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瞻岐“山禾海”共富工坊走出农民共富路
发布时间: 2022-09-07 10:30 信息来源: 瞻岐镇 信息来源:

在瞻岐镇,“山禾海”这三个字是响当当的本土品牌。提到“山禾海”共富工坊,村民们总有说不尽的话题。

“今年,我们几个农户已经人均增收了四五万,而且在销售农产品方面,不像以前那么辛苦了。”雪菜种植散户谢定建说。

“山禾海”共富工坊初建于2021年7月,依托瞻岐农产品资源,打造“海禾山”区域品牌,主营“两菜一虾”“两果一茶”“两蟹一牛”等特色农产品以及“瞻岐小八鲜”品牌农业。

2021年下半年,随着农合联党支部的成立,共坊就有了“红色灵魂”,58家龙头涉农企业的“绿色力量”更为凝聚。今年,工坊依托浙江省第一批示范性镇级农合联的影响力,联结镇域涉农产业全生产要素,集中指导农户从事各类农作物、水产品的种植养殖,如今已吸纳农村就业136人,其中低收入群体17人,人均年增收达4.5万元,村集体年均增收达35万元。

散户谢定建的增收,正是其中一个鲜活的例子。从去年开始,工坊创新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集中连片流转土地经营权8901.8亩。

通过对接电商平台,以“订单农业”的模式,让农户从“为种而卖”到“为卖而种”。农户通过农合联会员企业提供的种子、种苗、农药、化肥进行标准化种植,凡符合收购标准的,均按照保护价收购。

单从雪菜种植和销售的数据来看,2022年企业与农户签订600多万的订单合同,农民年均增收达4-5万元。

今年来,工坊还多次集中开展“助农直播”活动,扩大大嵩米馒头、“糯米琼醋”等产品销路,促进农户增收。联动会员企业,对生产环节相似,工人可替代程度较高的企业推出“共享员工”,鼓励务工人员在企业之间灵活调剂,解决“用工荒”和“用工闲”的问题。组织农业经营主体申请带动增收项目,吸纳低收入农户17人务工,帮扶低保户家庭增收15万元;台风期间、疫情期间等困难时期多次开展助农活动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20万余元。

“共富”的背后,离不开红色党建的引领。“山禾海”工坊以五星级支部标准打造镇农合联现代化农业服务中心阵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党员+群众”的为农服务队伍。邀请农业技术突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在农民中有一定威望的党员同志组成发挥农合联各项作用的“先锋队”,省优秀共产党员、三丰可味食品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郭斯统带领团队,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服务。

与此同时,还联合各大农企、联合社、涉农单位等一共48位各类技术人员定期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户农业生产技术。同时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开展政治教育和专业学习,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政治素质和服务水平,确保队伍过硬。充分发挥市场内在的激励和创新动力,承接现代化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发挥专业人员技术优势,为农企和农民搭建双向交流平台,形成农企发展、农民增收、政府放心的三方共赢良好模式。

工坊通过党建引领作用,依托瞻岐背山面海的自然禀赋,打造“海禾山”区域品牌,推出“两菜一虾”“两果一茶”“两蟹一牛”的特色农产品以及“瞻岐小八鲜”品牌农业,打造“奔富”金钥匙,增色“三农”风景线。着眼“塑造岐山十景、打响品牌八鲜”,依托自然风貌、人文历史、特色农业资源,打造现代观光农业、田园艺术区、亲子体验园,提级文旅产业,以农塑旅推动共富发展。牵头举办“微旅小镇·寻茶记”、蛏子节、橘子节、耕种节等农事节庆活动,培育“一村一节一品”,促进精神共富。

瞻岐镇农合联负责人谢鲁春说:“瞻岐镇‘山海农旅’共富工坊通过搭建了一个平台,使原先只能依靠路边街上流动销售的农产品,有了一个统一的销货渠道。既创立了瞻岐农产品的品牌,也给这些困于销路的农户提供了一条更好的‘致富’道路。”

省优秀共产党员、三丰可味食品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兼党支部书记、有“雪菜状元”之称的郭斯统,对于共富工坊一直以来有着这样的愿景:“充分挖掘地理标志农产品资源文化内涵,提高科技、科普、教育、旅游于一体的集成功能,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