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养老服务>工作情况
福明:打造幸福共同体,让“养老”变“享老”
发布时间: 2023-11-01 10:34 信息来源: 区政府办 信息来源:

作为宁波城市东扩、建设东部新城的主战场,福明街道安置了大量城市被征迁人口,集聚了许多的老年人,尤其福明家园、福城、新城等社区,老年人占比已超过20%,进入中度老年化阶段。为改变老人尤其是高龄独居老人出门难、就医难、关爱少、陪伴少的困境,近年来,福明街道积极打造养老服务幸福共同体,着力构建老有良医、老有膳食、老有宜居、老有健康、老有怡乐、老有所为、老有所依的幸福家园。

老有良医

医康养联动更舒心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卫生间地面太湿,我滑倒起不来了……”今年3月,家住福明街道新城社区的傅老伯用安装在家里的“智慧按钮”求助,不到15分钟,包片社工就带着专业医护人员登门查看老人情况。

这个神奇的按钮,是街道与第三方银巢养老机构合作,在辖区内推广实施的“智慧按钮”项目。当老人有需求或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一键按下SOS按钮,通过“一键到家”智慧平台,其子女或者监护人、指挥平台后端都会第一时间收到报警信息,后台客服立即电话联系,包片社工上门查看予以响应。目前,该项目已在辖区4个社区实施,为40名老人的居家养老带来安心保障。

“您最近血压血糖控制得还可以,继续按原来的剂量服用。”作为丁阿姨的家庭签约医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薛钦方医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上门问诊。据了解,福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辖区居民的不同就医需求,探索推行“住院病床—家庭病床”协同模式,通过家庭医生团队为辖区部分行动不便、失能失智老人及重点人群提供预约式上门出诊和家庭病床等延伸服务。

熏艾草、做艾灸……国庆长假期间,宁城社区的老年居民在社区居家养老活动中心沉浸式体验了中医理疗。诸如此类的中医服务专区如今已覆盖福明街道13个社区,老年人在家门口便能体验拔罐、刮痧等中医理疗服务,学习各种中医养生知识。

老有膳食

联盟助餐更放心

一餐饭装着大民生。养老首在“食”,“老有所食,食有所安”,养老才有根基。目前,福明街道已联合辖区10余家热心餐饮企业,组建“夕红市”助餐联盟,制作了“福明喊你来恰饭”助餐地图,为辖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服务。辖区老人可前往助餐点用餐,或在社区统一订餐,由助餐联盟单位进行派送,按年龄跨度不同,可享受每餐2~5元的优惠。另外,根据老年人用餐特点,街道还向助餐联盟商家发起“少油低糖”健康饮食倡议,让老人乐享“舌尖上的温暖”。

福明家园三期小区的居家养老食堂,不仅环境舒适温馨,而且饭菜价格实惠。“目前有3个套餐供老人选择,2荤2素1汤1饭共22元,1荤1素1汤1饭12元,全素8元,针对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及特殊人群,‘春风里’助老服务团队成员还免费提供送餐服务。”福城社区党委书记邓锦蓉介绍,由街道牵头,社区与福佑餐饮店合作开展的助餐服务,已为百余名老人提供了堂食与送餐服务。

今年,福明街道先后投入18万元推动社区食堂改造,不断提升助餐服务品质。为让订餐、选餐更加便利、人性化,街道还尝试在养老食堂基础上,开办社区食堂,开发净菜配送等各类市场化服务,上线简易版平台工具,并将盈余补贴老年人餐费。

老有宜居

适老化改造更安心

“从没有想过能这样方便,感谢政府提供了这么好的福利。”刘淑兰是福明家园社区一名高龄独居老人,经过适老化改造后,家中过道安装了扶手,浴室地面做了防滑处置,洗澡不用担心摔倒,老年生活质量大大提升。近年来,福明街道陆续为辖区46户困难户、残疾人、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改造。在推进过程中,改造项目清单不断精细优化,更贴近老年人实际需求。

最近,新城社区智慧养老展厅吸引了不少老年人前来参观。该展厅配备了无感服务智能终端,可通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慧助餐、健康管理、无感监测三大养老服务数字化场景,比如健康管理场景,依托浙里办“银龄养老”系统,为老年人配置健康监测系统,方便老年人健康自评;无感监测,依托浙里办“浙里康养”“银龄养老”系统,通过智能测温、护理员打卡和人流量监测等,助力提升居家养老运营服务质量。

老有健康

文体活动更丰富

“天气好,想秋游的朋友可在微信群里接龙报名了。”随着陆嘉社区老年协会会长翁定良一声吆喝,群里的老年人纷纷接起了“长龙”。成立于2008年9月的陆嘉社区老年协会,是福明街道首个老年协会,由居民自发组建,目前共有会员86人。

组织理论学习、志愿服务、会员出游、集中观影……协会的老人们常常给自己“找乐子”。协会自发组织去舟山沙雕节、桃花岛、中国渔村等地开展采风、旅游等活动,回来后还举办摄影作品展,把老年协会办成老人的“第二个家”。3月14日,在陆嘉社区党委的支持下,陆嘉社区老年协会组织社区50余名老年人前往宁海“十里红妆”体验浙东独特的婚俗文化及传统技艺。

福明家园社区是宁波城市化进程中第一个以集中安置被征迁农民为主体的新型社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占比达30.5%。为满足老年居民的健身需求,结合全国体育标准化示范社区创建,社区对户外老年器械进行了改造升级,专门制定了老年人体育活动计划,开展了健步走、晨跑、钓鱼等活动。2021年,由街道投资150万元的百姓健身房在福明家园社区落成,这个各类硬件设施完善的健身房,成为老年居民每天的打卡地。

“每天早上7时至下午2时,百姓健身房免费对老年居民开放。健身房内还专门配备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器械、设备,安排专业教练。”福明家园社区党委书记王薇说,如今健身房内低重量的哑铃、弹力带、平衡球等成了老年人的最爱。

杭州亚运会举办前后,街道老体协积极组织发动各个社区举办了“桌上冰壶球 趣味迎亚运”“趣味三项”以及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气功、“啃秋”民俗活动,积极宣传亚运精神,丰富了老年人文化生活。

老有怡乐

敬老助老更有礼

10月17日晚,吃过晚饭,陆嘉社区的居民带着板凳、零食、水果,来到社区露天过道,观看越剧演出。当天晚上演出的戏剧,由社区嘉悦戏曲社成员自导自演。

成立于2008年的陆嘉社区嘉悦戏曲社,在每年的敬老月都会为社区老人送上丰富的“戏曲大餐”,先后编排了《狸猫换太子》《追鱼》《借红灯》等越剧经典选段。

重阳百家宴、品茶看戏做寿桃、集体生日会、敬老便民服务活动……每年重阳节前后,福明街道13个社区变着花样给辖区老年人过节。今年,在福城社区,130名8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都收到了一份敬老“显眼包”,除了5公斤大米、手绘反诈抽纸外,另外还有一叠福利券,分别是免费配老花镜券、上门理发券、清洗空调券、早餐券各一张。这也是该社区连续第12年为老人发放重阳礼物。

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福明街道连续3年开展“家门口的老年大学”项目,为老年人提供瑜伽形体、声乐朗诵、礼仪教学、戏曲指导、手工制作、书画表演、健身舞蹈、智能手机使用等精品课程,每年派送课程200余堂,服务人群3000余人,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多达120个,培育了“银发奶奶”旗袍队、江城之光太极拳队、新城气功队等品牌团队。

老有所为

共建共富更有为

最近,福明街道东方一品小区邻里中心的屋顶露台成了丰收的“小农场”,“花姐种菜团”成员们乐呵呵地忙着采摘各种蔬果。

去年,江城社区发动社区退休居民认领邻里中心屋顶露台的“小农场”,目前“种菜团”已有固定成员7人,成员们通过社区园艺课、种植课提升园艺水平,将屋顶露台打理得绿意盎然。

针对之前小区毁绿严重、环境脏乱现象,碧城社区借助党建联建力量,在众筹改造共享花园的同时,挖掘出退休居民叶明忠、王仁岳等一批园艺达人,让他们全程参与共享花园点位改造,并成为共享花园的主理人。如今,在他们的打理下,共享花园漂漂亮亮的。环境变美了,居民的文明意识也不断增强。

组装定时器插片、包装吸管……在新城社区内,有一个“励志手工”共富工坊,工坊的成员主要是残障人士,以及待业、赋闲的低龄老人。近年来,新城社区在各级政策扶持下,打通上下游资源,建立了“励志手工”共富工坊,与奉化“华申塑胶”等多家爱心企业合作,配备专业人员指导日常工作,为共富工坊成员提供就业岗位。

“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大量低龄老人富有朝气、活力,街道积极探索‘劳养结合’新模式,为低龄老人搭桥铺路,搭建‘共富工坊’新平台,让富余劳动力转化为富裕新动力,实现‘老有所养’向‘老有所为’转变,进一步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福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老有所依

银青结对更贴心

围绕“老有所依”,福明街道结合网格治理全面推行“幸福来敲门”“亮灯行动”“E起帮”等志愿服务项目,联合网格员、居民志愿者、甬爱e家等共建单位,共同守护老年居民安全,回应日常所需。

“阿婆,我们来给您送重阳节长寿面了。”10月24日上午,新城社区“幸福到家”慈善义工徐云花与朱亚芬带着长寿面,来到96岁高龄老人王和庆家中。

作为慈善义工的她们,每个月都会到结对的独居高龄老人家中探望,陪他们聊天、打扫卫生。逢节假日,还会带着礼物上门慰问。

新城社区是大型安置社区,共有70周岁以上老年人1171人,其中独居老人228人、孤寡老人14人、空巢老人657人,老年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5%。

2009年初,社区组建“幸福到家”慈善义工团队,14年来,这支义工团队的人数越来越庞大,社区网格员、微网格员、居民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携手,通过公益性服务的方式,为社区孤寡、独居、空巢老人开展日常生活帮助、精神生活慰藉等形式多样的助老活动。2023年,“幸福到家”项目荣获宁波市十大慈善义工项目荣誉。

日前,福城社区的13名老党员在5名青年党员的陪同下,先后打卡了王孝和先进事迹陈列馆、东部新城生态长廊,大家对这次家门口的旅游很满意。

安排年轻党员陪同老党员打卡辖区内的红色地标、风景点,是福城社区开展的“银青薪传”系列活动之一。目前,该社区6个网格的18名青年党员已同18名老党员完成“银青结对”。

福城社区党委书记邓锦蓉称,考虑到高龄老党员不少是空巢、独居老人,平时外出机会不多,为充实他们的生活,了解身边的发展变化,社区特意安排了这一活动。社区还精心挑选活动照片,制作成相册,送到老党员手中。

据悉,福城社区60周岁老年人口占比达25%,近年来,社区在全国老年友好示范型社区创建的过程中,通过拓展快乐养老、专业养老、文化养老服务,打造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养老服务阵地,构建“三养联动”三足鼎立的矩阵,组织辖区青年、银发党员进行“银青结对”,通过50+、90后党员共学党史,打卡红色地标,学习防诈小知识,猜灯谜等,让小朋友、青年党员一起守护花甲老人幸福晚年。

9月,福城社区还推出了“亮灯行动”,社区网格员一对一结对守护空巢、独居老人,每天巡查空巢、独居老人家里的亮灯情况,尤其是晚上,“看一看、问一问、帮一帮”,透过一窗灯光,守护老人安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