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以高能级开放壮大“地瓜经济”
编者按: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为生动反映鄞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举措、新成果,真情讲述鄞州人弘扬“四千”精神、全力拼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故事,本报今起推出“了不起的‘地瓜’”系列报道,以鄞州为原点,顺着藤蔓枝叶,挖掘探寻“地瓜”背后的故事,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生机与活力。
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圆满落下帷幕。本届进博会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均超过历届水平。
展会期间,鄞州交易分团携394家企业集中观展,希望在进博会上“博采共进”。
“跳出鄞州,发展鄞州”,凸显了鄞州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决心,也凸显了鄞州打造更具韧性、活力、竞争力的“地瓜经济”的雄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形象地提出“地瓜经济”的比喻:地瓜的藤蔓伸向四面八方,但它的根茎还是在这块土壤上,藤蔓的延伸扩张,最终为的是根茎能长得更加粗壮硕大。
地瓜,就好比我们城市的经济,只靠“根茎”单打独斗,说到底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藤蔓”不断伸展出去,从各方汲取营养,让各方面资源为我所用,才能让城市更有实力、更具活力,也更富有竞争力。
当前,面对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布局大调整,面对全国各地争先恐后“拼经济”的态势,面对各种资源要素制约,特别是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挑战,能否“跳出鄞州看鄞州”,主动参与全球化合作与竞争,考验着鄞州的干劲、视野和胸襟,呼唤的是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
一直以来,开放是鄞州的优势。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敢闯敢试的鄞州,不断抢抓历史发展机遇,改革破难,实现了从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区,再向经济强区的“三次跨越”。靠的就是“开放永不止步”的精神。发展壮大“地瓜经济”,亦如是。
要让“地瓜”丰硕,“肥沃的土壤”和“阳光雨露”不可缺少。
24家上市企业、14家超百亿元、206家超十亿元、1165家超亿元企业,5家企业上榜2022中国民企500强,26家企业上榜2022宁波综合企业百强,“国字号”单项冠军企业达到21家、居浙江省第一;
拥有外贸企业500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1000多家,去年把1927亿元货物卖到全球211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宁波制造“走出去”;
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压缩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利用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建立健全具有鄞州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全区拥有各级双创平台5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48家,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12年稳居宁波市第一;
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现有各类金融机构近300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占宁波市的五分之二,稳居宁波市第一、在长三角领先……
这些,都是鄞州发展“地瓜经济”的基本盘。
同时,鄞州也存在着“对外依存度高”与“对外通达度低”、“产业集聚度高”与“产品附加值低”、“区域知名度高”与“招引获得感低”等“三高三低”问题。
如何解决?
“现代经济的藤蔓,十分重要的形态就是‘链接’。”同济大学管理学博士、德国欧洲商学院访问学者、宁波大学MPAcc执行主任陈翼然表示,地瓜汲取养分的多少,根本在于藤蔓延伸的能力,鄞州要想在更大的经济丛林中获得更多养分,不断拓展藤蔓就显得尤为重要。
“着眼当下,要打造具有鄞州特色的产业生态和经济生态,让生态中所有经济主体,能够有充分的资源和有效的渠道为鄞州赋能,形成生态协同。只有这样,所有经济主体才能在这一‘地瓜生态’中获得价值和能量,从而实现合作共赢。”陈翼然表示。
事实上,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部署要求,鄞州制定出台了《鄞州区强力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 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强区实施意见》和《鄞州区“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行动方案》,明确至2027年,我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巩固、走出去实力再增强、引进来水平再提升、反哺效应再放大,国际开放枢纽之都首善之区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其间,我区将重点开展八大提升行动:开展总部经济引育提升行动、双招双引提升行动、区域协同提升行动、外贸全产业链提升行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打造行动、开放平台能级提升行动、区域国际化提升行动、风险防控能力提升行动。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的鄞州,只有更加深刻地领会“地瓜经济”的内涵,以“向东是大海”的豪情壮志“走出去”,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引进来”,才能打开竞合共赢的新空间,奔向经济全球化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