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山镇防御台风“梅花”工作复盘报告

发布日期:2022-09-23 15:3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区应急管理局

2022年第12号强台风“梅花”风力强劲、降雨量大、风暴潮叠加,是今年对我镇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一个台风。为坚决主动打赢这场硬仗,姜山镇严格按照应急响应要求,严阵以待、多措并举,持续关注台风动向,始终保持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警惕性,扎实开展指挥调度、监测预警、隐患排查、人员转移、抢险救援等各项工作,实现了人员零伤亡,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台风基本情况

“梅花”于9月14日20时30分前后以强台风级在舟山普陀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0百帕,台风中心距离鄞州最近时不到60公里,鄞州完全在其10级风圈覆盖范围内,造成严重的风雨影响。登陆当天,全镇最大面雨量超过200mm,河道平均水位最高达2.59米(均超过保证水位);镇辖区16个村社内涝严重,部分地段积水最深超过70cm;全镇10个下穿隧道积水严重,采取临时封道处理;登陆当天,山西村发生小型山洪,奉化江沿线堤坝甚至出现小微渗漏;据初步统计,全镇农林牧渔业因作物被淹减产损失约982万元,工矿商贸业因仓库进水原材料损坏等损失约813万元,合计损失约1795万元。

二、具体防台措施

一是周密部署,监管责任再压实。9月12日至15日,姜山镇连续召开防范台风“梅花”工作部署会和每日应急会商。要求各部门、各村社高度重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加快做好风险隐患摸排、应急物资清点、抢险队伍召集、安置场所开设等工作,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三级应急响应启动后,镇防指“1办8组”以及全体机关干部全员进入备战状态,扎实落实应急管理“包片联点”责任,下沉到各自点位,指导帮助各村社落实各项防台举措和避险措施;防台期间,镇防指全体成员到岗在位,93名联村社干部下沉一线,61个村社启动24小时值班,镇级10支应急队伍(199人)和各村社61支应急队伍(1378人)全部集结待命。

二是周全考虑,应急响应再提速。加强风雨情况监测预警,细致做好水情数据统计、观察和分析,严格落实水闸和强排泵站的准备、调度和联系,同步加强地质灾害监测。12日至16日期间,镇防指和监测预警组累计发布台风动态信息10余条、公布全镇河道平均水位和排水情况20余次,全镇干部通过浙政钉、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累计转发防台信息500余次,各村社广播24小时不间断播报防台注意事项,14日晚以镇名义向全体村居民发布防台风告知书。通过不断的提示提醒,有效增强全镇人民对台风实时动态和必要自救技能的掌握。

三是周密排查,风险隐患再管控。严格对照“八张风险清单”内容,开展河道堤坝、水利设施、地质灾害点巡查管控,明确专人负责、落实除险加固等各项措施;针对地下空间、下穿桥洞、立交桥下等部位,严格做好排涝疏通准备;对建筑工地、户外广告牌、桩机塔吊等,严格落实停、检、降等管控措施,确保每一处隐患都管控到位。防台期间,累计摸排农棚田舍53间、山塘1座、沿江碶闸11个、排水泵站1座,暂停高温熔炉企业作业8家,排查老旧房屋和危房242间、菜市场16家、在建工地17处,巡查下穿通道17个、电力线路82条、输变电站4座、通信基站141座、地下车库19处,关注特殊群体、养老机构等人员683人,确保风险管控不落一处、不少一人。

四是周全准备,应急物资再备足。全镇上下始终坚持“不打无准备之仗”、“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原则,第一时间开展应急物资盘点、补充和备便工作,确保随时能拉得出、用得上。经统计汇总,镇级层面配备吊机2台、挖机6台、铲车5辆、皮卡7辆、排水泵15台、橡皮艇24艘、救生衣330件、编织袋2万余只等应急物资;村社层面备齐应急发电机44台、便携式工作灯650套、铁锹1100把、防雨工具1300余套等应急物资;台风登陆当晚,镇防指安排大型转运车20多辆到应急管理中心备便,以防突发情况下的人员大规模转移;15日凌晨,区应急管理局紧急调拨橡皮艇30个、发电机20台、应急灯300只、行军床200只等应急物资。以上应急物资有效确保了防台期间的使用和救急,为打赢这场硬仗提供了坚强的外部支撑。

五是周密安排,人员转移再用心。全镇上下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各片区、点位、联村负责人和村社干部一道,进村入户开展转移工作,共转移人员12612人,其中紧急避险12139人,集中安置482人。全镇51个避灾安置场所全部准备到位,镇级安置点由机关干部全时值守,村级安置点由村应急管理员24小时值班,备足生活物资、医护、警力等相关配置,严抓疫情防控不放松,确保安置人员身心健康安全。

三、存在问题不足

一、防汛防台体系还不够完善。根据标准化要求,镇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镇防指运行方案、防指“1办8组”运行规则还在修订完善中,尚未最终定稿印发,部分应急工作组、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对自身职责不够清晰,工作履职意识不够到位;除此之外,应急工作组成员和联村干部部分重合,多头工作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二、应急信息传递还不够高效。“八张风险清单”已与区级部门完成对接,但部分数据仍存在一定变动,需进一步沟通商定;

防台期间,决策类信息缺乏分级发布机制及平台,动态类信息发布渠道不统一,内容不规范,容易产生信息错漏、信息混淆的风险;信息上报不够迅速、准确,主要表现为各条线、村社缺乏信息上报的专岗人员及相关工作机制。

三、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不足。台风登陆当晚,巡查人员发现我镇靠奉化江边堤坝还存在小微渗漏情况,形势特别严峻;部分重点点位由于网络和供电等问题缺少安装监控等设施的条件,且部分监控点位极易在台风中损坏失灵;甬台温高速南大东路下穿和励江岸下穿通道因地势较低,易产生较深积水;镇区部分排水管网建设年代较早、排水能力较低,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已不满足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的镇区排水需求。

四、村社应急能力需持续加强。本次台风出现了个别村庄内涝严重和发生山洪等紧急情况,应急处置不够及时,除求助镇级综合救援队予以支援外,缺少临时应对的好办法;部分下穿通道出现积水后,警示牌及相关工作人员到位不够及时,出现涉险趟水车辆熄火;少数村社巡查力度和密度不够,强降雨期间还出现沿河撒网、下河抓鱼等现象,十分危险。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完善防汛防台体系。按照《姜山镇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防台防汛指挥部运行方案和镇防指“1办8组”(防指办、综合指挥组、监测预警组、人员转移组、人员安置组、抢险救援组、交通保障组、宣传报道组、后勤服务组)运行规则,细化责任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位人员。对相关责任人到岗到位、履职尽责情况进行跟踪督导,防汛防台结束后第一时间开展复盘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做到责任清、任务明。

二、进一步做好信息互联互通。防汛防台期间,各防指办成员单位要及时排查相关数据,并和上级部门做好对接调整工作,确保数据实时准确更新,明确八张风险清单内容。特别是在救灾过程中,抢险救援组要第一时间向镇防指办反馈灾情及相关工作开展的情况,镇防指办要实时汇总水文、灾情等信息,及时研判,做好指挥工作,并将工作动态等各类信息第一时间上报区防指。

三、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排查镇域和各村社地下车库、下穿桥洞、低洼道路等重点部位排水防涝设施。对奉化江小微渗漏部位进行防水处理和加设挡水板,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对镇区17处下穿通道,进一步提升设施排水能力;对部分村社雨污水管网进行疏通和清理,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对镇村易积水的主要进出道路,投入一定资金进行改造,减少积水点位,并做好应急修复准备,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四、进一步推进村社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针对此次防台期间暴露出的短板不足,指导帮促村社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组织、加快应急力量整合、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完善避灾场所建设等工作。镇安委会将村社应急体系改革情况纳入考核巡查的重要内容,压紧压实村社责任,不断夯实村社应急管理基层基,持续提升自然灾害防治水平。