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普简报第18期

未婚比重增加   初婚年龄提高

                                  ---看鄞州区常住人口婚姻状况变化


婚姻是以规范化的两性结合为特征的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在日渐发生转变。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资料显示,我区常住人口婚姻状况较10年前有了较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未婚状态人口情况

(一)15岁及以上未婚常住人口分布特点

根据2020年“七人普”数据,我区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未婚状态人口比重为20.41%(其中男性22.69%,女性18.04%),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城镇比乡村多。分城乡来看,城镇未婚状态人口比重为22.04%,其中男性为23.98%,女性为20.09%。乡村未婚状态人口比重为13.60%,其中男性为17.73%,女性为8.65%。不论城镇还是乡村,男性未婚状态人口比重均高于女性。

2、街道比镇多。分镇(街道)情况来看,街道的未婚状态人口比重高于镇,排在全区前两位的分别是首南街道(49.54%)和聚贤街道(33.51%)。10个镇的未婚状态人口比重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0.41%),排在全区末三位的是塘溪镇(9.92%)、咸祥镇(11.61%)和东吴镇(11.99%)。

3、大学本科学历最多。分学历来看,未婚状态人口比重最高的是大学本科学历,为36.52%,其中男性35.35%,女性37.68%;比重最低的是小学学历,为2.60%,其中男性4.70%,女性0.89%。从整体上看,分性别未婚状态人口比重基本随着学历提高而上升,但到研究生学历时,未婚状态人口比重呈现回落态势,降至30.70%,其中男性28.84%,女性32.94%。

4、专业技术人员最多。分职业来看,专业技术人员的未婚状态人口比重最高,为26.03%,其中男性27.55%,女性24.91%;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为3.51%,其中男性3.89%,女性2.62%。

(二)法定结婚年龄未婚人口变化情况

我区法定结婚年龄(男性22岁,女性20岁,下同)及以上常住人口中,未婚状态人口比重较10年前略有上升,且主要集中在法定结婚年龄-24岁和25-29岁两个年龄组。

根据2020年 “七人普”数据,未婚状态人口比重为15.02%,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人普”)时提升0.97个百分点。分性别看,男性16.12%,比“六人普”时的13.38%上升2.74个百分点;女性13.92%,比“六人普”时下降0.78个百分点。分年龄结构看,与“六人普”相比,法定结婚年龄-39岁的重点人群未婚比重提升明显。法定结婚年龄-24岁和25-29岁两个年龄组的未婚状态人口比重增加最多,分别提高了12.51个和21.12个百分点;30-34岁和35-39岁两个年龄段的未婚状态人口比重排在第二梯队,分别提高了9.66和3.97个百分点(详见表1)。

二、有配偶状态人口情况

(一)15岁及以上有配偶常住人口分布特点

根据“七人普”数据,我区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有配偶状态人口比重为73.69%,其中男性73.65%,女性73.73%,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乡村多于城镇。分城乡来看,城镇有配偶状态人口比重为72.31%,其中男性72.66%,女性71.96%;乡村有配偶状态人口比重为79.42%,其中男性77.41%,女性81.82%。

2、塘溪镇最高。分地域来看,有配偶状态人口比重最高的是塘溪镇,为82.30%,其次是云龙镇和东吴镇,分别为80.68%和80.60%;比重最低的都是城区街道,分别是首南街道(45.27%)、聚贤街道(63.18%)和百丈街道(67.84%)。

3、小学学历最高。分学历来看,有配偶状态人口比重与学历关联性不高。比重最高的是小学学历,为85.21%,其中男性88.11%,女性82.87%;比重排第二的是未上过学,为62.26%,其中男性68.38%,女性60.35%;最低的是大学本科,为61.61%,其中男性63.25%,女性59.99%。 

4、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最高。分职业来看,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有配偶状态人口比重最高,为91.40%,其中男性90.76%,女性92.88%;专业技术人员最低,为71.29%,其中男性70.54%,女性71.84%。

(二)法定结婚年龄有配偶状态人口变化情况

根据“七人普”数据,我区法定结婚年龄及以上常住人口中,有配偶状态人口比重下降,且“男女同向”变化。全区比重为78.67%,比“六人普”时下降了1.99个百分点,其中男性79.90%,女性77.43%,分别较10年前下降3.44个和0.66个百分点。

三、离婚状态人口情况

(一)15岁及以上离婚状态常住人口分布特点

根据“七人普”数据,我区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离婚状态人口比重为2.54%,其中男性2.22%,女性2.87%。从城乡比较来看,城镇处于离婚状态的人口比重为2.63%,乡村为2.15%,城镇高于乡村。从地域比较来看,离婚状态人口比重最高的是白鹤街道,为5.21%,最低的是下应街道,为1.39%。从学历比较看,离婚状态人口比重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初中、高中学历并列最高,均为3.13%;未上过学的最低,为1.34%;大学本科(1.64%)、研究生学历(1.93%)的离婚状态人口比重也都低于全区平均。从职业比较来看,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最高,为3.08%;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最低,为2.17%。 

(二)法定结婚年龄离婚人口变化情况

根据“七人普”数据,我区法定结婚年龄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女性处于离婚状态的人口比重高于男性。全区比重为2.71%,高于“六人普”1.15个百分点,其中男性为2.41%,高于“六人普”0.91个百分点;女性为3.02%,高于“六人普”1.40个百分点。

四、平均初婚年龄提高

根据“七人普”数据测算,全区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5.18岁,比“六人普”提高0.68岁,其中男性26.02岁,比“六人普”提高0.58岁;女性24.32岁,比“六人普”提高0.78岁。这个发展趋势与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变化呈现正相关,且与传统的“成家立业”观念相吻合。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加、教育年限的延长导致劳动者普遍推迟就业年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初婚年龄。 “七人普”数据显示,我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按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专及以上16年的标准测算)达到11.12年,比“六人普”提高了1年多。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