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聚焦“一老一小” 绘就“朝夕美好”画卷 | ||
发布时间: 2023-10-25 15:18 信息来源: 白鹤街道 信息来源: | ||
|
||
“一老一小”牵动着每个家庭,也是国家重视、社会关切的重点群体。近年来,白鹤街道持续聚焦“一老一小”,全力推进高质量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织密共富路上“一老一小”守护网,努力打造全区“一老一小”高质量发展高地。 守护“夕阳” 近年来,白鹤街道不断升级养老模式,从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将为老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门口,并持续推出各类特色服务项目,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努力为白鹤街道的老年群体打造有温度、有品质的养老生活圈。 从打造老人们喜爱的“空中花园”、升级为老人配送饭菜的“中央厨房”,到多元化养老服务全覆盖、养老服务中心品质升级、引进专业化社会组织进行居家养老服务……白鹤街道正用实际行动推进养老事业发展,勾勒出一派温暖、和谐、幸福的居家养老图景。 由点及面 打造全域覆盖式养老体系 10月23日上午,位于白鹤街道丹凤四村53号的白鹤街道“幸福里”美好生活服务中心正式开业,这一集医康于一体的嵌入式养老中心和儿童活动中心,让白鹤街道居民有了新去处,也为该街道全域覆盖式养老体系建设增添了一笔。 白鹤街道是典型的老城区街道,总体呈现“643”格局,也就是60%以上的小区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40%以上的小区实施准物业、社区代管模式,30%以上的户籍人口是老年人,具有老旧房子多、老年人口多、基础配套弱的特点。 白鹤街道老龄化程度较高,根据最新数据,街道辖区内共有户籍人口5.3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8万余人,占户籍人口的33.6%;80周岁以上2800余人,占5.3%。黄鹂、紫鹃、丹顶鹤3个社区的老龄化程度均超过40%。 近年来,街道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初步建立了“医食住行”等方面为老服务体系,逐步成为全区乃至全市老城区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的样板区。 当前,白鹤街道正不断健全“2+11”双中心制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体系,包括1个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街道级“幸福里”美好生活服务中心、1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无墙养老院”式服务网络,并且全部委托第三方运行,其中3A级站点7家,2A级站点5家。 “‘2+11’式的站点布局保证了各机构在服务队伍、公益资源、服务设备上的互惠共享;在功能设置上,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既与中心有所区分,又互为补充。如‘幸福里’与白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引进中医康复理疗门诊。”白鹤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定龙介绍。 其中,白鹤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要特色是医养结合。该中心由白鹤福利院原址改扩建,位于白鹤社区内,占地面积共1800平方米,主要是为辖区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训练、药品配送、文化娱乐等多项日托式服务。自2016年12月初对外开放,该中心主要特色定位为医养结合,日服务300人次左右,主要来自附近白鹤、黄鹂和丹顶鹤3个社区。 此外,丹顶鹤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主打品牌“共享客厅”。2020年初,丹顶鹤社区推出首个“共享客厅”,根据老人需求推行“清风茶苑”“筑乐小园”和“老味道共享小厨”等服务项目,免费为高龄老人提供爱心豆浆、营养餐点、花艺茶吧等服务,让邻里共享健康生活,已累计服务万余人次,社区于2021年荣获国家级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 黄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拳头产品为“中央厨房”。2017年6月,“中央厨房”对外开放,由黄鹂社区免费提供场地,目前由明慈生活服务有限公司承接,服务对象为街道辖区老年人。这一场地可同时容纳近百人堂食,每天提供中、晚两餐。 2018年起,白鹤街道利用宁波建工留本冠名慈善基金,为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进行补贴,既惠及老年居民,又支持公益运行,现每日就餐(含送餐)人数稳定在260人次左右,在全区名列前茅。 定向专业 打造个性化为老服务团队 立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服务需求,白鹤街道培育汇聚了“小棉袄”、“锋之社”等特色专业为老服务团队。 “小闻,等房子拆掉了,我们就住到雅戈尔老年乐园去,你提前帮我们登记下。”7月11日一早,家住白鹤新村的曹先生找到社工闻霞,希望能在街道的帮助下,在房屋征迁后,同雅戈尔老年乐园联系,让其跟老伴入住。 张阿姨夫妻是失独家庭,随着年龄增大,面临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多。眼下,其所住的小区面临未来社区改造,改造期间怎么租房、租哪里、费用是否合理……让夫妻俩着实犯难。 其实,失独家庭养老需求是目前社会上广为关注的一个话题。2016年以来,小棉袄服务社在以陈红英和闻霞为首的志愿者带领下,一直关心关爱失独老人,服务这一特殊群体。 为提升老人面对生活的自信心,小棉袄服务社开展让爱回家·回娘家系列关爱特殊老人项目。通过“小棉袄”志愿者与特殊老人结对,制订个性化帮扶工作方案,帮助老人发掘生活乐趣,重新找到适应社会生活的新方法。 针对特殊老人比一般老人更加惧怕疾病的情况,小棉袄服务社开展幸福加法码——失独老人“健康路径管理”项目,利用各类资源全力推进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帮助特殊老人掌握日常的保健知识和养生技能,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从“自助—他助—互助”,这是小棉袄团队希望达到的效果。小棉袄服务社还开展了夕阳无限话常青——特殊老人公益反哺项目,为特殊老人链接资源、建立平台,挖掘他们的特长,让他们逐步参与社区活动。 丹顶鹤社区具有老年居民多、弱势群体多、外来新市民多的老社区“三多”特征。为更好地满足各类居民的需求,2016年,社区引入“锋之社”志愿服务组织,为辖区特殊群体上门提供个性化服务,让老人在家门口乐享精致生活。居民刘宁主动请缨,成为这一公益团队的负责人。 7年来,“锋之社”的志愿者们每月都会为社区居民提供洗头理发、修剪指甲、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每季度,“锋之社”会联合社区给独居老人过生日,为老人送去精彩的表演。逢年过节,志愿者们还会一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去节日的慰问和祝福。 数字赋能 打造全方位护理智慧养老 近年来,白鹤街道探索运用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建立健全辖区老人助餐、助行、精神关爱等全方位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 2020年开始,白鹤街道推进适老化改造工程,采取政府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方式,实施三年来,让辖区63户老年家庭户受益,老年人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感得到大幅提升。 白鹤街道选址黄鹂新村415幢原鹂西居委会作为适老化改造样板场景,与省首批共富观察点银巢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合作共建。下步还将引入公益课堂、志愿服务等为老服务内容,成为集体验、休闲于一体的为老服务驿站。 为实现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信息化水平,白鹤街道在区民政局共同推动下,联合鄞州华数、浙江新日月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和宁波乐因邻生活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建设集智慧监护、24小时响应、生活服务、订单跟踪管理于一体,多端联动的居家养老综合服务系统,并在黄鹂社区试点运营。 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如何先行一步?白鹤街道围绕“一个管理系统”——居家养老、生活服务综合服务管理系统;“两个响应机制”——24小时服务响应和多端联动响应;“三项服务进社区”——智慧居家养老床位进社区、数字化居家养老服务进社区和数字化生活服务进社区,为居民建设更加便捷、多方响应、适应更加广泛人群的居家养老和生活服务需要。 目前,第三方机构已初步完成对白鹤街道辖区内80岁以上老人的入户调查,已有30户老人家庭的养老床位设备安装到位,并进行服务系统的调试。近期,白鹤街道还将陆续完成150户老人家庭的相关设备安装,畅通“呼叫中心—运营系统—服务机构—服务人员—服务对象”的服务响应流程,使得辖区老年人享受智慧服务数量在全区遥遥领先。 托举“朝阳”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就是守护未来,守护希望。0~3岁婴幼儿照护,一直是不少双职工家庭面临的难题之一。据统计,截至10月7日白鹤街道辖区内共有0~3岁婴幼儿787人,占户籍人口的1.5%。因此,打造主体多元、模式多样、服务灵活的婴幼儿照护体系,是该街道的重要工作之一。 白鹤街道从辖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让优质周全的服务辐射到更多家庭。 硬件建设方面,目前白鹤街道辖区内有0~3岁托位60个。黄鹂社区和周宿渡社区各有一个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丹凤社区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正计划建设中。 今年6月,我区首个伢伢乐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在周宿渡社区落成。该驿站位于周宿渡社区泛迪中心二单元一楼,室内面积100平方米,驿站内设置亲子小屋、儿童绘本室、心理咨询室、儿童活动区、临时照料室。 “周宿渡伢伢乐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正式投用后,将为社区周边0~3岁宝宝提供公益性、多元化、多样化的照护服务,让社区婴幼儿家庭不出社区,就能得到优质、可靠的服务。”驿站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看到,驿站内设有亲子小屋、儿童绘本室、心理咨询室、儿童活动区、临时照料室等特色空间,集婴幼儿健康讲座、技能实操指导、亲子游戏活动、育儿咨询、一对一建档等服务于一体。明亮的色彩,充满童趣的布置,让踏进驿站的家长和孩子都兴趣满满。 在运营管理上,驿站主要围绕安全、卫生、保育、保健四大模块进行;在团队设置上,驿站以社区为依托,建立以浙江新日月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专职人员为主、义工为辅的服务队伍,通过专职服务人员的站点内服务和志愿者上门服务相结合的形式,为社区婴幼儿家庭提供健康讲座、技能实操、游戏活动、育儿咨询等无偿服务。 今年上半年,依托鹂西走廊,白鹤街道打造了6个校外实践基地,分别为“微型党课宣讲廊”“百草园”“陶艺馆”“老木匠工坊”“农耕园”和“射箭馆”,引入日月星书画院、丹凤“艺委会”、鹤童摄影社、非遗传承人、鹂西农学导师等“五老”团队,为青少年提供书法、绘画、摄影、体育、非遗手工、农耕体验等校外实践课程,让青少年有更多归属感和满足感。 软件服务方面,白鹤街道联合卫生院开展了十余场养育照护活动,提供早期学习机会及安全保障等儿童早期发展知识,为儿童未来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同时,在紫鹃社区开展“鄞州区婴幼儿养育照护服务千场派送行动”,组织辖区内0~3岁婴幼儿家庭进行亲子游戏、健康讲座、育儿分享与指导等活动。 暑期,白鹤街道依托科创工作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共开展80余次暑期假日课堂,街道组织“小鲁班假日课堂”、鹂西走廊“陶艺课”等手工实践课共13节,各社区假日学校70余节,参与学生总人数约1700人次。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