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楼街道“三举措”推动住宅电动车专项治理

发布日期:2023-11-16 16:1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应急管理局

为落实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措施,整治辖区电动自行车乱停放、乱充电等现象,提升广大居民群众对电动车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杜绝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发生,进入秋季以来,明楼街道应急消防管理所结合辖区实际,结合社区和物业三方力量开展电动自行车治理行动,减少电动车火灾事故隐患,确保辖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一是“科技”护航住宅安全。自今年秋季以来,明楼街道常青藤社区与东海社区的高层住宅小区居民楼内电梯电动车阻车感应系统的安装,极大减少了高层住宅电瓶车上楼充电现象,给住宅消防安全提供了进一步保障。据介绍,电梯阻车器主要是通过电梯顶部安装的智能摄像头,进行自动精准识别。当摄像头识别到有电动车进入电梯时,会立即播放语音警告,然后联动电梯控制系统,阻止电梯运行。直到电动车被推出,电梯才会正常运行。如今,电动车进不了电梯、上不了楼,切实从源头上防止住宅小区电动车火灾事故发生,这一民生实事项目获得了居民好评。    

二是“人防”保障辖区安全。明楼街道以电梯电动车阻车感应器为抓手,以“科技”与“人防”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加强网格巡逻频次,有效阻止电动自行车“上楼入户”违规停放、充电,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内消防安全水平,明楼街道计划协同做好住宅小区消防安全巡查监管工作和消防隐患专项整治试点工作,以点带面、从线到片辐射引领消防整治,从而实现辖区内消防安全水平共同提升。

三是“宣传”扎实消防安全。根据电动自行车安全宣传海报不同内容,在电动自行车库(棚)、公共停车点、楼道口、物业服务中心等区域张贴宣传海报,并积极向社区居民、小区业主、物业管理负责人普及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告知用户严禁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建筑物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严禁在室内进行充电,严禁私拉乱接充电线路;严禁私自改装电动自行车线路及充电器、电池等配件;严禁在电动自行车周边存放易燃易爆物及使用明火等注意事项,以此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