乡贤围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建言献策。围绕宁象线市域铁路征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课题召开乡贤座谈会6次,采纳意见50余条。经过乡贤牵线,聘任17名省“艺术乡建”专家指导团为镇“文化艺术”导师,与17个行政村结对,常态化参与咸祥“文艺助共富”计划。

依托新乡贤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带建设活动,咸祥镇结对3个项目,其中横山村与鄞州区侨联共建的横山村休闲公园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海南村与民建鄞州区基层委共建的海南村祠堂前停车场建设等项目已全面完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

乡情,将咸祥镇党委、政府与广大热心参与家乡建设的乡贤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汇聚起蓝湾潮水般竞涌奔腾的磅礴力量。

凝各族动力 创出共富“同向路”

10月29日,咸祥镇文化中心刚成立的朴胜吉石榴红大提琴工作室里琴声悠扬,原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朴胜吉正作为“友友”大提琴社团的全职教师,指导学员们演奏朝鲜族乐曲《阿里郎》。

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咸祥镇以“石榴红”品牌培育为抓手,创新工作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富裕之路,一颗颗籽粒饱满的“大石榴”正逐渐成熟并芬芳四溢。

据了解,咸祥镇少数民族常住人口有958人,涉及土家族、侗族、苗族等23个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芦浦村、海南村、球山村等。

该镇各民族同胞以从事海水养殖业、果蔬种植业为主,其中养殖户307户、种植大户22户。咸祥镇成立“之江同心·石榴红”“咸创56+”民族创业联盟,依托全区首个镇级区域公共品牌,开辟“民族精准帮扶直通车”实体区域和线上商城,以镇IP“盐宝”身穿少数民族服饰作为形象代言人,形成“商家出单—联盟送单—农户做单”的全链条式生产模式,助力各民族农户抱团发展、增收致富。

冯金芝是瑶族人,韦双是壮族人,各承包了20多亩土地经营南美白对虾养殖和梭子蟹育苗。加入创业联盟接受专业指导后,她们的养殖塘对虾病害越来越少,供货量逐年提高,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水产养殖项目也成功申报市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得到市级补助,日子越来越红火。

截至目前,“咸创56+”民族创业联盟已涵盖218家涉农个体和企业,包括韦双等5家少数民族农户,实现少数民族农户均增收5万元左右。

精神富有是共同富裕的底色。

今年6月,咸祥镇在咸六村重点打造宁波市首个村级非遗馆,被鄞州区委统战部授予中华传统技艺研学体验馆,该馆从“著书立说”“草根风雅”“翰墨飘馨”全景式展陈全镇16项非遗项目,以此为依托打造“之江同心·石榴红”共富基地,在传承传统中集聚人气人心,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

省级非遗项目灰雕传承人、市级非遗项目渔船制作技艺传承人、区级非遗项目琉璃灯制作技艺传承人纷纷走进非遗馆,在讲解演示中培树各族群众的文化自豪感。盘扣传承人还在此手把手教授各民族群众将盘扣变成咸祥文化特色的工艺品,增强各族群众的身份认同感和文化向心力。

在咸祥,民族一家亲的场景处处可见,无论是老年,还是少年,都是咸祥大家庭的一份子。

他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用创新实干绘就精彩画卷。

汇阶层新力 广聚振兴“同行者”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支新锐力量,也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新阶层人士有效组织起来、更好发挥力量,考验着统战工作的眼光、格局和方法。

去年6月,为进一步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助推乡村共富方面的优势作用,咸祥成立全区首个镇街知新会。这意味着,咸祥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有了专门的组织,有了更加便捷的联谊交流、共商共赢的交流平台。

如今,咸祥镇正积极打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特色品牌“咸新共力”同心联盟,以“新·心红”为主旋律引领思想,通过引领新阶层、建好新阵地、凝聚新力量三大举措,交出了互融互促的实践答卷。

“咸新共力” 同心联盟成功开拓了中国(咸祥)航空飞行营地、咸祥鲜2°生活馆、咸笈·堇书房等一批阵地作为同心共富空间,在推广咸祥农文旅体资源的同时,致力于打造集思想引领、沙龙团建和共富驿站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创业创新空间。

该镇还聘请了西门町、天蓝in宁波等12名宁波媒体、影视、文旅产业、网络新经济、农产品销售等领域的大咖为“咸新共力”乡村共富推荐官,助力咸祥美食、美物、美景推荐,画出了乡村共富“同心圆”。

凝“新”聚力,咸祥镇挖掘聚拢一批文化爱好者、产业负责人、非遗传承人等一众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赋能乡村振兴,让“新”力量在基层绽放新光彩。

咸祥镇知新会副会长、中国(咸祥)航空飞行营地负责人徐意结合中国(咸祥)航空飞行营地、镇百姓健身房、芦浦古道等场地,策划举办了2023年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浙江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宁波市科技体育运动会、海上明月马拉松等大型赛事,以及瑜伽、武术等公益体育活动,助力咸祥体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品牌化运营、整体性提升。

徐芦雁是镇图书馆负责人,致力于建好新阶层人士的“精神家园”,她组织开展有关党的二十大、共同富裕等主题鲜明的阅读分享以及换书大会、阅读马拉松等活动,通过组建党的理论宣讲服务队等形式,吸引更多人参与阅读、分享阅读,传播主流“好声音”。

镇文体中心专管员王旭峰和徐芦雁一样,也是咸祥镇知新会成员。作为本土青年歌手,他开设声乐公益讲堂,满足当地群众多元文化需求。今年以来,“咸新联助·与海共舞”同心公益讲堂已开设40余场,数十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分享了摄影、露营、音乐、沙画、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凝聚一颗心、汇聚一股力、同画一个圆。新时代新征程中,咸祥镇持续增强平台的凝聚力、向心力,注重引领和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专业优势,走出了一条统战工作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共建、共享的新路径,为咸祥发展汇聚更多新智慧、新力量、新可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